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构建和计算我国各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发现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区域差异较大。从整体上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科技金融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严重依赖财政支出。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区域科技金融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更多地取决于当地的科技基础。为此,发展科技金融首先需要增强科技实力,明确界定财政科技投入在科技金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我国25省2003-2014年相关数据,利用“公共科技金融资源、经费、产出”三项指标,通过公共科技金融发展指数的构建对我国各地区公共科技金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公共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呈现较明显的地区差距.为进一步研究地区公共科技金融指数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了各指标对公共科技金融总指数的贡献度,从而为我国公共科技金融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经济区域化特征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共存,区域金融结构的差异问题越来越突出,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差距还在拉大。研究并解决区域金融结构的差异、促进地区金融和地区经济的和谐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胡海云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20,39(1):56-64
根据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划分,选取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06—2016年科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各项指标的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GMM估计构造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检验并分析了科技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发展科技金融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金融和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的差距,造成科技金融对东部地区的增长效应要明显大于中西部。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科技金融发展的区域化战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地区保险市场发展不协调的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保险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本文引入泰尔指数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区域数量差异和区域效率差异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区域内的发展差异,区域数量总体差异水平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区域效率差异水平的走势比较复杂。中东西部三大经济区域的保险业发展差异也略有不同。基于此,文章提出三点对策建议:(1)在东部地区应改变经营模式,发展集约化经营;(2)在中部地区应该变潜在的资源优势为现实的增长优势;(3)在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经济,加强政策对保险业发展的引导。
相似文献
6.
7.
采用经济学中的标准差、变异系数以及泰尔指数对2003—2010年广西各市及桂北、桂东、桂南、桂西、桂中五个区域的入境旅游人数和入境旅游收入进行区域性差异分析。研究发现广西入境旅游组内差异大于组间差异,各区域的入境旅游经济受国际环境、旅游营销措施、各地对旅游发展的重视程度、旅游产品转型升级以及与主要客源国之间合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宁—北海"双核"经济发展空间廊道,建立现代国际旅游营销体系,加大对旅游发展重视程度,抓机遇、促发展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和泰尔指数对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和差异情况进行求解,并进行收敛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大幅上升,同时差异程度不断扩大,区域内金融发展差异是金融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距变动具有β绝对收敛趋势,但收敛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探索金融科技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和金融服务影响的异质性,在深入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金融服务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收敛度模型,利用2015—2020年全国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金融科技推动下,全国金融发展和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区域间服务水平差距缩小,但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未出现明显趋同。金融科技在不同地区间的作用效果不同,对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作用明显,对中西部不显著;对中西部金融服务提升影响较东部更加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有效促进了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而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明显,由此制约了地区金融发展趋同;金融科技发展产生的垄断效应限制了东部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提升,但能有效弥补中西部金融服务下沉不足的短板,成为促进区域间金融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王俊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31-35
科技创新包括了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两者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内涵。科技创新指数是反映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变化程度的一个相对数。文章在国内外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安徽特有的基本情况,建立了一套安徽省科技创新评价指数体系,并详细阐述了该指数的指标选择和指标的测算方法,测算了安徽省各市的科技创新指数并进行排序,为各市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8—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在降低第一、第二产业比重的同时,提高了第三产业的比重,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金融发展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产业结构的初级化不利于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相反,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构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交互项后发现,不同层次的产业结构水平在金融发展影响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显著,随着产业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会强化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校科技评价是高校科技活动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体系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对中国高校科技评价研究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研究发现:近30年来,高校科技评价研究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从学科角度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仅限于较少的学科领域,研究著作较缺乏;科技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完善、评价方法不科学、评价主体较单一。基于此,笔者建议拓展高校科技评价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评价管理制度、健全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和方法等策略,以期有效推进我国科技评价研究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2002年中国各地区科技发展情况的最新数据,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和因子分析模型对各地区科技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VRS模型测度了中国31个省(市、区)2007-2016年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绩效,按照华东、西北、华北、中南、西南、东北六大区域进行地区差异分析,并对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绩效差异进行σ收敛和β收敛检验分析。研究表明:从地域差异看,六大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差异,按绩效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华东区 > 西北区 > 华北区 > 中南区 > 西南区 > 东北区;六大区域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绩效的总体差异并未呈现出显著的σ收敛,但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模型研究表明,六大区域的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绩效差异正在逐渐缩小,且存在落后者对先进者的"追赶效应";华北区以最快速度缩小省际差距达到内部稳态水平,东北区次之,华东区最为缓慢。正确认识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绩效的地区差异,可以促使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力,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实现的步伐,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方位振兴的重要举措,但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特质定位依然模糊。分析东北地区优势产业和金融业发展现状,明确以产业金融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特色的理念,提出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三步走战略,即金融集聚、地方性金融中心、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构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路径模型,并提出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1年的数据为基础,利用泰尔指数方法衡量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农村金融发展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区位发展因素、经济发展因素、政治因素和市场因素四个方面定量分析了影响差异形成的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显著,且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贡献较大;地区教育水平、地区商品交易效率、地区信息化水平、地区政策支持和金融市场交易效率对金融相关比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业资金外流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金融发展有微弱的反向作用;上一期的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本期的农村金融发展影响非常显著,这表明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存在扩大的迹象。 相似文献
18.
论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爱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6):9-13
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科技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萌芽并发展起来的,因而必然会受到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儒家的价值观影响科学研究的动机;二是儒家经典是科学研究的知识基础;三是儒家的经学方法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从总体上看,儒家文化对于古代科技的积极影响是占主导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