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小说《爱玛》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女性人物形象,特别是对次要人物简.菲尔费克斯和威斯顿太太细致入微地描写,更是体现了奥斯丁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本文试从对次要人物简.菲尔费克斯与威斯顿太太相似性的分析来感受奥斯丁对人物的塑造能力和对人性切实精准的刻画。  相似文献   

2.
文龙接续小说评点传统,形成了饱具自我特色的人物评点话语。文龙对人物批评标准客观性的努力,表露出强烈的批判理性精神。文龙推动小说批评文体的形成与演变,为现代人物批评夯实了牢固的理论基础。立足于读者维度。进行生命与智慧的交流,文龙强调读者对作品的加工改造,凸现读者的主体意识,自觉地从读者维度探求小说评点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3.
文章指出:精神分析批评理论蕴含更真实的一面,对于洞察人物真实复杂的性格和内心更有意义,精神分析批评理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及批评都存在着显性和隐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作家韩少功尖锐地批评"当代文学病得不轻".当代小说创作的沉疴在哪里?评论家和作家们总是囿于传统的小说创作理论和审美标准去进行创作与批评,没有以发展的眼光为小说的升华寻找出路.笔者以为,当代小说应当借鉴美国人类学家海伦·帕尔默<九型人格>中的人格分析方法,从人物的性格论和心理论跃升到人物整体塑造创作新阶段,开创文化人格塑造的小说人物塑造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中的同名主人公,是一个性格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人物,其在读者对人物的接受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开头人物在价值、道德、理智、情感、思想等诸方面远离读者,到最终与读者几乎在所有这些方面都融为一体,作品中隐含的作者所展示出的信念与规范,和读者之间的信念与规范逐渐趋于一致。这种理想的距离变化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它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意义的深化,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物可分为平板与圆整两类。平板人物在十七世纪时被称作“幽默”(或“性格”)人物,现在则有时被称作类型或漫画人物。就其单纯形式而言,平板人物是由单一的概念或品质构成的。如果人物的品质不止有一种因素,我们就获得了向圆整人物渡进的曲线开端。确定无疑的平板人物往往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无遗。例如:“我永远不会抛弃米卡博尔先生。”——一位米卡博尔太太,言明她不会抛弃米卡博尔先生,并且这样做了。她就属于这  相似文献   

7.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为了告别的聚会》是一部很难读懂的小说,它采用了一些比拟象征类的手法,作品中的人物或故事往往象征着某种事物,而有些人物的多重性格又很令人费解。本文作为“解读”主要向读者解释象征的对象,分析人物多重性格产生的原因及背景,以使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作者创作动机、把握《为了告别的聚会》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情理主要兼指性格逻辑与生活逻辑,它是明清小说批评的重要范畴之一。通过对《红楼梦》的研究发现,其人物形象之所以生动、逼真,在于作者曹雪芹在人物塑造上尽情着理,在人物肖像描写、人物言行描写、人物性格刻画三个方面恰当地把握了情理分寸,故塑造了合乎情理、真实可信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9.
读过《卡门》(亦译《嘉尔曼》)和《高老头》的人,有谁不在心里铭记着卡门与伏脱冷这两个人物呢?有谁没有被他们那种独特到诡谲的见解和独特到怪异的性格所迷惑、所震慑呢?这两个人物一经问世便吸引了无数读者,使代代读者一再心灵骚动并苦苦思索求悟。因此,分析他们的性格、比较他们的异同,对我们了解这两个人物、进而认识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一定阶段的社会历史,当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朗读者》自问世以来吸引了无数的读者,在全世界反响强烈,关于该作品文学价值、社会意义、历史反思等主题的挖掘讨论层出不穷。本文试图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围绕情感与理智的主题,剖析作者如何通过戏剧化的事件在比较长的时间段中逐步展露人物的性格与心理。  相似文献   

11.
张一弓是当代作家中反映农村生活的能手.他从不同角度塑造的具有各种思想性格的人物,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作家曾说:“我的每一篇习作都受到过两种截然相反的批评”,从而常常产生“困惑”之感.作品引起争论,这未始不是一件好事.内容空泛、苍白无力的东西,在读者中间是不会激起反响的.人们喜爱张一弓的作品,是因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说《西游记》主要人物孙悟空和猪八戒的言语个性化问题。吴承恩描写了大闹天宫时期和取经途中两个阶段的孙悟空。在前期,作者很有层次感地透过一些高度个性化的言语外显孙悟空的性格,同时也揭示、批评了孙悟空的性格弱点。在后期,作者通过丰富而鲜明的个性化言语反映了孙悟空性格结构的各个侧面。吴承恩主要动用交叉法和对比法设计猪八戒的言语,将他塑造成一个“丑角”式的喜剧人物,展示了他复杂的内心矛盾世界。  相似文献   

13.
小说创作要有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同时也要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果没有这样的艺术形象,为讲故事而讲故事,就难以写出在文坛上争吐芳菲的佳作。因为读者最关心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人物的命运、归宿和结局。这归宿和结局是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的最后印象,是艺术形象完成的点睛之笔。对此如果率尔操觚,马虎从事,势必破坏人物出场时给读者留下的第一印象。这种光有好的人物出场描写而没有完善的人物结  相似文献   

14.
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是作者赖以向读者展示人物形象与个性特征的重要途径。生动的人物语言不仅对于性格塑造意义重大,而且还使作品中的人物丰满、鲜活,增强故事性,产生动感效应,有力地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充分地展示主题。人物语言一般是指对话、独白或心理语言。其中唯有对话发生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相互交流的情景之中,是人物性格的感情流露和意向表示。因此,人物语言中以人物间的对话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史密斯是生活在100年前的在中国的基督教传教士,他的《中国人的性格》一书影响很大,鲁迅先生也深受其影响。该书客观、准确地剖析了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对中国人性格的劣根性的批评一针见血,相信读者看了会受益匪浅。此处节取书中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之一、同时又是美国读者反应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沃尔夫冈.伊瑟尔,他的现象学文本阅读理论,主要关注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另外,他还提出了"隐含的读者"等一系列富有创见的理论思想,深刻影响了美国读者反应批评。文本与读者在阅读行为中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成为伊瑟尔审美反应阅读理论的中心内容与核心理念,而具有鲜明现象学色彩的"文本的召唤结构"和"隐含的读者"则共同构成了伊瑟尔阅读理论的独特知识建构。作为对读者一极关注的文学理论,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界、美学界刮起了一股强劲的理论风暴,并实现了文学批评研究第三次重心的转移,即从作者中心、文本中心到读者中心,并在当代西方文学批评与当代中国文论建设中产生了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爱伦·坡短篇小说以多重互动的叙事者、统一及繁复的叙事结构以及视觉化的叙事场景,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时间叙事结构,实现了叙事时间的变奏,解构了传统的以作者为中心与以文本为中心的阅读习惯,还原读者主体地位,让读者在身临其境感受小说故事魅力的同时,既能充分理解人物的心境与性格之关联,又能充分调动各种心智能力,参与故事重组及编排,还能透过故事与人物挖掘作品深刻独到的主题意蕴。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吉姆爷》小说主人公性格的二重性入手,探讨了其性格悲剧的深层原因。由此,引发了对该小说叙述结构特征的多重分析,即:不仅主人公性格具有对分与聚合的双重性,而且小说中的其他人物,甚至读者也具有类似的特性。进而指出该小说作者藉此形式写作的特殊含义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因其性格的疯狂和变态,在中国现代文学众多女性形象中成了一个显眼的标本;而巴金《寒夜》中的汪母因其性格的复杂、怪异,也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作者将两个女性人物的异同做以比较,通过相同点、差异性的对比,找出她们性格形成的根源。找出女性的悲剧缺欠。  相似文献   

20.
以声写人声如其人表现人的音容、物的声貌本非易事,而表现人的灵魂深处的心音,就更为其难。而要创造成功的典型,又必须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心灵的奥秘。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其中也包括着音响的手段,致力于音响的描写,把音响化为语言,借助于音响渲写人物的鲜明性格。以音响作为拨子,拨弹人物心灵的弦键,这音响的感染力也紧扣读者的心弦,或发出轻纤的回声,或发出撼人的回响,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便由音响立体化了起来。音响绝不是单纯的伴音,而是塑造典型人物、塑造典型性格的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音响与人物命运息息相关,音响是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