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面深刻认识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因素是推进区域旅游合作的关键。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影响因素的概念性模型,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化分类和分析。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区分区域旅游合作的内生和外生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因素和简单的成本收益分析在区域旅游合作启动阶段非常重要;但随着合作的推进,应在更大语境下分析阻碍和促进旅游合作的影响因素。运用新组织经济学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推进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泛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的阻碍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泛长株潭”区域旅游的合作不仅可以加快湖南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通过从“泛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的阻碍因素入手分析,探求发展“泛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物流基础设施规模、区域居民消费水平和对外贸易发展四个方面列举出影响长株潭区域物流需求增长的相关因素,并运用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公路通车里程、第三方物流外包比例对长株潭区域物流需求量增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区域旅游合作中区域利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合作是近年我国旅游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现象,也是提升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区域旅游合作中,区域利益机制是合作成败的核心和关键。但受现实的局限和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区域旅游合作仍囿于“行政区旅游经济”,这不利于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直接导致旅游经济的区域分割和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同化。因此,在市场机制、法律手段、财政手段等原则基础上,区域旅游合作应建立区域旅游利益补偿、分享和约束机制,以促使区域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长株潭(3+5)区域是湖南旅游业的中心和核心增长极,是湖南实现旅游强省战略的重点.实施大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是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大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的合力已经形成.大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必须科学谋划区域旅游合作战略框架、建立健全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夯实长株潭旅游基地、突出旅游品牌建设、强化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并完善区域内外交通体系,以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旅游整合为研究对象,认为区域旅游整合模式受到旅游资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通道等因素的影响。区域旅游整合离不开旅游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因素、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通道等条件的支撑,文章对长株潭地区整合的条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旅游业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城市竞争后,旅游经济开始进入区域竞争时代,三边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三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潮流。从区域角度,综合区域经济学、旅游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分析"长株潭"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合作机遇以及三市在资源、产业、营销、区位、基础设施、政策等方面的合作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双极化、多层次、圈层式"和"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等可供"长株潭"地区进行旅游合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今日南国》2009,(7):8-8
合作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不断涌现,而区域旅游合作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两广十市”区域旅游合作作为连接广西与广东区域旅游合作重要的桥梁与纽带,在两省旅游合作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区域合作是当今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拓展区域旅游发展空间,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和必然选择。川、滇、黔三省地缘相近,旅游资源丰富,各具特色,互补性强,三省的旅游发展有很强的合作优势。  相似文献   

10.
施秉城和镇远城作为贵州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的两个重要的旅游城市,缺少有效的区域旅游联动,通过对两地旅游资源秉赋、区位条件、市场状态、形象定位、产品开发策略等方面的分析表明,两地加强合作可以实现区域旅游品牌的打造,实现区域旅游开发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安全影响因素辨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村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安全问题,进而影响了乡村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乡村旅游安全事故案例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安全理论,界定乡村旅游安全的概念.从乡村旅游的主体、客体及媒体等三个方面,对乡村旅游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乡村旅游主体、客体及媒体安全影响因素图,认为乡村旅游主体安全即为乡村旅游者安全,乡村旅游客体安全即为乡村旅游资源安全和乡村社区安全,乡村旅游媒体安全即为乡村旅游从业者安全和乡村旅游交通安全,为辨识乡村旅游系统中存在的各类不安全因素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框架,也为乡村旅游安全评价预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基本框架等方面进行分析,就泛湘西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本文认为:国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实现,是旅游经济活动真正向区域旅游功能的转变;是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打破地区垄断、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福建省9个设区市为基本单位,以旅游外汇收入为主要指标,选取2001-2010年数据,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分析探究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的发展态势,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先升后降,相对差异缩小态势不明显,总体差异巨大;分析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旅游资源禀赋与丰度、交通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指出区域旅游合作可以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系统升级,缩小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最后提出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减小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今日南国》2009,(7):6-6
2004年以来,桂东粤西十个城市积极抓住契机,组建了“两广十市”区域旅游合作联席会议为主要平台的旅游合作方式,北海作为合作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15.
区域旅游合作是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和必然选择。区域旅游合作实际上是一种辐射现象,可以从辐射理论的辐射源、辐射媒介、辐射能量等几个方面对区域旅游合作中辐射的表现形式进行解释。将辐射理论与区域旅游合作相结合进行研究,对分析区域旅游合作的原理以及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具体问题有着重要作用,可以从辐射理论的角度解决区域旅游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理论,以辽吉两省的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为例,试图寻找出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因素和“瓶颈”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两地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区域交通系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和支撑要素,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影响极为深远.文章探讨了我国区域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与区域旅游产业协同演进的轨迹,阐述了区域交通系统与区域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区域交通系统动态发展影响区域旅游产业的维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区域旅游交通线路、加强交通节点城市建设等优化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区域旅游合作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划分区域旅游合作收益空间,借助博弈论,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参与主体在各个利益空间内应采取的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区域旅游合作收益空间分为完全不合理、不完全合理、合理区域旅游合作收益空间三类;在完全不合理、不完全合理区域旅游合作收益空间内,区域之间采取"不合作-不合作"策略;在完全合理区域旅游合作收益空间内,区域之间可能采取"合作-合作"策略,也可能采取"不合作-不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朱玺  刘敏 《旅游论坛》2023,(6):40-54
昼夜变化带来城市景观与活动的多样性,由此作为城市旅游核心区的旅游休闲街区成为夜间旅游体验的集中区。研究运用Kano模型,选择西安大唐不夜城、杭州清河坊、北京南锣鼓巷3个典型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旅游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构建设施、服务、体验和项目4个层次的指标设计,分析夜间旅游满意度影响因素并进行案例间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旅游具有大众化和年轻化的特征;(2)部分满意度影响因子具有共同Kano属性,其中价格、噪音、拥挤程度为逆向因子,照明亮度和背景音乐为无差别因子,交通、安全、卫生、休憩等设施与服务水平为期望因子。(3)满意度提升应从夜间特性、街区自身文化特点和夜游人群喜好等综合考虑。研究据此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氛围营造、发展特色项目等相关建议,以期对旅游休闲街区的夜间旅游满意度的提升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沪苏皖区域旅游合作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沪、苏、皖地区发展旅游业有着较为成熟的现实基础。在新契机下,顺利进入以区域合作为核心的整合与发展的新阶段,必须采取合理的应对方法与正确的策略。文章从宏观上分析了沪、苏、皖地区发展旅游业所具有的优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