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重视内部控制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上市公司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两者缺一不可,不能孰轻孰重。  相似文献   

2.
以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45家农、林、牧、渔类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和2011年农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年度报告、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和内部控制核查意见等为主要资料来源,对比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指出该类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选取了沪市2001年4月10日至2003年12月31日共172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样本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虽然管理层对公司内控自我评估报告披露更加清晰,但披露表述与格式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另外注册会计师对评估报告的审核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作为经济发展中部省区,30多家上市公司是一省经济发展主力。但近年来,有近一成企业相继退市,截至2012年止,因业绩不佳而ST或*ST企业近1/5。故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探索聚焦于一省的区域发展范畴,是值得深入分析的研究视角。基于此,笔者以吉林省2008—2012五年间沪市和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公告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其内部控制信息连续披露状况以及在评价标准、披露内容和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研究的深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沪深两市2009年度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情况进行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如公司规模、上市年限、审计机构、大股东股权比例都对公司是否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产生影响。其中,规模越大,大股东股权比例越高的公司越愿意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相反,审计机构规模越大,上市年限越长,越不愿意披露。  相似文献   

6.
美国SOX法案关于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引发了我国理论及实务界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讨论.近年来,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相对薄弱的问题也初显端倪,且可能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制肘.以中小企业板民营上市公司的年报信息为样本,运用序数逻辑斯蒂回归等方法,在代理成本框架下,探寻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7.
在2000—2016年的61篇CSSCI文献中,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主要从两者之间关系探讨以及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尤其是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是近年研究的焦点,但由于公司治理因素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样本选择、研究方法的不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性的观点,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规范化。同时,加强对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信息方面的理论研究,深入探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也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2000----2012年发表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财务与会计》和《财会通讯》五种期刊上的相关文章为依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改进相关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9.
以2011-2017年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媒体报道、内部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媒体报道越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2)相较于内部控制质量高的样本企业,媒体报道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正向作用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样本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媒体报道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调节器的理解,而且指出企业可以从公司内部治理的角度来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美国爆发了以次贷危机为诱因的金融危机,导致了数十家商业银行相继破产、倒闭或者被收购,其中就包括拥有百年历史的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有着雄厚实力的摩根大通(J P Morgan ChaseCo.)、花旗银行(Citibank,N.A)同样遭受了巨大损失。使美国经济遭遇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的巨大打击,且波及世界经济。与商业银行运营的的安全性、稳健性密切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基于熵模型计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化评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实践上,都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针对现有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详细程度计量、以哑元变量方法计量以及合成指标法等计量方法存在的缺陷,构建了基于熵模型计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经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该计量指数不仅更为全面、客观,而且计算便捷,计量结果更为可靠,既能够反映制度变迁的背景,也能够有效反映个体间的质量差异。  相似文献   

12.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研究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不仅是对企业财务报告有效性的反映,更是对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全过程的评价,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文章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在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两种不同背景下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将相关研究分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两个层面,并分析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的评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计量方法存在的不足,通过构建基于熵模型计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评价体系,求得各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 ,以使评价结果客观真实,为衡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水平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2012年纳入实施范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相关数据信息,同时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及相关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规范要求,结合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出台的相关文件,发现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自评报告制度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石油天然气行业作为国家能源支柱产业,其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存在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载体不统一,且披露内容缺乏实质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内部控制相关规范之间不统一等问题。对此,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有关指引来具体引导、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统一注册会计师审核的范围,并且保持规范口径一致,从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了中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通过14家上市银行2007-2009年42份年报210个披露载体中对于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情况与上市银行经营业绩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五个载体中,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中对于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与银行经营业绩的相关性不大,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报告与银行经营业绩不具有相关性,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内控信息披露与银行经营业绩的解释能力较强,说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对内控缺陷有所披露的上市银行经营风险较低,经营业绩较好;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目前中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一般缺陷的自愿性动机出发,构建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公司内部控制一般缺陷披露问题的信号博弈模型,给出了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一般缺陷的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条件;同时对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一般缺陷的披露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剔除ST类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一般缺陷公司的绩效要好于行业均值.由于现存规章制度中的惩罚机制不够完善,因此对于内部控制一般缺陷的披露现状,市场上更多的是混同均衡,分离均衡尚未实现.  相似文献   

18.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制造业国有控股公司2008~2011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状况在2010年后得到了显著抑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对大股东占款现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并应推进企业实施,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质量须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能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评价指标,对2013—2015年沪深两市能源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运用SPSS分析工具实证检验了能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能源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总体有所改善,但披露水平仍待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公司成长速度、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为国有法人、股权制衡度正相关,与管理层持股比例负相关。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未来我国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方面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