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管理理论都有其人性观基础。中国传统管理人性观主要围绕善恶问题而展开,代表性观点有孟子的性善论、荀子和韩非子的性恶论、世子的有善有恶论、告子的无善无恶论四种。与西方管理理论侧重从"自然"的角度客观描述人性不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主要从"道德"的角度对人性予以价值评价,为中西各具特色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提供了理论根据。中国传统管理人性观对当代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哲学家多把人的修为、道德教化乃至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归之于人性的善恶,因而研究人性的根据、善恶的起源便成了中国古代人性学说的基本任务。但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大多不敢直面社会,而往往把人性归结为外在于社会的天、天道或天理,于是形成了中国古代人性学说的一大特点:从宇宙论寻找人性论的根据。中国古代人性学说的这一特点,突现了一条基本规律:人怎样认识自己就怎样认识世界,怎样认识世界就怎样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对人性的认知经历了性无善恶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几个阶段。但从仁礼并重的体系架构看,先秦儒家没有绝对的性善论者和性恶论者,孟子和荀子只是对人的自然属性扫社会属性的强调有不同的侧重而已。先秦儒家力图用“仁”来引导和培育人性中的善端和良知,使人们学会“爱人”、“敬人”;用“礼”来规范和约束人性中的恶念和贪欲,使人们拥有理性和智慧。仁礼并重的学说体系是先秦儒家对人性善恶的合理应对,家国同构、稳健实用、积极入世的治世之道是先秦儒家对人性规律的合理运用,它们共同构成儒学独尊千年的人性依据。  相似文献   

4.
人性善恶,是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古人先后提出性善、性恶、性无善无恶、性有善有恶、性善恶混等不同主张。对人性的认识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分歧,主要原因是有人把后天的染性与先天的天性混为一谈,把染性等同于天性;而有人又把天性与染性截然分开,忽略了天性中的善恶潜质,从而找不到善恶产生的根源。只有把染性与天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结合起来探讨,才能够对人性的善恶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论王安石“善恶由习”人性论的理论渊源及其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人性论是王安石人性论形成的理论来源。传统伦理思想史上的人性论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荀子的性恶论、世硕的性有善有恶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论、扬雄的性善恶混论和韩愈的性情三品说。王安石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的人性论成果,形成了他的"善恶由习"的人性论。他的人性论给传统人性论注入了新的内涵,开拓了新的境界,因而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人性论是中国哲学史上一直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被思想家们提了出来。孔子首先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继之有世硕的“性有善有恶”和告不害的“性无善恶”等观点。作为战国时期的儒家大师孟子和荀子也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孟子提出了人性善,荀子提出了人性恶。人性善和人性恶是正相反对的,但他们的理论也有相同之处。本文就他们二者的人性理论的异同作一个  相似文献   

7.
中国佛教谈人性善恶,与世俗伦理意义上的善恶有重要分别,但又与世俗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有内在联系。以天台宗为重点的“性具善恶观”,有其印度之源,中土之流,但与儒家的性善性恶有别:一、中土佛教天台宗的“性恶”,指的是人性(佛性)除具备善的因素外,还包含恶的性质,善和恶是心性(佛性)统一体的两面;二、台家所说的善恶为性之“所有”,儒家所说的善恶为性之“所能”。在儒释道三教融合已成定局的氛围中,台家善恶观吸收传统伦理思想又有进一步发展,这体现在明代传灯法师的“性善恶论”中。台家善恶观对华严宗、禅宗等都有重要影响,是最具中国化佛教特色的善恶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理论在明代中期以后表现出一种泛情论倾向,这同西方文艺美学理论中的泛爱论、泛性论明显不同。泛情论倾向的出现同中国文学史上重情的传统有密切关系。其理论意义和思想价值突出地反映在三个问题上,一是对人性和人的生命意识的张扬,二是对作者主体意识和主体情感的肯定,三是重视情趣的审美观念的确立。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别考察了董仲舒人性论与其世界观的关系、所论人性问题的界限范围、理论的核心与重点,揭示了其人性理论的逻辑结构以及弄清这些问题对于了解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历史发展及认识董仲舒人性论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法的人文关怀是通过人权的规范保护来实现的.旧有的人性善恶假定作为其深层语法,存在着逻辑缺陷也面临着现实困顿.为此,我们必须超越人权论,将人权保障的宏大叙事转化为具体的权利话语;超越善恶论,重建法的人文关怀的深层语法;超越功利论,谋求法学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贡献,以实现法的人文关怀话语系统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韩丽华 《东方论坛》2012,(1):25-29,46
先秦儒家的告子性无善恶论、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皆把人性单一化,不能合理地说明人性的构成及人行善或作恶的原因。儒家"一心开二门"模式的性善情恶复性论认为,人性具有先天善性和后天恶情两种因素,由一体之心开出性情二门,主张以复性的方式去掉恶情回复善性。复性就是由后天之恶情向先天之善性复性。一心二门、性善情恶的复性论是人向善复性的基础和道德教化的根本,为弃恶从善的道德教化和人生修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论朱熹的人性学说李文朱熹人性学说不仅是对理学的贡献,也是中国古代人性学说史上的高峰。研究朱熹人性学说,对于深化我们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认识,正确区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一、人性发生学说事物的发生与本质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孔、孟...  相似文献   

13.
中外人性假设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性假设理论,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立论基础。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理论,管理学史上形成了种种不同的管理方法理论,经济学上则把它作为分析经济现象的理论前提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不断发生着的新变化正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在深化,人性假设理论在21世纪有了新的进展。笔者从时间跨度和中西方地理因素两方面将人性假设理论划分为西方人性假设观、中国古代人性论和21世纪的当代人性假设新观点,对至目前为止所形成的重要人性假设理论进行了阐述,试图使读者对这一理论体系及其新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以显学墨家学派人性素丝论为代表的天赋自然论,认为人性本如丝,无分善恶;人性易受环境染习,可以为善,亦可为恶;人性的善恶完全是后天教育、环境熏陶的结果,后天的教育与环境之于人就像"染缸"与"素丝"。该思想是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去认识和阐述教育作用的,强调了教化对于人的重要作用,是对"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个问题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15.
韩非是先秦法家之集大成者,同时,他也是先秦人性思想之集大成者。他集先秦诸子人性思想之精华于一身,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了他的治国之策。韩非的人性思想及其在人性思想基础上建构的治国之策,是值得我们进行探讨的。 一、好利之性无善恶 韩非是专从君主或国家的观点,论述治国之策的“法术之士”。他不像孟子、荀子那样曾辟专章论述人性问题,而他完全是在论述其治国方略时才涉及或讨论人性问题的。他的人性思想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他的治国方略之中。在他诸多的涉及人性的论述中,贯穿着的一条主线即:人的本性是自利的,并且人的自利本性是无善恶之分的。人的自利本性无善恶之分的思想,这既是他对先秦诸子人性思想的批判继承,又是他对他周围世界经验观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别对儒学和基督教的人性理论进行了批评性考察 :性善论作为儒学的主导性的人性理论 ,其优点是立意较高 ,充分肯定了人身上具有的、可向高尚的道德发展的潜在因素 ,有利于理想人格的培养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形成 ;其缺点是必然忽视作为外在强制法律的重要性 ,也必然会在政治上忽视权力制衡的必要性 ,从而给民主政治的发生、发展造成了文化心理上的障碍。以“原罪说”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性恶论作为基督教的人性理论 ,其优点是倾向于对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对政治上的权力制衡的重视 ,其缺点是对人性完全失望 ,从而导致道德和宗教的衰微、人际关系的冷漠。本文认为 ,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 ,善恶则是文化概念 ,所以人性不可以言善恶。如果把人性与善恶联系起来 ,或者会导致对人性的盲目崇拜 ,或者会导致对人性的彻底失望。只有人的社会本质可以言善恶。应当确立新的人性理论来超越传统的人性理论。  相似文献   

17.
善恶与教化──兼论基督教和儒学的人的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史上长期以来关于人性善恶的讨论,仔细考察起来,乃是思想步入的一个误区。通过对基督教和儒学的人的理论的考察,我们发现,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是先天的,善恶则是后天的,所以人性不可以言善恶。只有人的本质,即人的社会属性才可以言善恶,但抽象的谈论也没有什么意义。真正说来,人们只能说某人或某个团体的某些行为是善的或恶的。善恶的观念是通过教化而获得的,而教化又蕴含着内在悖论。所以人的理论的核心应当从关于人性善恶的虚假问题的讨论转移到对人的本质、人的行为和教化的思考上去。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他的语录集——《论语》一书,主要讨论的是道德教育问题,仔细研究起来,在今天仍有很重要的意义。 孔子很少谈到人性,所以他的学生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但他并非完全没有研究过人性,他曾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承认人性无所谓善恶,人性的不同是后天习染的结果,但他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这就自相矛盾了。不过他主要是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即从人性的后天可塑性出发,建立了他的一套德育理论。 孔子的道德论中,“仁”是核心。《说文》:“仁,亲也。从人二”。段注;“会意,中庸日,仁者人也”。换句话说,“仁”表示人与人之间亲密相处的道德总原则。  相似文献   

19.
“至善”与“无善无恶”是中晚明思想史上的重要论辩,明末思想家方以智以“至善统善恶”这一命题对王阳明的“无善无恶是谓至善”说做出了诠释和辩护,该命题中蕴含的对“绝待”和“对待”关系的思考也是对宋代理学中朱熹与胡宏论性之善恶的继承和发展,即通过对道/理是否有对待来解释至善之性是否有对待,以形上建构的方式对晚明这一论争做出回应。一方面作为“绝待”的“至善”不落于具体相对待的善恶,也即“无善无恶”,这是从形上本体的层面言说;另一方面作为本体的“无善无恶”是先天之性,有善有恶是后天之性,统贯先天后天的“至善”意味着在具体现实的人性善恶之中要让本体的善性显露出来,这是从本然状态的层面言说。“至善统善恶”说以对“至善”的强调纠正阳明后学特别是王畿“四无”说导致的走空蹈虚之流弊,重新倡导价值层面上对“至善”的肯认,推崇实学的功夫论指向。  相似文献   

20.
潘澈 《东方论坛》2021,(5):58-70
荀子的人性论,不是性本恶论,而是性向恶论.这与孟子的性向善论正相对应.孟子荀子的人性论都是基于孔子的人性论的展开.而孔子的性相近说强调的是性的非善非恶,性的善恶则是就后天的积习修为上说.孟子荀子的或狂或狷的人格特征制约着向善向恶的人性判断的不同选择.而人性无论向善还是向恶都不妨碍可以通过后天的存养或矫饰使人性得以完善.《荀子·性恶》篇的具体论述表明其所谓性恶是性向恶而非性本恶.荀子的性恶伪善说与韩非自利自为的性本恶论不同,荀子的性向恶论并未得出人性不可改变的消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