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协会建设,提升康复器具行业自律管理水平 中国康复器具协会是民政部主管的康复器具行业的自律性管理组织,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行业协会是残障人康复事业兴旺发达的组织保障。首先,要健全协会运作机制。协会要充分发挥会员代表大会的作用,利用会员代表大会这个平台,研究讨论并决定事关行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完善理事会组织架构,建立健全决策科学、权责明确、运转顺畅的理事会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康复辅具工作是民政的传统工作。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康复辅具工作实现了从单纯生产型向综合服务型、从单纯装配假肢向生产装配各种康复辅具、从民政部门举办向社会各方面力量多层次、多渠道举办的转变,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康复辅具工作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于保障残障人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履行政府委托职能、加强公共服务、促进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王振虎 《社会福利》2012,(10):12-12
近年来,陕西省抓住实施民生工程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残障人康复项目,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着力推进康复辅具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抓住机遇,加快残障人服务体系建设 据统计,全省需要配置辅具及提供康复服务的肢体残障人59.8万,而目前接受配置、康复服务的肢残人员有限,服务能力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较大.按照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政直属假肢矫形康复和机构建设与发展的意见》的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陕西省采取措施,进行设施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服务水平,满足优抚对象和广大残障人士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4.
康复辅具工作是民政的传统工作.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康复辅具工作实现了从单纯生产型向综合服务型、从单纯装配假肢向生产装配各种康复辅具、从民政部门举办向社会各方面力量多层次、多渠道举办的转变,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康复辅具工作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于保障残障人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履行政府委托职能、加强公共服务、促进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2014,(7):24-25
正【政策出台】近日,民政部正式颁布了《中国康复辅助器具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这是我国首次颁布统一的康复辅助器具目录,包含的康复辅助器具共有1 2个主类、93个次类和538个支类。《目录》的发布对于规范康复辅助器具市场、保障功能障碍者权益、推动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出台背景】康复辅助器具,亦称康复辅具,是指预防残疾,改善、补偿、替代人体功能和辅助性治疗的产品,包括器具、设备、仪器、技术和软件。康复辅具广泛用于老年  相似文献   

6.
陈静 《社会福利》2008,(12):54-55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转型阶段,哈尔滨市儿童福利院努力谋求由集中供养向家庭模式养育的转变,由院内儿童供养中心向社会弱势儿童群体的庇护中心转变,由供养服务机构向为特殊需要儿童的家庭提供支持和培训指导机构转变,建立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寄养家庭培训中心等辐射社区的服务机构,力求社会福利社会化。  相似文献   

7.
王喜太 《社会福利》2012,(11):16-17
康复辅具的功能作用 康复即恢复健康,最主要的是能力恢复,恢复了健康并不代表能力恢复并正常参与社会.具体细分,康复服务的手段可以分为医疗康复和辅具康复,医疗康复主要采用药物、手术的治疗手段进行康复;辅具康复则是利用辅助技术将辅助器具产品因人而异地配置于残障人,起到补偿或替代身体障碍的功能,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相融合,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意愿.因此,康复辅具是帮助身体功能障碍者,特别是身体功能性衰退者回归社会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手段,对于某些残障者来说,配置辅具甚至是唯一的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8.
李春杰 《社会工作》2011,(17):35-36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文明程度逐步提高,促进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变,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民政工作提出新的发展要求,创新社会管理、发展社会服务的目标要求民政工作引入社会工作,实现民政事业服务专业化、人性化。  相似文献   

9.
政策咨询     
正提问:2014年6月,民政部发布了《中国康复辅助器具目录》,对统一规范和统一康复辅助器具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经常遇到并使用辅 助器具、康复器具等类似概念,一些康复辅助器具产品还以医疗器械的名义出现。如何详细了解这些概念,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辨析呢?  相似文献   

10.
王斯纲 《社会福利》2011,(12):43-44
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颁布实施以来,上海市救助管理行业员工坚持人性化、专业化、社工化救助服务理念,勇于实践、勤于创新,在践行现代民政核心价值观中开创了形式多样的管理方法,为传统民政救助向现代民政救助转型起到了开拓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华 《社会福利》2014,(3):34-36
正改革开放以来,儿童福利机构的"三个转变"、即由救济型向福利型转变、供养型向"养、治、教、康"型转变、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维护了孤残儿童的基本权益,但是随着新形势发展需要,需要新的发展模式来指导儿童福利机构转型。浙江省民政厅在实践过程中着力探索服务理念、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转型和创新、一切设计遵循"四类服务"的内涵,为儿童福利机构进一步转型提供了有效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2.
周瑾晟 《社会工作》2009,(19):10-11
民政工作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由政府管理向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由弱势向强势三转型。这是现阶段民政工作的民政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涂晓玲 《社会工作》2015,(6):116-121
快速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江西经济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如何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特别是提升民政对象的幸福感,乃是民政工作所面临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基本要求:一是转变民政发展理念;二是加强保障与救助功能;三是推进基层建设。从生态经济视角来看,要创新民政工作策略,就必须:创新民政发展布局;创新民政发展观念;创新民政工作方法;创新民政政策系统;创新民政决策机制;创新民政服务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4.
金华市儿童福利工作在上级部门指导下由救助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金华市儿童福利院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打破传统的工作思路,主动从传统供养型机构向“养、治、教、康”型转变,把院门打开,将爱和服务辐射到社会上第一个受困的儿童,通过做强队伍、做强康复、辐射社会、织成网络,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5.
民政工作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由政府管理向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由弱势向强势三转型。这是现阶段民政工作与民政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当前,民政工作职能范围正空前膨胀。民政工作  相似文献   

16.
自2011年11月起天津市实行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后付费结算制度。需配置辅助器具的工伤职工可持《天津市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限额通知书》,到实行后付费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直接配置相应器具,不需预先付费,配置费用由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垫付后与社保中心统一结算。配置机构可按月向  相似文献   

17.
首先,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四大转变: 一是推动了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向资源整合方向转变.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包括福利系统的福利院、优抚系统的优抚医院,一直由福利、优抚部门分别管理.在基层,许多民政精神病院同时挂福利院和优抚医院两块牌子,服务对象都包括优抚对象、城乡特困人员、城乡低收人人员、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精神障碍患者,专业属性也相同,难分彼此.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福利逐步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开始惠及全体人民,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养老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老年人、残障人、孤儿等特殊群体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养护、康复和托管服务,越来越多地分享着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河南省安阳市政府为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确立了"一个转变、三个结合、五个社会化"的发展思路。"一个转变"。推进安阳市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具体是从以往重点保障贫困、"三无"等特殊困难老人向服务全体老年人转变;从单纯的供养服务向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保健、文体休闲、精神慰藉等多样化服务转变;从只注重养老事业发展向注重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双向发展。"三个结合"。一是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相结合。居家是基础、社区是依托、机构是  相似文献   

20.
工伤患者配置辅助器具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身体康复的效果。为此,天津人社局就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进行了规范统一,既保障了工伤患者的切身利益,也为其在辅助器具机构的选择上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