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反垄断法作为竞争法的支柱,在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律制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起着基本法的作用。然而,规模经济却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如何合理的判断垄断和规模经济的界限对于反垄断立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结构调整及"十五"期间安徽经济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伟 《江淮论坛》2001,(2):9-14
经济发展中的结构转换是伴随着总量扩张和水平提高而必然发生的经济过程,适时并主动地进行结构调整将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从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结构性矛盾入手,规划未来时期的主导产业,有意识地形成相对超前的产业结构,以适应和容纳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经济学是八十年代初诞生在我国的理论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五年来,在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的推动下,在经济理论界的共同努力下,生产力经济学硕果累累,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为了适应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向读者介绍这一学科的基本知识,我们特约请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薛永应同志编写了这套《生产力经济学基本知识系列讲座》。《讲座》包括下列十个题目:一、生产力经济学是治国兴邦的科学;二、一个古老的论题——生产力到底有哪些因素;三、一个新颖的观点——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四、填补空白——建立“生产力规律论”;五、结构经济——生产力系统工程的第一根支柱;六、规模经济——生产力系统工程的第二根支柱;七、时序经济——生产力系统工程的第三根支柱;八、布局经济——生产力系统工程的第四根支柱;九、必须有一个生产力发展战略,十、数学工具使生产力经济学日益精确。十题约八万字,分十期登完。 这个讲座一部分是新撰写的,一部分取材于作者主编、并即将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生产力经济学教材》,可说是该教材的精华或缩影。作者特别申明,由于系列讲座是教材性的,固此文中汲取了理论界  相似文献   

4.
<正> 一、对合作经济的认识合作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是由经济因素(追求更大的利润)促发而成,合作实质上是生产力诸要素的集中组合形成新的(更大的)生产力,因而对合作经济的研究亦应围绕着诸要素的结合方式和生产力的发展演变来进行.合作经济的建立发展中生产关系的变化也从属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以往对合作经济的研究偏重于生产关系方面,因而就不能真正把握合作经济的实质.我们认为:合作经济是旨在扩大经营规模,追求更多利润的单个经营实体,对短缺的一种或几种  相似文献   

5.
规模效益是生产力诸要素通过改变比例结构达到最佳组合而形成的经济效益,其效益目标应该表现为劳动力与劳动对象的双重效益,比如在种植业中,劳动力与土地的最佳组合,将达到最大限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双重目标。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理论界一般认为,规模效益主要是指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在微观的生产范围内,改变劳动力与土地的组合,使部分劳力向其它生产领域转移,土地向种田能手集聚而产生的规模效益,可以称作“相对的规模效益。”在我们新  相似文献   

6.
同任何其他事物一样,生产力系统也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因此,贯彻生产力系统空间运动规律要求的布局经济,就成为生产力系统工程的又一支柱。 一、古老学科焕发青春 人类注目生产力空间布局的规律性现象,比较他们注目结构、规模、时序等方面,似乎都要古老些。反映在理论上,可称为布局经济学的种种理论,也大都早在结构经济学、规模经济学和时序经济学之前就陆续出现了。一百多年前,西方就开始出现研究农业、工业等产业布局的“区位论”;六十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产权制度是按照“一大二公三纯”的指导思想建立的,没有反映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诸多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源。特别是国有企业15年改革由于没有触及产权问题,成效甚微。本文将从经济管理体制与产权制度之间的关系入手,深入研讨我国产权制度的改革问题。 一、经济管理是决定产权制度的直接因素 科学技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生产力系统。而起这种组合作用的唯一力量是经济管理。可以说没有经济管理就没有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要素加上微观经济管理构成单位(企业)生产力;众多的单位生产力加上宏观经济管理构成社会(国家)生产力;众多的社会生产力加上国际经济管理构成全球生产力。微观经济管理处于单位生产力的最上层;宏观经济管理处于社会生产力的最上层。它们与生产关系的基础——产权制度(所有制)直接相联系。单位生产力直接决定企业的产权制度;社会生产力直接决定社会的产权结构。因此,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否相适应,是否促进或阻碍生产力发展,是通过产权制度与经济管理的适应状况体现出来的。如果产权制度不适应经济管理的要求,就会导致管理失效,单位、社会生产力的效用下降甚至出现负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如何优化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一、企业规模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是客观规律的要求。企业规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运动而变化。二、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其合理数量界限,这是由现代工业技术经济因素所决定的。选择企业规模时,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可行性研究。三、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推行的企业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兼并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形成大批量生产体系,才能充分发挥规模经咨对提高企业以及对整个国民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四、提出了优化企业规模结构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一切物质,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都有其内在的结构.国民经济也有一个结构问题.经济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的,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必须从当前的生产力现状出发.但是合理的经济结构对生产力发展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只有最佳的经济结构,才有最快的生产力发展速度.所谓经济结构,就是国民经济有机整体中各个方面、社会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质的组合与量的比例.马克思指  相似文献   

10.
搞合作制,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现状出发。根据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合作经济组织必然是多种组合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的,而且以合作制为主体,还有着个体经济、合伙经济、私人经济、中外合资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过去搞“集中统一”的集体经济一种模式,片面追求“大、公、平、统”的教训,就是背离  相似文献   

11.
(一) 产权是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体现,产权结构则是一组复杂财产关系或经济关系的组合和内在表达形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生产方式下,企业产权结构存在许多重大差异。从商品经济的演进史看,企业产权结构有一个由古典向现代的发展过程。古典产权结构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是自然经济和小商品经济(商品经济还没有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其环境特征是: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组织的规模和生产能力都很  相似文献   

12.
江涛 《东南学术》2003,(6):62-65
社会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基本骨架 ,是全部社会关系有机协调的总体形式 ;而作为一个时代 ,它的存在、变迁和发展都有自己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 ,其结构功能是该时代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社会结构的层面分析 ,中国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调整、大组合的结构性时代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影响全局的、具有革命性的时代 ,它是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必然产物。同时 ,随着这一时代结构的转换、优化和升级 ,必然会把中国改革开放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推向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生产力结构应为生产力的一个构成要素。因为传统的生产力要素总是要按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生产力的作用,这个“一定方式”就是要素组合的结构。没有结构就没有现实的生产力;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取得的使生产力各要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产生的生产力正是一种结构生产力。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至少有两种积极作用:①使生产力要素之间产生一种互补和激发效应;②结构的变化使生产力发生飞跃。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表明,随着生产力自身的发展、壮大,它的内部结构必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生产力地域结构的变化。生产力的地域结构,就一国而言,就是全部生产力在各个地域的配置和在这种配置基础上的组合。不论是就整体而言,还是就局部而言,生产力都具有一种扩张性。就是说,随着它本身的发展和壮大,必然要超出原来的地域范围,向新的地域扩展、延伸,  相似文献   

15.
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而又不能回避的问题。泛珠三角经济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体制最复杂的区域组合。从当前泛珠江三角整合的现状来看,归纳起来有两大因素的制约:一是行政体制的制约;二是金融资源流动的制约。本文认为,要加速泛珠区域经济从行政区经济到都市圈经济的转变,也要围绕这两大制约因素进行体制的创新。一是用金融的一体化来带动其他资源要素的流动,实现经济的一体化;二是在现行的行政体制短时期难以改变的情况下,用区域制度和区域竞争规则来推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些乡村主动适应客观要求,引导农民实行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从各地的实践情况看,规模经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结束农业徘徊局面的一条重要途径。规模经营的适宜“度”,是指在相对稳定的自然、经济、技术、社会环境下,生产的经营者为达到投入产出的最好经济效果,所实现的劳动效益、技术效益和规模效益的最佳组合。由于各地区客观条件差别较大,经营的环境不同,社会化服务的机能不一样,体现适宜“度”的标志主要是当地资源的充分利用,生产诸要素组合的协调合理,传统技术和新技术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一、知识生产力演进的核心是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升级 从生产力总体发展态势看,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是依次从农业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再向知识经济时代演进的过程。而……  相似文献   

18.
杨耕 《天津社会科学》2024,(3):4-29+174
考察、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马克思对实践、社会存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等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范畴的论述,概述、反思中国学者、苏联学者、东欧学者、西方学者对这些基本范畴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以下观点:实践是包括目的性设定的、对象化的历史活动,而限定中的超越是实践主体与客体的本质关系;社会存在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即“社会的物”;生产力表现为“主体生产力”与“客体生产力”“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个人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它直接决定生产关系,但它本身不属于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主要是指生产要素的技术组合方式与社会组合方式的统一,体现着生产力、所有制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筑学的隐喻”,社会形态范畴的提出是以社会制度的划分为依据的,因而是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规模经济是社会化、集团化大生产过程中的必然经济现象 ,伴随着我国加入WTO梦想的实现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 ,其内在优势日趋明显。然而 ,不论从绝对规模还是平均规模上看 ,我国企业的规模水平与最低经济规模水平都相差甚远。就此问题展开深入地探讨 ,对推动我国企业发展规模经济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新古典分配理论的基石。在新古典理论中 ,生产过程是一个微观生产函数 ,代表着生产所采用的技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过程中 ,生产要素的报酬等于它的边际生产力 ,即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 ,这样收入分配决定于生产要素的技术属性。而收入分配还体现着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不同的生产方式体现的利益关系不同 ,这一点是边际生产力理论所无法解释的。此外 ,边际生产力成立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规模报酬不变 ,因为只有在规模报酬不变时 ,生产要素的报酬总和等于总产值 ,分配才不会出现剩余或不足。然而 ,现代经济中普遍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 ,这种现象和边际生产力理论产生了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