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郝春东  肖雪 《南方论刊》2007,(Z1):21-22
院校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理应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前列,切实发挥好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在高校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要求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师德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大力加强师德建设,特别是要做好师德准入制度、师德评价制度、师德弘扬制度。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提升教师思想道德境界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时期教师荣辱观的构建,对师德建设起到引领、规范和弘扬的作用。在新时期以教师荣辱观引领的师德建设中,应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师德模范引领作用、探索师德建设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高校师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先锋 《云梦学刊》2006,27(5):110-114
社会主义荣誉观是新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标尺,对高校师德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高校要深刻认识胡锦涛同志讲话的重要意义,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师德建设中的标杆作用,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师德建设的主要任务;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师德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高校师德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是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建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的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是长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高校师德水平的重要保证。在加强机制建设中,教育是基础;规范、评价是关键;示范、激励是动力;制度、监督是保障。同时,高校师德建设机制还必须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5.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必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作指导,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必须围绕培养合格的适用型人才来开展,处理好荣辱观教育、师德建设与教学中心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就业等关系。  相似文献   

6.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高校培养和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特殊重要性。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要正确分析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的现状,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邵政严 《社会科学论坛》2010,(8):171-176,197
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其科学的内涵和宏大的体系,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如果说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成员指明了精神追求和文明发展的方向,那么,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则要求我们确立和制定与之相应的观念和制度体系,解决落实和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操作层面的道路问题。因此,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礼仪观,必将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系建设和科学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吴潜涛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精辟概括,并对之进行了详细论证;刘云章认为,马克思主义荣辱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探讨;杨丽坤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社会调控机制进行了解析,认为研究社会调控机制对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非常重要;冯秀军对荣辱观教育中的情感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荣辱情感是荣辱观形成的基础,荣辱观教育需要诉诸情感才能真正抵达心灵并见诸行为;刘建军从理论依据与时代内涵的角度对“以辛勤劳动为荣”进行了详细阐述;黄岩对孟子的“荣辱观”进行了解读,认为认真研究孟子的荣辱观思想对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邹秀春对洛克的道德法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其道德法思想中关于道德观念建设的有益规律和方法,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郑小九对古希腊的荣誉观念进行了评述,认为古希腊文化中关于荣辱的思想对于深入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范笑仙则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的荣誉观念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小九 《河北学刊》2006,26(5):62-64
吴潜涛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精辟概括,并对之进行了详细论证;刘云章认为,马克思主义荣辱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探讨;杨丽坤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社会调控机制进行了解析,认为研究社会调控机制对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非常重要;冯秀军对荣辱观教育中的情感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荣辱情感是荣辱观形成的基础,荣辱观教育需要诉诸情感才能真正抵达心灵并见诸行为;刘建军从理论依据与时代内涵的角度对“以辛勤劳动为荣”进行了详细阐述;黄岩对孟子的“荣辱观”进行了解读,认为认真研究孟子的荣辱观思想对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邹秀春对洛克的道德法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其道德法思想中关于道德观念建设的有益规律和方法,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郑小九对古希腊的荣誉观念进行了评述,认为古希腊文化中关于荣辱的思想对于深入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范笑仙则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0.
荣辱观教育中的情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秀军 《河北学刊》2006,26(5):53-56
吴潜涛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精辟概括,并对之进行了详细论证;刘云章认为,马克思主义荣辱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探讨;杨丽坤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社会调控机制进行了解析,认为研究社会调控机制对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非常重要;冯秀军对荣辱观教育中的情感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荣辱情感是荣辱观形成的基础,荣辱观教育需要诉诸情感才能真正抵达心灵并见诸行为;刘建军从理论依据与时代内涵的角度对“以辛勤劳动为荣”进行了详细阐述;黄岩对孟子的“荣辱观”进行了解读,认为认真研究孟子的荣辱观思想对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邹秀春对洛克的道德法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其道德法思想中关于道德观念建设的有益规律和方法,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郑小九对古希腊的荣誉观念进行了评述,认为古希腊文化中关于荣辱的思想对于深入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范笑仙则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术道德建设的伦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笑仙 《河北学刊》2006,26(5):64-66
吴潜涛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精辟概括,并对之进行了详细论证;刘云章认为,马克思主义荣辱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探讨;杨丽坤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社会调控机制进行了解析,认为研究社会调控机制对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非常重要;冯秀军对荣辱观教育中的情感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荣辱情感是荣辱观形成的基础,荣辱观教育需要诉诸情感才能真正抵达心灵并见诸行为;刘建军从理论依据与时代内涵的角度对“以辛勤劳动为荣”进行了详细阐述;黄岩对孟子的“荣辱观”进行了解读,认为认真研究孟子的荣辱观思想对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邹秀春对洛克的道德法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其道德法思想中关于道德观念建设的有益规律和方法,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郑小九对古希腊的荣誉观念进行了评述,认为古希腊文化中关于荣辱的思想对于深入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范笑仙则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潜涛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精辟概括,并对之进行了详细论证;刘云章认为,马克思主义荣辱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探讨;杨丽坤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社会调控机制进行了解析,认为研究社会调控机制对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非常重要;冯秀军对荣辱观教育中的情感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荣辱情感是荣辱观形成的基础,荣辱观教育需要诉诸情感才能真正抵达心灵并见诸行为;刘建军从理论依据与时代内涵的角度对“以辛勤劳动为荣”进行了详细阐述;黄岩对孟子的“荣辱观”进行了解读,认为认真研究孟子的荣辱观思想对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邹秀春对洛克的道德法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其道德法思想中关于道德观念建设的有益规律和方法,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郑小九对古希腊的荣誉观念进行了评述,认为古希腊文化中关于荣辱的思想对于深入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范笑仙则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邹秀春 《河北学刊》2006,26(5):60-62
吴潜涛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精辟概括,并对之进行了详细论证;刘云章认为,马克思主义荣辱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探讨;杨丽坤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社会调控机制进行了解析,认为研究社会调控机制对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非常重要;冯秀军对荣辱观教育中的情感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荣辱情感是荣辱观形成的基础,荣辱观教育需要诉诸情感才能真正抵达心灵并见诸行为;刘建军从理论依据与时代内涵的角度对“以辛勤劳动为荣”进行了详细阐述;黄岩对孟子的“荣辱观”进行了解读,认为认真研究孟子的荣辱观思想对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邹秀春对洛克的道德法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其道德法思想中关于道德观念建设的有益规律和方法,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郑小九对古希腊的荣誉观念进行了评述,认为古希腊文化中关于荣辱的思想对于深入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范笑仙则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潜涛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精辟概括,并对之进行了详细论证;刘云章认为,马克思主义荣辱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探讨;杨丽坤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社会调控机制进行了解析,认为研究社会调控机制对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非常重要;冯秀军对荣辱观教育中的情感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荣辱情感是荣辱观形成的基础,荣辱观教育需要诉诸情感才能真正抵达心灵并见诸行为;刘建军从理论依据与时代内涵的角度对“以辛勤劳动为荣”进行了详细阐述;黄岩对孟子的“荣辱观”进行了解读,认为认真研究孟子的荣辱观思想对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邹秀春对洛克的道德法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其道德法思想中关于道德观念建设的有益规律和方法,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郑小九对古希腊的荣誉观念进行了评述,认为古希腊文化中关于荣辱的思想对于深入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范笑仙则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岩 《河北学刊》2006,26(5):58-60
吴潜涛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精辟概括,并对之进行了详细论证;刘云章认为,马克思主义荣辱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探讨;杨丽坤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社会调控机制进行了解析,认为研究社会调控机制对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非常重要;冯秀军对荣辱观教育中的情感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荣辱情感是荣辱观形成的基础,荣辱观教育需要诉诸情感才能真正抵达心灵并见诸行为;刘建军从理论依据与时代内涵的角度对"以辛勤劳动为荣"进行了详细阐述;黄岩对孟子的"荣辱观"进行了解读,认为认真研究孟子的荣辱观思想对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邹秀春对洛克的道德法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其道德法思想中关于道德观念建设的有益规律和方法,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郑小九对古希腊的荣誉观念进行了评述,认为古希腊文化中关于荣辱的思想对于深入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范笑仙则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建军 《河北学刊》2006,26(5):56-58
吴潜涛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精辟概括,并对之进行了详细论证;刘云章认为,马克思主义荣辱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探讨;杨丽坤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社会调控机制进行了解析,认为研究社会调控机制对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非常重要;冯秀军对荣辱观教育中的情感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荣辱情感是荣辱观形成的基础,荣辱观教育需要诉诸情感才能真正抵达心灵并见诸行为;刘建军从理论依据与时代内涵的角度对"以辛勤劳动为荣"进行了详细阐述;黄岩对孟子的"荣辱观"进行了解读,认为认真研究孟子的荣辱观思想对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邹秀春对洛克的道德法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其道德法思想中关于道德观念建设的有益规律和方法,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郑小九对古希腊的荣誉观念进行了评述,认为古希腊文化中关于荣辱的思想对于深入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范笑仙则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为人们树立了新的道德标杆,政治理论课堂是军校进行荣辱观教育的理想场所,它提供理论支持,解决价值冲突,为学员创造荣辱观自我教育的机会和空间。在政治理论课堂上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厉行节约教育,加强学风建设。最后还要以师德的力量强化学生的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18.
试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社会历史进步理论渴求的产物,它的理论价值必须放在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衡量。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充分表现了我们党蓬勃的思想活力和积极的思想理论创造力量。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贡献主要是:丰富和完备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比较完整地勾画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理论框架;满足了社会文明进步的迫切理论要求。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寓意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特征,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新总结和新发展,开启了中国道德建设的新范式,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理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培育新时代“四有”新人,增强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夯实民族精神支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