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派文化是一种融合式文化,是上海城市发展与产业形成过程中的上海精神体现。经调查发现,海派文化中的时尚精神是民众普遍认同的核心。要持续以时尚精神传承海派文化,则可从传统海派时尚元素的发掘与回归、精良海派设计理念的复兴与创新及精致海派消费产品的制造到创造三个方面入手。对于海派产品的未来设计走向,可从服饰时尚、科技产品和民族品牌三方面重点着手:以海派服饰比肩世界时尚、以海派产品融合数字科技及以海派设计重塑民族品牌。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大时代背景下,海派文化将继续以其深厚的城市精神内涵驱动上海产业发展的强劲走势。  相似文献   

2.
海派建筑是海派文化在东方地平线上的光辉侧影。其文化特征有三:(一)建立在上海近、现代城市商贸经济日益繁荣的基础上,商贸类建筑是其文化主调,今天新的海派商贸类建筑,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构成,具有巨大的尺度感是追赶世界建筑新潮流的建筑风格。(二)具有一定的文化开放性,渐入熔裁中西的建筑文化境界,对传统建筑文化采取较为严厉的选择态度。(三)是一种“杂交”型的建筑文化形态,从“西体中用”到“中体西用”,是海派建筑文化的创新之路。成熟的海派建筑文化,是民族建筑文化之魂融合现代建筑“语汇”的灿烂之花。  相似文献   

3.
戴望舒诗中的吴越文化情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派文化是一种边缘文化 ;它是传统文化 (又以地域文化——吴越文化为重要的呈示形态 )和外来文化的奇特组合。戴望舒出生于杭州 ,后“移民”上海。之后 ,戴望舒虽也在欧洲留过学 ,在香港住过不短的日子 ,但上海仍是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地域。更重要的是 ,和同时代许多“上海作家”不同的是 ,他并没有把上海的“亭子间”当作栖息所 ,把眼光仍然投向他们过去熟悉的乡村生活 ,而是融入其中 ,成为真正文化意义上的“上海人”。这种海派文化气质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他的诗情内容中 ,构成戴望舒诗歌一种独特的情调和风格特征。本文着重分析构成戴望舒诗歌的海派文化质素之一的吴越文化情愫 ,从一个比较独特的视界去领略戴望舒诗情中内含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4.
"世博会"与上海城市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中国举办的世博会在上海召开,这个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充满着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向往,并有望将上海推向世界明星都市的地位。从20世纪国际城市化经验和都市发展理论出发,指出上海需要走出城市偏好、以农村对照城市的传统思维定式,而是以全球化与社区之间的纽带来定位城市。作者强调全球化、移民文化、市场化是构成上海海派文化的基本要素,举办一个“海派”世博会将是全球的期待。  相似文献   

5.
“海派文化”学术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派文化”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其所蕴涵的时髦(或曰“现代”)、求变、创新等方面的特征,十分突出。目前,上海正致力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致力于发展出“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要做到这一点,没有文化底蕴是不行的。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的宗旨,正在于对“海派文化”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研究,以彰显“海派文化”的特有魅力,服务于上海的城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亚细亚的孤儿》是台湾作家吴浊流的长篇小说,小说揭露了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境遇,还展示了主人公胡太明在这种情境下的“孤儿意识”.这种孤独、迷茫的“孤儿意识”是自我认同危机的一种表现,是自身的身份遭遇不承认而产生的一种内在体现,是通过一系列外在的表现才得以呈现显性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他者的多方面不认同和个人化的矛盾认同.胡太明外在的孤儿表现,体现了这种自我认同危机的原因,主要包括殖民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外在影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制约.  相似文献   

7.
上海“设计之都”建设提升了城市国际影响力,营造了社区创意氛围。面向未来,上海“设计之都”建设面临着海派文化主体性传播的新挑战。本文基于海派文化的源流与定义,结合国外“设计之都”建设经验,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度调研与剖析国外“设计之都”建设过程中的文化传播经验,提出上海“设计之都”建设中的海派文化推广策略,这有助于海派文化“走出去”,并打造国际一流“设计之都”。  相似文献   

8.
海派文学的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派文学从严格意义看是现代上海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体而生动地演绎着上海在空间结构上传统的“城”与现代的“市”的边缘性,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边缘性、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商品文化”的边缘性。海派文学的基本性状诸如反叛性、竞争性、松散性、实利性、装饰性等较之上海文学的其它成分,更可以从上海文化精神中寻得大部的一致性。它是一种中国文学发展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都市文学,因而更鲜明地呈现出力图摆脱传统文化束缚的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作品中隐含着相互对立的两种情感,一种是在日常生活的执着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上海”的认同;而另一种情感则是在这种认同的从容背后包含着隐隐的焦虑。她对传统的置疑,与同时代作家笔下对现代都市的批判相并置,构成了他们内心认同的矛盾。这种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双重情感具有普遍性,也成为上海这块“飞地”的现代化处境的象征,这座城市在走向现代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从容与焦虑与张爱玲双重情感形成同构。  相似文献   

10.
在上海城市建设中,继承海派文化的历史传统,拓展海派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上海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拓展海派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应该注重营造宽容创新的文化生态、创造动态的有意文化传播、建构文明多元的市民文化,才能真正拓展海派文化国际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新疆兵团戏曲艺术在新疆特定的多元文化语境中发展、衍变,独特的地域文化使得新疆戏曲艺术具有区别于内地戏曲艺术的鲜明个性,在剧作思想上注重展现边疆各民族的善良淳朴个性以及独特的文化生活,进而宣扬维护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理念;在音乐、表演程式、舞蹈、舞美等艺术表现方式上对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兼容并蓄,传统戏曲艺术在文化认同理念的导引下,对西域文化及风情展示亦成为戏曲艺术在实现新疆化过程中与时俱进的革新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2.
海派电影文化源自海派文化。本文从上海地域文化背景着眼 ,较系统地阐析了海派电影诞生伊始便形成的“影戏”、“传道”两个传统 ,开拓性、务实性、随俗性等美学特征 ,以及上海观众审美心理随时代发展而嬗变的内在动因。文章指出 ,只要挖掘和弘扬海派文化融汇百川、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优良传统 ,克服其负面影响 ,海派电影文化当能走出目前欲振乏力的困境 ,迎来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3.
海派文化目前在国际上已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海派文化在当今世界上的影响力主要从三个层次体现出来在海外华人社区的影响;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响。海派文化走向世界的最重要渠道是人际交流,主要包括两大群体,一是海外上海人群体,二是世界各地的老外“上海人”群体。要扩大海派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两大群体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要扩大海派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发掘海派文化发展史上积累的国际资源,继续积极拓展国际文化交流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而多样文化的竞争互补则是海派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扩大海派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海派传人张爱玲于20世纪40年代如一颗明星般地登上文学的历史舞台,她的主要创作多是在上海完成的。上海这个租界化的城市给居住于此的人们带来了各种西洋化的生活体验,而关于这城市的想象也必将影响到张爱玲的创作。张爱玲深受上海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这种杂糅性体现在她的创作中,可以从城市体验、欲望书写和叙事技巧上来考虑,以求对其作品有另一个层面上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软实力”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国际政治学概念。全球化时代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海派文化正在成为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源泉;海派文化让世界重新认识上海和中国,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影响,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思想研究会、《解放日报》和《文汇报》有关部门、《社会科学》杂志编辑部联合发起的“海派”文化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八、十九日召开。上海学术理论界和文艺界的七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就“海派”文化的规定性、特征、形成的历史条件、在我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前途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多数同志认为,“海派”文化是一种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近现代文化;它的主要  相似文献   

17.
海派文化的本质是市民文化,体现出娱乐对城市高强度竞争的救赎功能。海派市民文化进入电视时代以后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而恢复海派市民文化正脉则得力于世博时代到来后上海所获得的诸多有关世博的优惠政策以及对上海城市身份的正面确认。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以及《舞林大会》,体现出了海派市民文化复兴的动向。《中国达人秀》是海派娱乐业的纪念性形态,《舞林大会》激活了世人对上海舞厅文化的记忆,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系列则显示了海派市民文化的刚性力量。2002年上海获得世博会举办权,使得世界性的元素第一次以正面、积极、合乎法理的姿态再度移植到上海。新海派市民文化将在合理、健康、理性、自觉地消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大量本土文化的元素。世界性的美学均衡性法则已为上海城市及其市民文化带来了生机。  相似文献   

18.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的长篇小说《长沙白茉莉》再现了“大革命”失败至1930年间上海作为摩登都市的多重面相。在重构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摩登与都会传奇上,消费型的物质文化、“颓加荡”的欲望风习及对“青帮”形象的塑造等开拓了海派文学的叙事空间;在对一代怀揣“上海梦”的青年的情爱体验传达上,上海摩登欲望视野下的各式女性挑战传统男女情爱伦理关系,呼应享乐主义性观念的变革等,传达了身陷欲望“围城”的一代青年的人生困境;主人公赵克明历经考验最终拒绝上海摩登而选择革命,以此作为一般意志不坚的革命青年遭遇上海摩登的声光化电之后的超克之道的叙写法极有深意。黄仁宇的历史想象丰富并大大拓展了现代时期海派文学的叙事空间。  相似文献   

19.
综合运用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传播学等跨学科知识,重点对作为上海历史标志的石库门民居建筑所物化的文化观念进行阐释,指出了作为上海近代民居的主体,石库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体现了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海派文化;体现了务实致用的市民文化.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海派"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京派"而言的,当今的"海派文化",固然与历史上的"海派"有承继关系,但是已经注入更多的新的内容.今天的"海派文化"实际指称的是现代中国城市文明的一种模式.中国人是擅长形象思维的,也许不能用理性的语言来概括、定义,但只要说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名字,一般的中国人(至少是这三个城市的居民)心目中对这三大都市的文化、风格就会有一个明晰的、不会混淆的印象.海派文化、海派风格、海派精神是客观存在,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进程中的海派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