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学凤 《学术探索》2012,(12):147-150
随着当代语言学有关语言使用研究的深入,外语教学研究领域对语法特点的认识正经历着一个由一维到三维、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过程。文章以功能语言观为理论基础,追溯了教学语法观演变历程,阐述了新形势下教学语法观新的含义和特征。准确理解和把握语法三维观对外语教学研究人员和外语教师及时转变语言观念、对于外语习得研究和外语教学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方言学界越来越认识到对方言语法展开宏观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类型学取向尤其是语序类型学框架下的方言语法比较研究,摆脱了历史比较语言学中方言语法的附属地位,充分尊重方言在语言研究视角中的主体性,其研究也表明方言语法的类型学价值,同时也带来了类型与历史研究相结合新契机。方言语序类型学的比较研究将促进汉语语法乃至普遍语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语言哲学是时代哲学的主题,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是语言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察国外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的起源、历史发展、时代动向以及对国内实践唯物主义语言现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得出:国外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的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凸显不同的语言观;国内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仍局限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语言论述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  相似文献   

4.
语法系统论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法则。语法系统,是语言结构法则的系统,也叫语法体系。语法系统的核心之一,是对语言单位的认识。暂拟体系认为语言有了级单位:词、词组、句子;它的系统是3级单位的语法系统。提要认为语言有5级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组;它的系统是5级单位的语法系统。我们认为语言有8级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组、段落、段组、篇章;我们的系统是8级单位的语法系统。 汉语8级单位的语法系统,是有别于传统语法的汉语文章学的语法系统。这个语法系统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以纪念<马氏文通>发表100周年为契机,共有110余篇文章从<马氏文通>的历史地位及贡献、语言哲学及语法观、词类理论及对汉语词类的研究等不同角度展现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高校古代汉语语法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陈寅恪著述中有关汉藏语比较研究的论述为根据,评析了陈寅恪的汉藏语系语言比较研究观及具体比较原则。研究表明陈寅恪的汉藏语比较研究观不因时过境迁而失去价值。相反,随着汉藏语比较研究凸显深入和发达,陈寅恪的汉藏语系语言历史比较研究观于现今的汉藏语历史比较研究而言,依旧为启迪借鉴意义的高论。  相似文献   

7.
汉语的词类研究一直面临着一个困境:做到词有定类则类无定职,做到类有定职则词无定类。该研究从认知语法的视角入手,对如何走出该困境进行了初步探索。根据认知语法的概念凸显观,文章对汉语主要词类进行了重新定义;认为汉语词类范畴具有典型性,其典型成分与典型构式相对应;人的识解与语言的使用所形成的各层次引申构式使汉语词类发生非范畴化;词类范畴与原型构式、引申构式一样都属于象征单位,是人的语言知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纵观百年来的语法研究方法的变迁 ,探寻汉语副名组合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 ,并对每个时期的重要文章进行扼要分析 ,最后提出发展的语言观和专家分析与社会认同相结合的规范化标准  相似文献   

9.
二伟大学者马合木德·喀什噶里的《词典》是研究突厥语族语言历史上的词汇、语音、语法、语言史及其发展规律的重要文献,同样是研究哈萨克的语音和语言发展规律的重要文献。我们将现代哈萨克语的词与《词典》中的词作一比较,便可以找到许多相同的基本词汇和语法形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乔姆斯基语言哲学理论关注的三个古典问题,并概括了他的"语言"观、"语法"观和"语用"观。乔氏的"语用"观可以看作一种关于语言使用的内在主义理论,它和乔氏的内在主义的"语言"观和"语法"观一脉相承。语用内在论和普通语用学的语用外在论在"语言"的内涵、"语境"的所指以及"意义"的描述等方面都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粤方言研究近二十多年来蓬勃发展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要保持粤语研究的持续发展的 ,当前及今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做好填空补缺的调查研究工作 ;二、进一步深入开展粤语语法的研究 ;三、进一步开展粤语应用的研究 ,四、进行粤语历史及粤语与周边语言 (方言 )关系的研究 ;五、加强粤方言研究队伍建设 ,创办粤语研究刊物  相似文献   

12.
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知识的网络化,标明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于是,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和理解也发生了变化:语言是人类和电脑用来传递信息、实施控制的符号系统。随着语言观的改变,语法研究又有了新的任务。否则,就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对语法研究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语法观"和"语法学观"、"词类观"、"句法观"及语法学研究方法论等四个方面,对《中国文法论》进行了语法评析,认为该论著既多有独到之见又不乏模仿之论,既锐意改革又傍人藩篱,同时探讨了形成这种二律背反建构的语言学、语法学原因及其启迪。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墨子》一书中的《墨经》部分的分析,认为《墨经》时代,就已经有非常发达的语言观。文章从语言符号理论、语法观、语义观、修辞理论、训诂方法等方面,对《墨经》的语言理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口述史学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把历史恢复成普通人的历史,并使历史密切和现实相联系,由此产生的出版物便多了几分平民色彩;如把口述史方法运用于基层教育问题的研究,既可以拓宽教育史研究的史料来源,还有助于实现研究过程中精英视角与下层民众视角的结合,并最终调动起研究者对人的经验的重视,对构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教育史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长期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方言学界在语法调查中存在客观困难,二是语法学界对方言语法的认识存在误区。近年来,汉语方言语法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开展了若干方面的专题研究,如概貌、词缀、虚词、代词、疑问句、特殊结构和句式等。今后,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开展方言语法调查的基础性工作;二、深化比较研究,三、变换研究思路;四、关注语言接触和相互影响;五、在理论与方法论上有所突破等。21世纪的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必将成为新的热点和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中西语言哲学观及语言蕴含的文化特征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宇宙观、认识论角度出发,研究了中西两种语言哲学观在存在范畴、言辨观、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异同,并追本溯源,从文化哲学视角,探讨了中西方语言所蕴藏的文化形态差异与文化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法对20世纪后半期的语言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该语法体系的一大核心内容,元功能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韩礼德元功能理论反映了语言功能与结构的对应关系,充分体现了韩礼德的语言观、系统观、层次观以及语域和语境的思想,使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成为一个完整、有机的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以生成音系学为例阐述了音系理论在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应用.首先简要回顾了生成音系学的研究历史和主要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普遍语法理论下的语言习得观及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语音、音系习得研究.最后,认为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和音系理论应该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对孙中山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出版了很多重要的学术成果,但是与孙中山的历史地位相比还是不够充分,孙中山思想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思想的精髓,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其评价也应该进行有联系的分析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孙中山思想是一个体系,从构建这一思想体系的角度进行研究还有很大的余地;孙中山思想内涵丰富,他的和谐社会观、对西方三权分立的认识和批判都值得我们从新的视角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