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世纪前半叶回族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前半叶回族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钱志和清末,中国回族教育摆脱以往传统的经堂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开始了新式教育的历史。近代回族教育的发展有些什么特点,这是研究回族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近代回族教育与民族觉醒同步发展中国近代回族新式教育始于何时?...  相似文献   

2.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是我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如果说20世纪最初十年的清末新政时期是我国近代教育的奠基时期,那么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这十余年时间,则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教育进一步体系化的时期。这段时期中,民国初年全国上下“挥欧追美、旧邦新造”①的方新之气和五四期间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的潮流,使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一度获得蓬勃的生机。教育思想也曾呈现出空前的活跃,产生了一场颇具声势的普及义务教育运动,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平民教育,加上实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使中国的教育在近代化上取…  相似文献   

3.
侯强 《重庆社会科学》2007,(8):84-89,112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政策是在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撞交融中整合而成的,其大致经历了一个始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具有对外抗争的民族性和牵动多种政治势力的广泛性。就近代中国法律教育发展的体系及其效应而言,实现了由晚清以专制政治为内核的一元化法律教育时代过渡到民国以民主政治为内核的多元化法律教育时代。近代中国法律教育政策和体系有其明显的历史和时代的特征,这些特征与近代中国法律教育的发展进程互为表里,推动和制约着传统法律教育的现代化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变革所带来的政治观念和文化取向的转变都反映到了敏感的法律教育中,并赋予其新的使命。近代中国官办法律教育的发展史,折射出了近代中国法制的演变。  相似文献   

5.
刘泱泱 《船山学刊》1994,(2):230-232
中国近代教育思想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四伏,同时西学逐渐输入中国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交织着中与西、新与旧的矛盾和冲突,较之古代教育思想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青年学者丁平一的力作《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从整体上把握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规律,对其艰难曲折的历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使近代教育思想史的发展轨迹清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具体说,有如下几个主要优点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吴治蒲 《理论界》2008,(6):201-201,262
蔡元培是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提倡美育的“唯一中坚人物”。他在建立近代教育制度伊始,就大力宣传和倡导美育,使美育事业成为我国近代教育方针的具体内容之一,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改造,为中国开创了美育新风。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近代科技教育的体制化历程段治文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曾不折不扣地为维护封建政治秩序和礼治秩序服务,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决定着学术风气和社会风气的走向。到近代,随着科技教育的发生和发展,传统教育体制逐步被打破,社会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与陈独秀教育思想共同特征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和陈独秀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先驱,都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大的贡献,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他们都肯定教育在救国、兴国方面的社会作用,针对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提出了“五育并举”、“三育并重”的教育方针,并提出了平民教育、个性教育等新的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关系方面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深入比较探讨二者教育思想的共同性特征,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国近代的教育思想的发展轨迹及特点。  相似文献   

9.
薛文彦 《阴山学刊》2007,20(3):65-68
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学制的确立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907年颁布的《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建立了男女有别、自成独立体系的女子学校教育学制系统。女子学校教育正式列入了清政府的学制系统,为女子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法制上的保障。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和主流观念直接决定了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和特点。清末女子学校教育学制的确立,为女性群体在近代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0.
景晓平  杨雪梅 《理论界》2009,(4):138-140
中国传统中对官吏和教师的培养途径是合一的,道德教育和教法教育始终是教学的重头戏。近代师范教育系统的建立使教师培养的功能从官员培养渠道中分离出来。但重视道德教育和教法教育的传统被近代师范教育所继承。这个传统沉积在历史文化的深处,在关键时刻,拯救了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的命运,也基本决定了中国教师教育的近代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法律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形社会土壤上走过了一条曲折而亢奋的历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制度主义”谬误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必然性。它如同打开了潘多拉匣子一样,虽不自觉地引发了近代中国法律教育向现代化纵深发展的历史潮流,但也不可避免地使近代中国法律教育发展之路遭遇颇多坎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种建立在文化误读基础上的“制度主义”谬误,在近代中国法律教育现代化变革中的影响是双重的。  相似文献   

12.
福州船政学堂与中国近代海军教育体系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州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海军学校,它率先引进西方军事教育的体制及内容,在招收学生、聘用教习、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具有与传统封建教育所不同的特点,因而在中国的土壤上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教育体系,开创了中国近代海军教育的先河,对中国近代海军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闫广芬  田正平 《文史哲》2004,2(1):36-44
近代商人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也为了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积极投身于中国近代教育变革的洪流。他们对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功能、教育对象的理解和阐述,是一种新型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观念;他们以多种形式投资教育,并通过办学活动如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校风校貌的建设、对高水平办学质量的追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近代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4.
近代来华留学教育发展大致分为:清末—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全面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后四个阶段,其历经了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求变的发展过程。在近代来华留学教育发展进程中,大学扮演着急先锋的角色,其通过创新制度功能、创建专门规则、积极与国外文化机构合作等方式促进了来华留学教育发展。整体来看,来华留学教育虽因近代社会新陈代谢需要而沦为出国教育的陪衬且规模较小,但其为近代中外教育、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会计教育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劲 《江西社会科学》2007,(12):105-107
中国古代会计教育的特点是教育形式上的随意性、教育方法上缺乏统一性和教育组织无制度性。中国近代系统的会计教育是从清朝末年开始的,在民国时期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清末官办商科会计教育是会计教育的前奏时期;民国政府短期会计培训教育是会计教育的开启时期;民国政府的公办学校会计教育是会计教育的发展时期。中国近代会计教育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为形成系统的、规范的、普及性的专业会计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董纯朴 《云梦学刊》2007,28(5):34-37
清末早期改良派是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奠基人,他们把国外先进的警察教育制度引进中国。在清朝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教育机构创设、章程制定及教育实施等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终于形成了中国近代警察教育制度,培养了第一批近代职业化的中国早期警务人员。近代中国警察教育制度对现、当代中国警察教育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有特殊意义的爱国主义者.他经历了从忠君爱国的古典爱国主义向近代爱国爱民推进中国近代化的新爱国主义的伟大转变。他以通州家乡为试点,以发展实业和近代教育为龙头,全面推进他的“乡村建设”──中国农村近代化改造计划.并取得了灿然可观的成绩。他是中国知识分子中通过自己的奋斗,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确立自己的社会主体地位,并实行社会改造崇高理想的典型,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主体地位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元济和蔡元培作为兼容并蓄、学贯中西的一代爱国文化巨子,他们为救国强国所做的种种努力,不但为中国教育改革和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在近代中国救亡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出版界泰斗张元济以“昌明教育”为宗旨,以“扶助教育”为己任,倾毕生心力将商务印书馆发展成为驰名世界的出版社,通过出版高质量的书籍为开启民智、唤醒民众建立了不朽功勋;“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前驱”蔡元培则终生致力于教育理论研究和进行教育改革,并以其“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人格风范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学人,从而为近代文化繁荣、教育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他们二人之间长期而真挚的情谊应是其原因之一,而这恰恰是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所忽略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教育思想,是指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90年代康梁维新变法意夕在教育领域提倡和传播的改革新思潮。它大体上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到趋于成熟的过程。 一、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 从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是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时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女学的历史过程简析张忠山在中国长期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受社会经济、政治和伦理道德的影响,女子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基本上被剥夺了。中国社会化的女子学校教育是从近代才开始的。分析中国女子学校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明确女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社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