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0 毫秒
1.
黎族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传统的民族。黎族在漫长的内族支系分衍及与外族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服装与服饰图纹的个性特征。黎族妇女凭着她们对美的极高的悟性,创作出一个璀璨的、完整的服饰体系,美化着黎族人民的生活。黎族妇女服饰的分类侾黎(哈方言)妇女服饰侾黎人口分布广,服饰也最丰富。妇女大多上穿黑色或深蓝色开襟无领衫,连袖无扣,下着短筒或中筒裙。平时装图案花纹较为简单,盛装服饰则织绣艳丽大方。尤其是筒裙的图案纹样内容丰富,有反映日常生活劳动中人形纹的,也有表现动物和植物纹的。值得…  相似文献   

2.
图布人是乍得的主要民族之一,他们象非洲的其他民族一样,保留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图布成年男子,一般都穿又肥又大的白布裤子。这种裤子叫“沃奥”。他们的上衣很宽大,称为“科博”。每逢节日,男人们还要在头上缠一块头巾,以示喜庆。不过,这种头巾只有施行了割礼的男子才有资格佩戴。少年男子虽不能同大人一样,但也可以用一种带有大绒球的土耳其帽代替。妇女的服装比较简单。她们通常穿一种  相似文献   

3.
怒族服饰     
聚居在怒江、澜沧江流域一带的怒族男女服饰,都具有古朴风雅、美观大方的特点.由于地区风习的不同,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如碧江、福贡的怒族妇女喜欢在头部及胸前用许多珊瑚、玛瑙、贝壳、料珠、银币等串成漂亮的头饰及胸饰.普遍均穿右衽上衣,年轻妇女喜欢在上衣或长裙上镶绣各色花边,一部分妇女仍保持穿长裤的传统,但好多均已改穿傈僳族妇女式的多褶长裙,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  相似文献   

4.
严冬季节穿上各种天然毛纹、轻巧、柔软的裘皮(又称毛皮)服装,不仅能抵御外界严寒和大风的侵袭,而且可使您显得端庄高雅,雍容华贵。裘皮服装虽然价格偏高,但仍深受女性的青睐,是当今妇女冬令期间喜爱的理想外装。裘衣服装是用羊、兔、猫、狗、狐、獭、狼、獾等动物皮鞣制而成的,大部分是毛绒向外的皮衣,有粗细毛之分,卷直毛之别,具有轻、柔、美、暖等特点。选购时应根据体型和年龄挑选适宜的款式和颜色。体  相似文献   

5.
在《阿昌喜爱蹬俄罗》的节目中,我们看到了阿昌族的服饰。阿昌男子穿对襟衫裤,斜背一个“简帕”,喜欢在胸前戴朵红丝线结的菊花。未婚的打的是白包头,已婚的打藏青色包头。青壮年人打包头总要留一尺多长的包头纱布在脑后,并且在包头上插上花。阿昌族男子有佩刀的习惯,式样美观、质地好的“阿昌刀”总不离身。阿昌族妇女酷爱自然景色的美,老老少少头上都爱插花。已婚女子一般都穿袖长而窄的对襟衣和遮住膝盖的统裙,裹绑腿,用黑或蓝布包头。未婚的女子则穿裤不穿裙子,她们把一根辫子  相似文献   

6.
寒假去西双版纳,除了饱览美丽的自然风光,还为一道独特的风景钟情,那就是做着小本生意的傣族妇女们。走进西双版纳,不论是农贸集市,还是街头巷尾,都可以看到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筒裙的傣族妇女在做生意:要么卖菜,要么卖水果,要么卖烧烤。不论在哪儿,她们都是一种点缀。美丽的筒裙将本来就很漂亮的她们衬托得更加亭亭玉立,即使是在市场做生意,天性爱打扮的她们也总是将自己装扮得漂漂亮亮、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这一点恐怕令其他民族的妇女望尘莫及。因而,她们一在市场上出现,整个市场就亮丽起来,生动起来。在傣族的传统观念中,农才是“本…  相似文献   

7.
德宏地区傣族妇女的装束,按年龄、婚否严格区分,各不相同。十四岁以下的小姑娘,一般穿着带布疙疸纽扣的衣服,纽扣缝在衣服的左边(也有钉右边的),从小扎耳孔,戴耳环,头戴金线绣的小黄花帽。长到十五、六岁后,改穿大襟短衫、长裤,束黑色花边小围腰。汉傣姑娘扎一条独辫,用红毛线绕在头上。终生未婚的妇女到老也保持这种发式不变,她们可  相似文献   

8.
衣鄂伦春人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一带.是一个有2000多人口的以游猎为生的民族.解放前,一切冬夏衣服差不多都是用兽皮和狍筋缝制的;解放后,穿布料的才逐渐增多起来,现在许多人都穿上布衣了,但在冬季或入山打猎的时候,主要还是穿兽皮衣服.这种衣服又结实,又挡寒.表面和边沿上还刺有带颜色的花纹和图案,特别是妇女的外衣,多刺上鲜艳美丽的彩色花朵,十分好看.  相似文献   

9.
梁平 《民族论坛》2006,(3):31-31
苗族的历史与文化是穿在身上的,这历史与文化的书写者便是勤劳聪慧的苗族妇女,是她们用灵巧的双手织、绣出了种类繁多、样式丰富的服饰。这些服饰不仅记载了苗族的历史文化习俗,也是区别苗族支系的重要标志。黔东南的苗族服饰,以绣见长。图样多为花草鸟虫,质料主要是棉布、麻布,也有部分是丝绸。制作工艺大多是刺绣、挑花与蜡染、编织、镶衬等方式并用,做工考究,装饰繁复,令人眼花缭乱。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便是一个典型代表。西江人逢年过节或遇大事,必穿花衣,戴银饰。这服饰偏好,推动了西江民族风情旅游,也带动了西江的商业发展。在西江…  相似文献   

10.
雪中送炭     
去年十月底,在湖南古丈县超美人民公社苗族聚居的曹家耕作区,出現了由三个汉族妇女組成的制鞋組。这个制鞋組是公社派来專門为苗族社員做过冬鞋的。解放前,这里的苗族人民十分貧苦,一年到头連鞋都穿不上,就是在严寒的冬天,大家也不得不光着脚或穿着包上棕片的草鞋,在冰天雪地里奔跑。解放后,这里的苗族人民随着生产的發展,生活虽有了改善,但由于过去一向不穿鞋,妇女們缺乏做鞋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五代曹氏归义军祖孙三世与回鹘联姻,在曹氏归义军时期所营建的敦煌洞窟中出现了大量穿回鹘服饰的天公主供养画像。这些回鹘天公主供养像给我们留下了研究唐五代时期回鹘贵族妇女服饰的珍贵资料,而回汉混合装也成了敦煌五代时期上层贵族妇女的时尚服饰。  相似文献   

12.
邂逅女书1982年,中国湖南都庞岭山区的一位老妇人对我说,她上一辈的妇女会写一种“蚂蚁字”,因为形体像蚂蚁而得名。这种文字只传女人,不传男人,当地又称为女书。在中国古代,只有男人才有资格去读书识字,而妇女只能呆在家中,所以妇女把汉字称为男书。她们将女书写在扇面上、巾帕上、纸上和书上,也有人把女书织在花带上、花被上。据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这一带每个村庄都有能够读写女书的妇女,许多家庭也收藏着女书的纸扇和巾帕。但是在“文革”中,女书被作为“四旧”统统烧掉,任何人不准保留收藏,所以就找不到女书原件了。人们都说,女…  相似文献   

13.
中越边境的跨国通婚十分普遍.本文以这些特殊家庭中嫁入中国的越南妇女为研究对象,她们没有中国国籍、户籍,作为中国家庭的重要成员,她们在国民身份认同方面出现危机,并导致婚姻关系不稳定,家庭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她们的处境给家庭成员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有必要用新的思维来解决这些越南妇女的国籍问题,并采取其他相应措施改善她们的生存条件.  相似文献   

14.
新柳 《世界民族》2002,(6):78-78
凡是到过朝鲜、柬埔寨、缅甸、尼泊尔等亚洲国家的人都会看到 ,生活在那里的妇女普遍都有用头顶东西的习惯。在非洲的埃及、突尼斯、摩洛哥、马里等国妇女头顶重物更是习以为常 ,随处可见。哪怕是一桶水、一袋米、一篮鸡蛋、一筐水果、一捆烧柴、一根木头、一把农具等 ,她们都可用头顶着行走。那些地方的妇女喜欢将头发编成若干条小辫子 ,编得最多的达百条之多。她们在负重顶物时 ,先把辫子盘起来 ,或用长布带盘成一个布盘 ,以便垫放东西 ,防止重物滑落。一次 ,在埃及的法尤姆 ,我们看到一群从尼罗河里汲满了水、头顶着水桶的妇女 ,步履稳健…  相似文献   

15.
在布依族聚居的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山寨里,很少找到不会绣花的姑娘,据《黔书》记载,布依族妇女“多纤巧而勤于织”。布依族的女孩子酷爱绣花,从七、八岁起,做母亲的便教她们绣花、织绵,十二、三岁就学上布机,主要精力用在针黹上。她们不论走亲访友,还是上山  相似文献   

16.
特别的岩丙     
"岩丙"是个很特别、很有意义的 称谓,它既是村名又是村子最早的头人 名字。 如果从沧源县岩帅镇坐车出发,很 快就到了岩丙村。岩丙村是岩帅镇所辖 的行政村之一,距镇只有9公里。 作为一个村庄,一个在喀斯特地貌 上建起的村庄,岩丙静静地躺在天底下 晒着初春的太阳。外人的闯入,一下子 打破了村庄的宁静。村里的佤族妇女们 纷纷出来,围着与她们的肤色、着装完 全不同的外来人。她们的表情流露出的 是新鲜好奇,甚至是无比的兴奋。而她  相似文献   

17.
正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苗族服装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展示了湘西苗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湘西苗族妇女穿上苗族服装,配以精致刺绣、炫丽银饰……使她们与湘西的山水一样自然和谐、楚楚动人。随着社会发展,湘西苗族服装也不断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雷山县有个民贸公司,当地苗族群众亲切地称它是“我们自己的商店”。雷山,是黔东南一个小县城,山多,林密,交通不便,全县11万人,少数民族就占9万5千多,90%以上是苗族。过去,雷山周围的群众买点儿花边、花线什么的,可困难啦!不单翻山越岭,还有语言隔阂,常常进商店比比划划急得满头大汗也说不清。好多妇女们进城买东西,不得不随身带根棍棍子,一样儿一样儿指点着买。自从民贸公司开业以来,营业员穿的苗族衣,说的苗族话,又亲切,又热情,不嫌烦,不怕挑,苗族妇女们买东西,再也不用带棍棍了。她们到处传扬:“我们有自己的营业员了!有自己的商店了!”不买东西也要到商店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读了《民族团结》1989年第3期刊登的《远嫁绍兴的纳西女》一文后,颇有一些感想。文章介绍,“到今天为止,远道嫁来绍兴的纳西妇女有增无减。”“这种出走能够使她们摆脱……摆脱她们自己也说不出的东西。她们渴望有一种新的生活,渴望走出去。唯一能够帮助自己摆脱的就是自己本身,用‘嫁’的形式实现这种‘摆脱’,成了唯一可以选择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爱尔兰人民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他们之中至今仍存在着一个名叫卡尔德拉伊人(Calderai)的少数民族。卡尔德拉伊人妇女长得很有特色,一眼就能识别出她们来,一般来说,她们身材较高,留着披肩发或剪成短发,很少梳理而不整洁,头上系着深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