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永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4):118-11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教是为了不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灵魂,是将素质教育引向深入的一项重要措施。(1)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教师的唯一的工作是帮助学生成功”。作为英语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破除对创新和创造的神秘感和畏难心理,懂得人人都有创新和创造的天赋,创新和创造就在他们的主动学习中,在他们对问题的冥思苦想中,在他们孜孜不倦的实践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彻底摒弃只注重教知识、教方法、教技能,而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2.
中师生是未来的小学教师,他们将来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解科学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特别强调“教师的语言和声调都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因为只有经过“专门训练”,中师生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近几年来,在师范学校,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他们认为,应该把口语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应该做到“恒常化、科学化、系列化”。这无疑是很正确的。但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师最根本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学生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够格的社会成员,做够格的国家公民”。教师的作用就是在于“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学生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这个问题历来存在着两种相反的观点。一是“教师中心论” ,强调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的权威意志作用。忽视了教育对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种是“儿童中心论” ,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 ,全部的教育、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 ,教师只能处于辅助地位。是陪衬。教师的任务是刺激学生去学习。这两种观点都不能科学地说明师生地位之间的辩证关系 ,因而不可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师生双方应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  相似文献   

5.
易惠荣 《新天地》2011,(7):99-99
职业教育和普高教育一样,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面对职业教育的现状,如何使中职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掌握一技之长,成为合格的中职、高职人才,是我们职校老师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职校学生由于“先天营养不足”,更需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真情”和“爱心”。教师要用自己的爱走近学生;以自身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发现学生,同时合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团体辅导技术。使他们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社会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这历来是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经过对“传统派”和“进步派”的批判,我们否定了“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这为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现在我国教育理论界的许多同志都同意“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说法。可是,有人对此表示怀疑。认为教师的作用毕竟是外因,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是内因。外因和内因相比较,当然是内因起主导作用(注:主导作用具有主要的、决定作用的含  相似文献   

7.
“新基础教育”研究经过11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基地学校建设阶段,其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公平思想,课堂教学遵循教育过程公平原则,关注弱势教师与弱势学生,努力做到机会均等。在“新基础教育”实践中有一些困惑,如教育话语有无“符号暴力”的嫌疑,精英学生的发展路径,强势教师的权利保证,弱势教师发展的外在机制等问题,其公平价值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远程教育是教育致力开拓的一个领域 ,是一种现代教育。在这个领域里 ,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 ,与教师处于不同程度的分离状态。我国的远程教育由一般的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发展到今天的网络教育 ,传统的“教”和“学”在根本上都发生了系列变化。特别是学生在接受远程教育的过程中 ,应成为主动的知识接受者 ,无论是教育的组织者和教师或学生自身 ,都必须着力培养学习者的综合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培养人才的“人才工厂”.教育实习则是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不可缺少的“实战演习”。因此,教育实习是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起着把师范生所学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各科教学与班主任等工作实际能力的作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都把教育实习列为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加以精心组织和认真实施,有的已形成良好的制度。他们普遍认为,未来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科学知识,而且要善于在短期内有效地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善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并能按照教育教学的现律教育学生。国…  相似文献   

10.
我校七四级学员于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结束了历时三个月的中学顶岗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他们碰到了一个难题:即如何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但他们并没有回避矛盾。他们牢记毛主席关于“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的教导,批判“四人帮”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转化”论,以诲人不倦的精神,通过和学生谈心、忆苦思甜、走访学生家长或街道等多种形式,启发学生上好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但应具备基本的学识素养与道德情操,还应该有博爱之心,有“润物细无声”的品格和处事沉稳、“波澜不惊”的心态。教师就像学生心田里的耕耘者,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精心劳作,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引导他们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2.
教师从事的是树人的工作。对于学生来说,相信教师远在严父、慈母、兄长、挚友之上。韩愈曾经在《师说》里讲到教师的职责时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里,“传道”就有教人怎样做人的意思。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教师首先就要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条重要道德规范,也是教师道德的特征。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各个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一切人师法的表率。作为教师,不光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格和情操来影响学生。苏联教育家加里宁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及民族院校的“双语”教学体系早已形成。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工作的教师和在民族院校工作的语文教师早都掌握了少族民族的语言文字,他们在汉语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都能以本民族语言为教学工具,使学生对所学课程听得明白、记得住,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民族院校里“双语”教学方法,在发展我国民族教育事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效果。这在全国民族院校汉语教学研究会上已经得到了充分地肯定。  相似文献   

14.
高华琴 《新天地》2011,(9):151-151
教育是“根雕”的复杂艺术,“爱”是教育的主旋律。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教师要热爱学生,应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女手足,对他们的关心、热爱和责任感还应超过自己的儿女手足。有了这种感情,才能把每一个学生培育好。”  相似文献   

15.
王金荣 《新天地》2011,(11):215-215
现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由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爱”是教师转化学困生的感情基础,打开学困生心灵的钥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任何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这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师专的学生,都来自中学;毕业之后,他们又要回到中学去任教。师范专科学校的性质和培养对象的特点,决定我们必须与中学保持密切的联系,必须热切关注中学的教学情况和教改动向。为此,我们商定设立“中学教师论坛”专栏,企望透过这个“窗口”,能经常看到来自中学教育实践的新信息。 《满腔热情开发差生智能》值得一读。校园里,有学生,就会出现好、中、差。一个人民的教师,应该怎样对待各种类型的学生呢?这不单纯是个认识问题,首要的是实践问题。差生,也是学生,是母亲身上的“一块肉”,教师没有理由歧视他们、抛弃他们。让“爱”的春风,去温暖那颗受到损伤的心;让“爱”的力量,把那些暂时落伍了的差生迅速拉回来。  相似文献   

17.
浅谈师爱     
有人说,“没有爱就无所谓教育”,“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学生”。可见,师爱在教育工作中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爱是一种情感,是人们对他人或某一事物所持有的欢迎、赞赏、关心及愿意亲近等的感情。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人际的爱。对学生来说,教师是益友,又不同于“朋友”;是慈母,又有别于“母亲”。师爱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师爱是无私的。师爱来自教师对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品学兼优,不断上进,尽管因为学生努力程度、智商高低、个性差异等等,教师对学生的爱会有程度的不同,但每个老师对学生…  相似文献   

18.
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人都知道,许多学生在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总是兴趣盎然,但是这种积极性往往难以持久。也有一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家长而勉强学习英语,这样他们的学习成绩当然不会理想。虽然也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但收效甚微。学习外语,重要的是“知”和“行”,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持久的恒心,外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牵涉到教师、学生、教具、学习方法和手段等诸多因素,而其中关键是学生,学生是主体。因此,外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身上,重要的是要解决动力问题。那么,如何使学生有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动力呢?首…  相似文献   

19.
师爱,是一种高尚、圣洁的感情,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进展,关系到青年一代的成长,在德育工作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教师作为教育者,只有通过真诚的爱,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教师不仅要讲授科学知识,还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情况,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精心地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更要创设特定的环境,给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教师还应该把自己对学生的期待融化于对学生的爱之中,使学生体验到“师爱”的温暖,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20.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言教”和“身教”两种基本方式。“言教”,一般是指教师通过口头的语音形式和书面的语言符号作为媒介,把知识等信息及其负载的思想因素传授给学生。“言教”的这种特定内涵,决定了“言教”的特定作用。言教不仅表现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技巧的过程中,而且表现在对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中,还表现在发展学生智力,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在教学中,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和理解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阅读教科书以及教师的语言描述来掌握教材;一是通过演示、观察、实验、实习、劳动或其它社会活动等手段来获得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