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和构建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为实现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发挥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核心作用,合理制定人才竞争和发展战略,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科学的人才观与人才评价、区域人才竞争力指标化研究的意义、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几个方面,对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是主要依托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其竞争力更强调信息化水平和科技实力的作用.本文据此构建了一套由规模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结构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及成长竞争力等5个一级指标38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并对全国31个省市区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人口规模、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动量着手,建构了含24项具体评价指标的人口竞争力评价体系,并运用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法与聚类分析对2006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法适用于人口竞争力整体评价,具有较高的精度,但数据转换方式的选择会影响精度.按照人口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分数,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可聚为七类;人口竞争力呈现北强南弱、东优西劣的梯次格局.  相似文献   

4.
《人口学刊》2018,(3):18-29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关乎东北振兴战略的成效。本文在对一系列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获得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路径分析进一步探索人口集聚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建立城市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并通过反映东北地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代表性指标的截面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法直观展现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水平,评价结果显示辽宁省的沈阳市、大连市,吉林省的长春市以及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为东北地区综合竞争实力最高的城市,同时各省份城市竞争力也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在对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本文对人口集聚以及其他因素与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关系进行了路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口集聚对于城市竞争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影响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用施加,以人口规模施加的直接效用和公共财政收入施加的间接效用为主,而人口密度虽然也会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产生正向的综合效用,但是其效用水平低于其他影响因素。东北地区应进行统筹规划以避免区位和资源禀赋差异造成的城市之间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还应提高人口集聚水平,推动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曹建云 《西北人口》2010,31(4):117-123
任何一个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都离不开与之息息相关的外围环境。本文将产业发展的外围环境因素纳入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构建了一个由规模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成长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等5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广东省21个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进行评分和排序.找出各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优劣势以及决定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最主要的因素。并结合各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才是各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各地政府试图通过制定各种形式的人才政策吸引并留住人才。不过,关于人才政策实际效能的研究较为匮乏。文章利用“58同城”的个人简历数据,以2010~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人才流动为案例,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人才流动的网络结构和空间格局,着重探讨人才政策对人才跨区域流动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下人才政策的边际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城际人才流动十分频繁,经济基础较好、工资收入高、产业结构和市场环境较好的城市是人才流动的辐射聚合高地;(2)长三角城市群的人才流动围绕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合肥形成“Z”字形的空间格局,人才流向由大城市间流动演变为大城市间流动和邻近城市间流动并重的局面;(3)人才政策能够很好地吸引人才流入本地,但只有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较高时,人才政策才会发挥作用。当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较低时,人才政策对人才流入影响不显著。文章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为相关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人才环境能反映城市人才建设水平,影响城市人才的吸引和保留人才。而城市人才环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地理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庞大复杂系统。本文基于文献分析构建人才环境指标体系,包含经济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及政策环境4个维度下17个指标,通过专家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人才环境评价模型。结果显示:经济环境指数鄂尔多斯市第一,生活环境指数鄂尔多斯市第一,文化环境指数呼市第一,政策环境指数包头市第一,人才环境综合指数包头市第一,并进一步提出三个城市环境比较弱势方面的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8.
方法林 《西北人口》2011,32(4):71-76,80
为了摸清江苏旅游人才资源总量、结构和素质状况,总结和分析旅游人才资源的规律和特点,制定"十二五"旅游人才规划,实施人才强旅战略、推动旅游强省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和数据统计的方法对江苏旅游就业人口人才密度、人口人才密度、面积人才密度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指标分析显示,江苏旅游人才的空间分布状况,苏南地区人才各项指标多于苏北,但人才利用率较高的是苏中和苏南的个别地区。数据凸显江苏旅游人才空间分布呈现巨大的不平衡性。这种格局是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等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导因素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时代,国与国之间经济竞争的成败直接取决于其知识的掌握、创造和利用水平,新经济人才已经成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引擎。我国是经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教育经费不足,人才匮乏,且流失严重。面对人才大战的严酷形势和我国对人才的紧迫需求,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对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应对加入WTO的挑战,以及适应新经济时代和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才集聚与城市化水平互动关系的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樨樨 《西北人口》2010,31(3):63-67
城市化进程推动人才集聚水平不断提升,为人才集聚提供了重要平台;人才集聚是城市化水平提升不可或缺的动力和必然结果。我国人才集聚与城市化之间互动关系的量化研究需要借助模型工具,通过对模型信息的深入挖掘.从城市化六大要素角度提出促进我国人才集聚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高层次人才流失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鹏飞  李小聪  胡科 《西北人口》2006,(6):57-58,61
人才是甘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条件下,甘肃的高层次人才出现了严重的流失问题。研究甘肃省高层次人才流失状况,制定相应的高层次人才策略对甘肃经济保持良性和健康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女性老年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性老年人口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女性老年人口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利用五普数据,详细分析了中国女性年人口的基本状况,包括:人口特征、社会特征和经济特征等,并与四普时的相关状况进行对比,指出了我国女性老年人口的基本现状与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3.
焦开山 《西北人口》2010,31(3):32-36
根据中国老人健康长寿追踪调查2005年数据,描述和分析了我国社区安老服务的需求和供给情况。结果发现由于受健康状况和家庭功能弱化等因素的影响,老人对社区安老服务有强烈的需求;但是,受文化、制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社区安老服务的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因此,大力发展社区安老服务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建立标准人(Standard Person简写SP)体系的假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作为生物,也作为社会成员,他们具有不同的个体特征,但同时又具有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我们可以从人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进行比较。标准人体系假设就是试图从这几个重要因素及其子因素对人的影响中确定一个标准人所拥有的条件,以及各因素对标准人的影响权重,也就是对人的条件进行量化,并提出本假设的目的,解决的问题和作者希望通过本假设对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人口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When lacking explicit knowledge of someone’s sexual orientation, gay people commonly assess the likelihood that another is gay using their “gaydar.” The term gaydar is a playful mix of the word gay with radar, suggesting that one can sense, intuit, or perceive some set of characteristics in another that signal a shared minority status. While commonly mentioned, the exact criteria a gay person uses when employing their gaydar are little discussed. Drawing methodologically on a series of five focus groups of self-identified lesbians and gay me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hysical, visual, energetic, and conversational cues gay people consider when they employ the trope of gaydar. Specifically, interview subjects most often described their gaydar as triggered by the following elements: physical presentation, including mannerisms, dress, and voice; interactions, especially eye contact; a presence or absence of certain conversational social norms; and, intangibly, as a kind of energetic ex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