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自1949年以来,中国参照苏联模式建成一个"多民族国家",在50年代开展了"民族识别"工作,政府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各地调查,最后正式"识别"出56个"民族",这样一个民族格局构成了现今中国民族关系的基本框架和所有制度、政策设计实践的基础。为了更加深入地分析建国后60年中国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实践,反思在民族工作中出现的经验和教训,重新思考并开展对50年代"民族识别"工作的口述史调查,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讨论这一格局对今天中国民族问题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讨论了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民族问题研究者面对的几大难题,简略分析了"民族识别"工作的基本情况。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在思想和观念上得到解放,学术理论上也开阔了视野,对于20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工作的再认识,理应成为今后中国族群问题一个重要研究的专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势在必行,这是时代发展对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中国民族理论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存在和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才能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方面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和作用。这需要通过中国民族理论学界和相关部门同志的长期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扎实的史学功底和深厚的民族学素养使得王希恩在民族基本理论和现实民族问题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他对民族过程理论进行了中国化改造,深入探讨了全球化时代的民族现象和民族过程,并对一系列民族基本理论问题发表创见;以"族性"的视角分析了民族的发展,首创性提出"族性张扬"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当今世界民族过程总体特征的描述;从民族问题的概念入手,对中国民族问题的历史轨迹、内容与形式和发展趋势等提出独到的见解;密切关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积极参与现实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建议应对,在民族理论研究领域起到了应有的学术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珏  赵心愚 《民族学刊》2021,12(7):23-29, 104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至到19大以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问题研究历史实际上是一部民族理论探索与创新史。党的几代领导人在民族问题研究中都强调并带头重视对中国基本国情的分析与把握,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理论,并寻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所创造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具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新模式。在重大历史转折时刻,都推出重要的民族理论新成果,为民族工作实践及民族政策措施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推动民族理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形成经过实践考验的、科学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方跨国民族地区地处中国西南边疆最前沿,本地区在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一些困境和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提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现代化与民族文化保护等矛盾,走私、贩毒、艾滋病、非正常人口流动等突出的现实社会问题,以及民族、宗教问题等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对待和研究.文章并对本地区现实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讨论.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开展的民族识别工作,最终确定我国的民族结构框架是56个民族。公民民族身份的确认、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立、各项民族优惠政策的设计与实施都以这一结构框架为基础,因此,民族识别工作是新中国一切民族工作的基石。这篇序言回顾了苏联的民族理论和实践对新中国民族理论的影响,提出了关于民族识别工作的口述史调查是我们今天从基础理论和政策设计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新中国民族关系的重要切入点的观点。近年来西方学者已经在我国国内开始了相关的口述史调查,并发表了研究成果。及时加强国内学者的相关口述史研究并开展国际对话,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通过系统深入的口述史调查,也许我们能够对当年识别出来的中国民族框架获得更为客观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费孝通先生一生与民族研究之间有着深厚的学术渊源。本文主要从费先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术工作梳理他的民族研究脉络。费先生在清华开始学习人类学专业,随后开展广西大瑶山调查,1938年留学归国后在云南继续开展农村调查,介入"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讨论。建国后参与政府组织的"民族识别"工作,改革开放后遍访少数民族地区,思考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并在1988年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中国民族史和今后的民族关系发展提出了一个宏观理论框架,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认可。费先生的民族研究探索和心路演进,为我们今后的民族问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民族事务行政管理机制的发展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的民族事务行政管理机制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而不断进行创新的结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格局的改变 ,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 ,进一步创新中国民族事务行政管理成为现实之需。本文对中国民族事务行政管理机制的发展过程、现今民族事务行政管理适应时代需求创新的必要性和创新途径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民族经济学之路--发展轨迹与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聚焦中国民族经济新学科短暂而精彩的发展历程,概括论述了这一新学科的兴起、发展、学科所具有的鲜明中国特色、一些重要的研究领域与理论创新等.力图透过全新视角回溯与勾勒出这一新兴交叉学科所经历的独特发展轨迹,并且希望从中折射出中国民族问题研究与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实践的一些宝贵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民族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指导我们党不断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对这一科学民族观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对现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有助于全面地把握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