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中国电影逐步表现出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西游降魔篇》呈现出了拼贴式叙事结构、拼凑戏仿以及卡通化人物语言等后现代主义特色,体现了中国式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独特魅力,为观众呈现了后现代主义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2.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不断深入的今天,中国内地的某些电影已经体现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姜文的一系列电影作品具有无中心、无根据、拼贴式、多元主义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从碎片式语言、不确定性以及黑色幽默等三个方面对姜文电影的后现代特征进行分析,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体验后现代主义电影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国电影的后现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文化包括两个部分 :后现代性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社会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一种后现代语境。文章分析了后现代性电影与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各自特点 ,指出后现代性电影是电影游戏 ,后现代主义电影是游戏电影 ,中国电影表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的消解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作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其电影改编同样大获成功。本文从文学文本和电影作品两种媒介出发,研究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电影改编问题,从电影的套层结构、固定结局和镜像关系三个方面分析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性在电影改编中的表现和变化,探讨该小说的电影改编实践,并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电影改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出发对国产大片进行解读,分析了电影文本所包含的技术、暴力与性等一系列外在表征,并揭示出导致中国电影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合流的内在驱动力为资本的全球化.此外,文章在最后一部分探讨了国产大片在后现代语境下的出路问题,提出国产大片在全球电影市场的竞争中"应有自己的声音和独特的民族标识".  相似文献   

6.
西方后现代主义诗歌的渊源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后现代主义诗歌不是一个具有确切内涵和统一标准的概念 ,但后现代主义诗歌仍具有某些共同的精神特征和创作特色。我们首先应该在与现代主义诗歌的比较中来理解和把握后现代主义诗歌。庞德与威廉斯是跨越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个时代的诗人 ,通过他们的思想和创作 ,我们可以理解什么是后现代主义诗歌。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基本特征是 :意义悬置、平面化与零散化、拼贴与反讽性复制、即兴式写作与表演式创作、语言游戏与语言实验、东方化情结等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的诗歌创作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十分明显,但由于中国缺乏后现代主义发展生存的哲学基础和语言环境,所以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被本土化了.现在诗坛的"多元化"并不是后现代主义理想中的"无中心"、充满"不确定"的多元化,而是一种有着中国本土特色的驳杂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它诞生后便很快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并影响到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后现代主义电影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反映,在西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现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后现代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们的影视文化的事业,本文试图通过深入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本质及对我国电影的影响,进而探索社会主义民族电影发展的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9.
苗宁 《南都学坛》2014,(4):55-58
后现代主义电影不仅颠覆了传统电影的内部形态和结构,而且对电影这一形式和"叙述"本身进行反思、颠覆和创新。美国后现代主义电影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代表作《低俗小说》以其非常规的叙事、深度模式的消解和拼贴手法的运用等,鲜明地体现了这些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文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接受后现代主义理论,在近40年的理论旅行中,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中完成了从哲学思想到社会文化再到文艺批评的理论杂糅过程,并以“介绍式”“概念式”“套用式”“运动式”等方式实现了话语归置,最终导致生硬的理论催生、明显的理论研究跨界现象、突出的理论的强制阐释等现象。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拿来理论”,后现代主义使当代中国文论充分融入“理论的全球化”过程。但经过了理论旅行、话语应用和知识传播之后,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论话语缺乏问题方式与思想表达上的同一性,造成了思想话语空间的混乱、空疏、简单和重复,反映了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思想板结状态,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深入当代思想文化的肌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受其影响,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酷"文化。文章在论述中国大学生"酷"文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言语表达、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这三个方面对中国大学生"酷"文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出中国大学生"酷"文化后现代主义取向的动因是后现代主义和大学生文化性格的契合,其本质是世俗化了的后现代主义。中国大学生"酷"文化对大学生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用,应该对中国大学生"酷"文化进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作品的电影改编由来已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电影工作者在将莎士比亚的作品搬上银幕时已对其作品进行了大胆的僭越与颠覆,《哈姆雷特2000版》便是其中的代表影片。这部电影带着深深的后现代主义烙印进入到观众视野。以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为依据阐述这部电影当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可以探寻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作品电影改编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杨梅  韩波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7):40-43,37
从后现代主义电影的艺术风格和当代大学生认知特点来看,后现代主义电影较易被大学生群体接受,并对其产生影响。分析发现,后现代主义电影的深度平面化、价值多元化、解构与颠覆的特点,对于处于成熟前动荡期的大学生而言,极易导致他们对生命意义追求的认同缺失,误入价值虚无或是相对主义的歧途,出现价值与审美的混乱。由此提出:学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国家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扬其利、抑其弊;电影行业应加强自律。  相似文献   

14.
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许多方面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揭露和解构,这对在"全球化"背景下正在建设自己特色,并力图通过引进、吸收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实现"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对待后现代主义要把握后现代主义主流和本质,用积极的态度利用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是一股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仍然有着广泛影响的西方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差异性和异质性,反对同一性和总体性.没有学者专门探讨后现代主义的发展理论问题,不同的后现代主义者将自己的发展理论散见于各类文献中.思考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观,有助于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克服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和失误.  相似文献   

16.
中、日电影同处东方文化语境,有着相似的民族化立场,但起源与发展路径存在重要差异。中国电影发展的独特性在于"文人深度参与"。鸳鸯蝴蝶派文人通过观影、评影、编剧等行为把文艺传统融入中国电影事业,既对中国早期电影叙事实行本土特色的现代改造,又对西方电影理论进入起到屏蔽作用,发展出中国特色的"影戏"理论。鸳鸯蝴蝶派文人还在中日电影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扩大了中国电影在亚洲电影圈的影响,也使得中国早期电影确立了珍贵的世界眼光。  相似文献   

17.
从文本的角度研究林奇的电影,我们便可看出其电影的特点是不确定性,这是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之一。探讨林奇电影的不确定性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电影作品及艺术。  相似文献   

18.
美国影片《记忆碎片》(memento、2001年),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实验电影。在这部120分钟的影片中,几乎浓缩了后现代主义的所有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9.
嵌套式结构(“嵌套式结构”中文语境未见成规译法,笔者试译)这一元小说技巧主要涉及中国盒子式的结构或嵌套结构不同层次的复制问题。它是最常用的后现代主义小说技巧之一。冯内古特在他的两部后现代主义元小说《五号屠场》和《冠军早餐》中分别从三个层面使用了这一技巧。它们是故事层面,文体风格层面和叙述层面。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研讨当代中国特色电影理论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建构,在梳理美学、艺术学、电影艺术学、电影学与电影美学等学科的复杂学术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电影工业美学相关研究的体系构架,省思电影工业美学的学科建设意识,探讨电影工业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学理依据和布局特点。研究认为,电影工业美学是在国际电影学术理论学术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探索实践中,在当代中国现实和电影产业土壤中生长的“中国式”电影理论体系,是对新型电影观念和生产原则的总结和提升;电影工业美学的学术建构,要坚持立足中国本土,直面电影生产创作、体制运作、格局生态、工业化程度等境况与问题,既有哲学、艺术学、美学、电影学等学科、学术、学理的依托,也基于电影发展的现实问题及电影人创作、生产和工业、产业状况,在理论/实践、继承/创新、传统/当下、外来/本土、工业/美学、艺术/商业等“二元张力”间丰富、重构着中国电影理论;在当下新文科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语境中,电影工业美学的思考、探索和争鸣贯注了学者们关于电影学、电影美学的学科建设自觉意识,具有相当的学术前沿性和学科建构意义,是中国电影学派的有机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