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改评论     
《劳动者》2005,(5):2-2
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胡锦涛同志论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我们大家也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民主法治,即人人享有充分的民主和权利,一切都依法行事:公平正义,即社会公平和正义成为人们秉持的一个基本原则。诚信友爱,即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互帮互助、诚信守信.充满活力,即每个人的知识、劳动、创造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安定有序,即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富足的生活与优美的环境相得益彰。建设这样的社会,就是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2.
刘宝凤 《劳动者》2005,(4):9-10
和谐。和谐是什么?和谐就是将发生利益冲突双方之间的矛盾以公平的原则。合适的方法加以解决。我们所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在很多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其中。坚持并实现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之一。同时。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公平正义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得到正确的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地解决利益冲突是社会发展的必需。  相似文献   

3.
正原劳动保障部办公厅2003年出台的《关于推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各类企业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依法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劳动保障管理模式,树立企业诚实守信的社会形象,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这些年来,各地积极推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社会影响力仍然较小,加强企业劳动保障诚信  相似文献   

4.
社会性无聊感已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它。为此,可从个体视界和社会视界两个方面入手。其中个体视界是通过对个体的心理培养和改变来消除社会性无聊感,包括增强意识、主体性,培养精神追求和精神能力,学会生活,确立自我独特之路等几方面;社会视界是通过社会途径来消除社会性无聊感,包括构建积极向上的文化,做好价值引领,建立制衡机制,强化人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加强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5.
短波     
正天府新区推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建设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日前出台《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为创新开展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建立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管理制度,是天府新区成都社会事业局按照深化改革要求推出的重大创新项目,对于促进企业依法用工,引导劳动者依法维权,提高企业的法制观念和劳动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解决劳动监察人员少、任务重矛盾,提高监察执法效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发布,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做出了整体部署,也对劳动用工领域信用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实行的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管理工作存在各地发展不平衡、层级较低、制度定位不清且缺乏统筹协调以及部分地区实施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劳动用工领域信用建设应当建立起各主体定位清晰、各制度功能明确且相互衔接配合顺畅的有机系统,并在此前提下,对该有机系统中的各项制度予以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7.
李华山 《劳动世界》2011,(11):75-77
期货市场与诚信文化研究,一直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理论热点。本文从期货市场、诚信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入手,结合湖北期货市场发展的实际,分析期货市场与诚信文化的关系,诚信文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诚信文化建设举措,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切实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是南江医保的工作重点。去年以来,南江县医保局以诚信建设活动为契机,以统筹协调、强化管理、优化服务为重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完成了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诚信在维系市场秩序、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诚信制度建设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0.
在依法治国背景下,劳动用工诚信建设是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意义重大。我国当前面临的劳动用工诚信问题不能简单归结为道德问题,更多的与制度短缺和制度不当有关。从制度层面寻求破解失信问题是必由之路,劳动用工诚信建设归根结底需要依法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目前,劳动用工诚信法律保护显示度不足,无论是理论与制度,还是现实与将来,都迫切需要我国应当加快依法构建劳动用工诚信制度保障体系。改革基本思路是:厘清我国劳动用工诚信法律规制现状及主要问题;采取针对性强的"一揽子"法律建设与改革措施。同时,加强用人单位诚信用工文化建设,引导劳动者依法诚信维权,把握政府对媒体报道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劳资双方诚信相待,劳资关系和谐稳定的社会,那么在全城区域内毫不含糊的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则是对政府执政理念的现实考量。成都市武侯区推进劳动合同制度的实践及成效,为大范围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现在我国已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社会中人口老化所带来的社会和谐和社会诚信问题,急需探索与解决。本论文是结合当代社会诚信背景下和现代社会国情,通过对和谐背景下现代社会企业养老金制度处理方法进行研究与探索。而且,把本人的看法和解决思路汇总,希望能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在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提出了城乡和谐发展,促进乡村城市化建设的新举措。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城市化进程迅猛加快,农村人民也迫切需要改变以往的落后局面,实现国家的全面繁荣。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社会政策构建的目的主要在于保证社会公平,创设和谐家园,提升社会弱势群体的地位,确保他们的生存权。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逐步完成,以往的政策目标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走发展型社会政策就成为了必然之举。它能够给予农村更多的支持,帮助农村摆脱贫穷的帽子,促进国家和谐发展。针对这样的现象,本文就结合农村反贫困的现状,简单阐述一下发展型社会政策在其中的重要功能,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促进农村的发展,从而构建出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关锋 《劳动世界》2013,(9):169-170
随着民主趋势的进一步深化,人们对民主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民主行政工作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强化民主行政工作的过程中,公共行政起着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在行政改革的过程中,公共行政发生了巨大的转型,行政权力逐渐回归到了公民社会,行政与民主实现了有机结合,民主化已经成为了新时期公共行政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公共行政摆脱了传统公共行政的弊端,提出了全新的社会平等以及民主价值观念,强调了行政的社会责任以及义务。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民主行政具备的条件,结合公共行政的发展历程以及特点,从而阐述在公共视野中的民主行政工作。  相似文献   

15.
周燕慧 《劳动世界》2014,(2):141-141
我国政府诚信缺失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本文通过分析政府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提出了建设诚信政府的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常态下,国家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企业劳动诚信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利用企业诚信档案实现劳动保障精准监管和服务,成为当前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劳动保障信用监管工作中凸显出来的重点、难点问题,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信用资源整合共享、提升公众参与意识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强化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初步思考,以期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急风暴雨式”地解决劳动保障紧迫问题的工作方式即将转变为更为深入细致的制度完善、机制建设和管理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8.
李萌 《劳动世界》2013,(9):160-161
社会阅读推广与发展,对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文化强国、振兴中华有着重要意义。作者分析了我国目前社会阅读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社会阅读推广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孙亚栋 《劳动世界》2014,(2):136-136
劳动模范是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杰出代表,是社会宝贵的人力资源,走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列,这一群体在促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以其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直接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保障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永葆生机与活力。就现阶段而言,模范管理面临着新的形势,如何最大限度的激发劳动模范生产与生活的积极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急于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最后一道防线”,政府作为社会救助的第一主体,承担着主要责任,然而在不断复杂的救助环境下,蓬勃发展兴起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已成为一种趋势。社会组织能够克服政府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在政府难以接触的社会救助领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为社会救助注入一股新的力量。然而,现有社会组织是否可以胜任这一“政府分担者”的角色,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救助功能,承担应有的公共责任都需要能力为基础。因此,本文通过研究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基础能力,指出当前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为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社会救助提供相关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