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谓间"而"字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而谓"结构在古汉语中十分普遍.本文试图从古代汉语(以先秦汉语为主)"主而谓"结构的语法形式着眼,考察"主而谓"结构的语法意义,并对主谓间"而"字的来源及发展作一探讨,以期对主谓间"而"字有一个历时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主谓间"而"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学者对古汉语主谓间的“而”字有多种解释 ,虽都有一定道理 ,但都存在不足。从历史发展看 ,这种“而”原是个复指代词 ,在上古汉语右行结构和复指淡化的作用下 ,逐渐变成单纯的不承载任何意义的连词。由于“主 +而 +谓”可以使用于多种句法位置 ,一部分“而”分化为假设、转折、承接等连词 ,也有一部分仍是单纯连词 ,成为上古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3.
【0·1】“‘之’于主谓间”这种语言现象,古汉语中十分常见。本文拟在前人基础上,重新探讨它的性质和范围。【0·2】带“之”的主谓词组本文简称为“主之谓”,其中的“之”简称为“主谓‘之’”,定中词组中的“之”则称为“定中‘之’”。本文例句在必要时作点今译。  相似文献   

4.
"主·则·谓"结构在《左传》中具有较高的出现频率,对该结构中的"则"字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于准确理解语法和把握文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专书研究的方法,对《左传》中作为复句中一个分句出现的"主·则·谓"结构作了统计和研究,并据此认为,"主·则·谓"结构中"则"字的主要表意功能为:陈述理所当然之事,强调主语,表假设,表对比等,并因其在复句中的位置不同而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5.
“块”字辨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出亡》这一部分,是先秦散文中的名篇,众多的古代散文选本大都选入。该文在记叙公子重耳“过卫,卫文公不礼焉”之后,紧接着有这样一段文字:“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相似文献   

6.
“而”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使用情况又极为复杂的词。本人曾截取《论语》的前十章,就出现次数用“而”与“以”,“於”,“则”三个常用虚词进行了一个统计对比,结果如下: 而:140次;於:82次;以:72次; 则:47次。 “而”字的出现次数遥遥领先。 对于这个开卷必见的词,杨树达先生《词诠》列义项17条,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扼要地归纳为两类。中学语文课本(初中段)为方便学生掌握,把“而”的用法归纳为四种。这样一来,便则便矣,但遇到有些情况,这四种用法便难以说明问题了。我认为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仅仅掌握这四种用法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全面,透彻地认识了解  相似文献   

7.
上溯字源、分析汉字的造字法,从教学的角度看是很有价值的。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资料缺乏,有些汉字的构造方式难以弄清,再加上古代汉字隶变、现代汉字简化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汉字造字法的分析就难免出现一些穿凿附会的说解。关于“萨”字的构造,笔者就从可以找到的书籍中发现了几种相互矛盾且难以成立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读了《教学与进修》一九八○年第一期刊登的《一条注释的商榷》后,有些不同看法.本着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本文也来谈谈对于“间”字的解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一句:“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统编教材对其中“间”字注为:“间道,小路,这里作‘至’的状语,‘从小路’的意思.”《一条没释的商榷》(下文简称《商榷》)一文认为此注不妥,认为联系上下文看,这个“间”字  相似文献   

9.
“而”字在成语中十分活跃。了解成语中“而”字的作用,对于同学们正确理解和运用有关成语是很有好处的。成语中的“而”字不外乎有以下七种作用:一、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如:学而不厌——专心学习,而且永不厌倦(满足)。二、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可是,却)”。如:不期而遇——没有事先约定,却意外地碰见了。三、表示结果,相当于“就(便)”。如:知难而退——遇见困难便退缩不前。四、表示时间,相当于“然后(以后、之后)”。如:三思而行——再三(反复)考虑,然后去做。五、表示目的(要做什么),相当于“来(去)”。如:择善而从——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学界既有观点,就古汉语中主谓之间"而"字的作用与来源问题展开讨论,认为"而"的作用在于强调突显主语,它不是从代词"而"虚化来的,而是从名词"而"假借来的.  相似文献   

11.
《辞源》(1980年修订第1版)1379页“方”字条下共列了十八个义项,第一个义项,亦即“方”字的本义是“方圆之方,指形体正直者”;第二个义项是“并船”,“也指竹木编成的筏。”我们认为,关于“方”字的本义,《辞源》的解释是错误的;当依《说文》,释作“并船”。 首先,《说文》的解释可以证之于古文字。“方”字的篆文写作,基本上保存了古文字的特征。甲骨文的“方”写作(见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见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里,“是”字的运用,极为广泛。可是有两个问题始终悬而未决。即“是”的词性问题和“是字句”的语法分析问题,这两个问题相互关联,而“是”字的词性问题是关键。围绕着“是”的词性问题,语法学界历来流行三种观点,或认为是动词,或认为是系词,或认为是两个词(动词和副词)。这三种观点都不正确。我认为出现在各种情况下的“是”都是一个词——副词。本文试图就此做些探讨,就正于专家和广大读  相似文献   

13.
或植杖而耕耘"手杖",非一般的手杖,而是耕田时所用的辅助劳动工具.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西方语言学的飞速发展,使得文体学(stylistics)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独立学科。中国的文体学研究古已有之,"文体"指义多端,在文学上主要指文章的体裁或风格;而西方的"文体"则与语言学密切相关,多指"语体"。中国现今沿用的主流"文体"释义基础主要是古代"文体"涵义,在指称文章的体裁或风格的涵义上,又增添新的内涵——"语体"。这主要是受西方"文体",即"语体"学说影响。"文体"研究可以说是对对象最为全面的研究,必将成为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参考文献”作为学术期刊编辑学中的一个“关键词” ,其所指是否明确 ,含义是否精当 ,是编辑改稿和作者写作时的一个关节点。在这个意义上 ,可以说“参考文献”的准确标示 ,才是规范执行中真正的问题所在。而这个问题 ,在缺乏现代学术规范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写作领域 ,显得尤为突出。因此 ,其辨析也就成为建立学术规范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古代汉语中的连词“而”,用法相当灵活,有时甚至难以捉摸,因此对具体用例的分析,历来就有分歧.将“而”视为假设连词,作假设复句中偏句的关联词看待,一般文言语法读物皆不涉及.而翻检古典文献,仔细琢磨,属此类用法的却又不少.粉碎“四人帮”以后,报章上常有“闹而优则仕”、“跳而优则仕”、“唱而优则仕”等语出现.这可以说是“而”作假设连词的功  相似文献   

17.
文言里,“之”字出现频率高,用法十分复杂。如果不确切掌握“之”的含义和用法,就会给我们阅读古代作品造成一定的障碍。 “之”字既可作实词,也可以作虚词。作为实词,它的用法有两种,即动词和代词;作为虚词,它的主要用法是助词。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性是语言的基本特征。瑞土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给尔所指出的所谓“能指”(Signifiant)就是指一切可以代表其他的音响——形象;所谓“所指”(sinitie)就是指用某一音响——形象所指的概念。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是能指,而当它在一定场合  相似文献   

19.
古人以字相呼本有尊敬之意,然而这种风气在宋代却有了显著的变化,以两宋为分水岭,北宋与古无异,南宋却作为尊长避讳的一种而不可轻易触及了。  相似文献   

20.
《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一介之使”,课本注:“一个使臣。介,个。”欠妥。首先,在古代没有明确的量词观念,一般情况下,数词直接修饰限制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如本课中的“均之二策”。其次,如果将“一介之使”的“介”译为“个”,那么“之”字的训释发生了困难:若训为结构助词“的”,句子杆格难通;若训为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又未免有些牵强,再次,如果“介”作量词“个”讲,那么作者完全可以按古代汉语的习惯将原句简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