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进行和深入开展的重要保证,实施中学新课程以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管理、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中学教学改革与校本教研的  相似文献   

2.
唐明春 《科学咨询》2008,(10):10-10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进行和深入开展的重要保证,实施中学新课程以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管理、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中学教学改革与校本教研的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常规管理要求,以利于推进中学新课程的实施.这是中学教育管理工作中一个需要重新加以认识与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校本教材的开发是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技工院校的校本教材开发的意义、路径作了简略阐述。同时结合本校的校本教材建设情况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贾静 《科学咨询》2024,(2):156-159
终结性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实用型医科大学基础医学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教学的达成度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合适的终结性评价体系,对于实现育人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高级免疫学”课程为例,介绍了我们在根据学情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并基于本校基础医学点特点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对课程终结性评价方式的改革。结果显示,采用撰写综述小论文的形式进行终结性评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学习需求,而且有助于育人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实现。此外,这种方式还能够潜在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常雅宁 《经营管理者》2009,(19):251-251
校本研究是教育科研面向基层学校的一种科研方式,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呈现出了其他科研方式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对于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校本研究的特征和内涵、重要意义和开展思路等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校本教学研究(“校本教研”)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最终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育人的质量。校本教研过去一直有,现在来认识它,应该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但重在发展和创新。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设置,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教研已成为当前学校发展和老师成长的必然要求。我们北碚实验区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重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  相似文献   

7.
胥秀文 《经营管理者》2012,(1X):364-364
本文从经济学教学理念的创新入手,认为研究型教学理念是经济学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于教学实践的发展和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研究型教学理念下,教学实践应该在教学资源和载体、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评价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五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我校的教学质量,之所以始终经得起上级的检验,赢得社会大众的赞誉,受到学生家长的好评,是因为学校在课改理念的指引下,强化了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教研工作以及教学管理的精细化。一、抓教师校本管理三重视1、重视校本培训,课程改革的成败与人有密切的关系。能否有效地建设一支充满活力、勇于探索、业务素质高、教学基本功过硬、具备终身学习意识的教  相似文献   

9.
打造一个全新的,既能符合时代特征,又具有自身文化积淀之特色的课程体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和急需。校本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无法割裂且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凸显着学校特色。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活跃的表现形式,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的精神内核。校本课程建设为学校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源头活水。多元的校本课程建设不仅为我校的红叶校园文化特色注入了新鲜的元素,更成为推动学校向精品学校、品牌学校不断迈进的强大内驱。  相似文献   

10.
以校为本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启动与深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逐步深入到我们的课堂中,面对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师们应增强教研意识,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并最终成为校本教学研究的积极实践者呢?我在近三年的实践中总结以下几点:一、增强校本教研推动力,克服"两种"教学思想校本教研是为了推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帮助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障碍而开设的。为此我们必须增强校本教研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实施以来,其思想源于20世纪60- 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校本课程开发”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呈星火燎原。但在实践中,并非所有的课程决策、开发者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和实施策略,都能理解把握。为此, 笔者想结合有关理论和实践,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核心所在。本文主要分析讲述了校本课程开发历史、作用,重点探讨了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实施以来,其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呈星火燎原.但在实践中,并非所有的课程决策、开发者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和实施策略,都能理解把握.为此,笔者想结合有关理论和实践,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叶以来,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关注以校为本的教育改革,到了90年代更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校本运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的思想与提法也渗透到我国教育的各个方面,比如校本课程、校本管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等。本文主要中小学校本教研模式进行探究。一、校本教研的内涵及特点(一)校本教研的内涵校本教研是以中小学所面临的教学实践(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学校教育者(主要是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为主要目的,通过“自我反思,同行互助,专业引领”等形式开展的一种实践性教学研究。(二…  相似文献   

15.
校本教研是学校加强教学管理的一条重要途径,不少骨干教师的成长与发挥骨干教师的骨干作用,都是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得到培养与体现出来的。作为学校分管教改科研的副校长,如何加强对校本教研活动的指导与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是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一、校本教研是基于教师成长的教研教研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更是教师提高专业能力、研究教学问题、把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做法的重要途径。长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围绕着新课程教学的这一核心理念,如何让广人教师切实承担起基础教育赋予我们的这一新的历史使命,成了我校行政一班人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根据我校的情况,我们的定位是"建设山区特色学校"、"争创全区一流学校",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就是打造一支具有良好思想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这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实施新课程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由此,2005年4月,学校通过研究,申报立项了《农村初中教师校本培训实践研究》这一区级课题,将培训分为"教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及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培训","校本培训制度建设、评价方式及先进教育、教学、管理理论与实践培训","教师教育科研、教  相似文献   

17.
打造一个全新的,既能符合时代特征,又具有自身文化积淀之特色的课程体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和急需.校本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无法割裂且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凸显着学校特色.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活跃的表现形式,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的精神内核.校本课程建设为学校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源头活水.多元的校本课程建设不仅为我校的红叶校园文化特色注入了新鲜的元素,更成为推动学校向精品学校、品牌学校不断迈进的强大内驱.  相似文献   

18.
钟鸿 《科学咨询》2008,(6):40-41
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发展中的"第三势力",它依托于学校,立足于实践,有自己独立的课程开发理念、途径与策略.同时,校本课程开发又是国家课程发展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学校课程管理和决策民主化、课程资源优置化;又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和学校特色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重要意义入手,对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的实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校本教材是学校实施校本课程的重要保障,校本教材的建设既促进了学科发展、课程发展,又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发展,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文章以覃家岗小学《如约而至的芬芳》之《健康生活篇》校本教材的建设为例,简要说明进行校本教材建设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