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中的民俗研究现在已成为前沿研究课题,民间故事的主题和民间信仰是如何被写进文学作品的,是出于作者的本能还是他们的深思熟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涉及到文学与民俗的历史渊源、文学家对民间故事的改写和文学中的民俗研究的种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从语感研究的历史看,自先秦<庄子>里的"意会"说至今,可以粗略地切分为模糊语感教学期、早期描述性阐释期和深入研究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中原官话学术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汉代至清末民初,主要采用训诂、音韵、文字考释等传统语言学研究范式,研究成果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第二阶段是自清末民初至2000年,中原官话研究在现代方言学和几次大规模方言调查实践的带动下得到了较快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研究成果,建立了科学的研究范式。第三阶段是自2000年至今,中原官话研究进入繁荣时期,开始向纵深发展,语言理论建设大有推进。未来,中原官话在基础研究、历史研究和理论研究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试论方言研究与民俗研究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言记载了民俗,民俗反映了方言,方言与民俗密不可分,方言研究与民俗研究呈互动、互补关系.文章从5个方面论述了二者的关系,指出只有将方言研究与民俗研究结合起来,由民俗收集方言,以方言探索民俗,才能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新民俗层出不穷,可分为反传统型、时尚娱乐型及网络民俗等等。新民俗产生的深刻根源乃是文化的转型。中国文化传统所面临的异质文化具有的消费性、物质主义等特征,内在决定了新民俗的狂欢化趋向,追求个性自由、大众共享等理念也易导致狂欢化,当然,节庆习俗本身也具有纵情尽欢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民俗与文艺学之间存在着独特而不可忽视的联系,它为美学提供了一道亮丽的色彩,铸成了文学审美的民族心理。民俗不仅是文学的背景材料,更是文学民族性、人文性、情感性的审美体现,应该说,民俗对民族文学的审美心理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中归纳分析有关科尔沁民俗的历史文献、调查报告书、学术论文及著作,依据其写作年代、研究方法及成果内容,将科尔沁民俗研究划分为近代科尔沁民俗的记述和当代科尔沁民俗研究两大阶段,再对其进行分类研究,评述研究内容和方法,探讨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两汉民俗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俗的重要特征是地域性,民俗区研究对研究区域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自司马迁起,就开始将两汉民俗区划分为9个,后又有刘向、朱赣把全国划为13个民俗区,17个民俗亚区;今人周振鹤先生重新组合《汉书·地理志》的资料,把两汉民俗区划为三大民俗区域,16个民俗区,15个民俗亚区。以上划分法都有一定的缺憾,应划为四大民俗带:长城民俗带、黄河民俗带、长江民俗带、珠江民俗带。民俗区的形成有自然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影响,相对南方而言,北方地区民俗受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朱介凡的研究成果,从巡视历史、洞察现实、研究观念和治学方法等方面分析了朱介凡民俗研究的视野特点。作者认为,朱介凡先生是我国民俗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民俗研究起源甚早,可追溯到西周初。而古民俗学研究之形成,应以两汉《淮南子.齐俗训》、《风俗道义》的出现为其标志。逮唐宋民俗研究风气大开,统治者视民俗研究为资政佐治之重要资源,更促进了民俗研究的发展。至于西方民俗理论传入而形成近代意义之民俗学,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民俗是蒙古民族基于特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特有文化。目前,对蒙古族民俗的法律保护相对滞后。新牧区建设给蒙古族民俗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同时,蒙古族民俗对新牧区建设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新牧区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用各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蒙古族民俗。  相似文献   

12.
国外关于苗族的研究,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著述丰硕,成绩斐然.但由于译介工作未能跟上,国内苗学界对此知之甚少.这于国际苗学的交流、对话及全面发展十分不利.本文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从学术史的角度对国外苗学进行初步梳理总结.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民族民俗的研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是,同国际国内的民俗研究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通过对新疆民族民俗研究的回眸与反思,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学理上的分析与探讨,旨在促进新疆民族民俗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俗主义的时代——民俗主义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主义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并在东欧、苏联、美国、日本得到激烈的讨论,取得了各自独特的研究成果。对于民俗主义现象的研究都兴起于相似的社会背景,即社会状况的改变导致民俗主义现象的产生。它已经成为当今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我们已经处于民俗主义时代之中。  相似文献   

15.
论民俗艺术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艺术学的分支学科,民俗艺术学理论的构建是十分急迫的任务,它需要进行概念界定,构建体系框架,树立理论支点,并扩大研究视野,其中"传承论"、"社会论"、"象征论"是其理论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刘瑞明先生在民俗疑难探源研究上成就卓著。本文讨论介绍了他的部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福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体育,畲族民俗体育民族风情浓郁,客家民俗体育宗 族性特征明显,庙会阵头体育充满仪式的神秘感。新常态下,福建特色民俗体育面临多重困境,很多福建特色民俗体育项目不 断消亡和异化。福建特色民俗体育可持续发展路径主要有:唤醒民众文化自觉;扩大群众参与基础;建立民俗体育保护区等。  相似文献   

18.
新兴期的云南民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将新兴期的云南民俗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即1949年至1966年;1978年至今.从而指出民俗研究在认识论上的重大改变,在研究方法上的新探索以及新兴期云南民俗研究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9.
女性民俗研究不同于妇女民俗研究,女性民俗研究有关女性的民俗文化和民俗事象,并关注民俗生活中性别的习俗化问题,更着重思考性别关系下女性俗民群体和个体的主体性表达。  相似文献   

20.
云南民俗旅游村产业化发展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双版纳州傣族园和巴卡基诺族文化生态村、楚雄州岔河彝族文化村、丽江市泸沽湖摩梭人落水村是云南民俗旅游村产业化发展中具有典型性的四种类型,四种类型的经营模式各不相同,各有优劣.民俗旅游材产业化发展应采用综合模式,即政府支持、专家指导、企业化运作和村民参与,才能突出优势,弥补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