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舞弊是指行为人在会计处理中的不法行为,它是行为人以获得经济或其他方面的利益为目的,是故意造成的会计过失。近年来,国内外会计舞弊及审计失败案件频频出现,使得企业会计舞弊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早期的审计准则不承认注册会计师负有舞弊审计责任,但进入21世纪以来,迫于社会公众和政府的压力,独立审计职业界纷纷修订执业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充分关注由会计  相似文献   

2.
诚信是人之本。会计诚信,是行为人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态度诚实,在提供会计信息时信守承诺,遵守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随着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社会各方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重视。然而,从中国证券市场的银广夏事件,到美国的安然事件,以及近来发生的世界通信公司的会计造假案,无不对会计诚信提出了质疑。如何重塑会计诚信是目前会计界及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对会计诚信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职业风险是指职业行为产生差错或不良后果应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的可能性。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风险,是指企业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资料收集、会计凭证审核、发票开具、债权债务结算、帐务处理、会计报表编制和纳税申报等会计职务时,因错误或舞弊可能承担的道德和法律责任。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风险也是会计责任风险或会计行为风险。我们应注重研究和分析会计人员的职业风险,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职,自觉地运用职业责任、职业道德来约束自己,做一个诚实守信,操守优良的财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王岚 《决策探索》2004,(12):65-65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构成:主要源于“行为故意性失真”。会计信息失真由多种因素形成,但是行为人的行为故意是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行为故意性f即“会计造假”)是构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前景理论是描述性范式的一个决策模型,可以用于判断行为人的决策倾向。舞弊行为人在进行决策时,主要关注的不是价值的绝对变动,而是价值相对于参照点的变动,因此需要对效用函数中的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进行评估,先确定参照点,然后再根据风险偏好来确定行为人的决策,这也就是以前景理论作为参考依据。在今后的会计信息处理中,可以以前景理论为基础,通过多种措施以积极防范和规避会计舞弊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的琼民源、银广夏、麦科特等会计做假到美国安然、世通、施乐、默克等世界知名大公司的一系列会计丑闻,会计诚信缺失已成为国际性的一个严重问题。究其成因,虽有法律法规不健全和监管不力等原因,但主要还是由于会计行为人缺乏必要的会计诚信道德所致。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会计做假事件看“,市场经济在法律严格约束下显然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当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诚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倾向道德规范”。因此加强会计诚信教育,从制度和非制度两个层面强化会计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7.
陈璨 《决策与信息》2011,(7):116-117
非法占有目的是构成金融诈骗罪的必要要件,司法实务中准确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认定过程中须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将行为人供述、司法推定以及行为人的反证相结合,以准确界定“非法占有目的。”  相似文献   

8.
周琦 《经营管理者》2013,(25):173-173
<正>财务造假,是指有关会计行为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利用会计法规,准则的灵活性以及其中尚存的漏洞和未涉及的领域,有目的地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甚至凭空捏造,修饰其财务报表和数据,使之显示出对其有利的会计信息的行为。一、财务造假手段剖析1.虚构交易,操纵利润。虚构交易是性质最为恶劣,欺骗性最大的一种财务造假的手段。虚构交易的主要途径是伪造收入,伪造收入主要包括以下手段:从虚构交易对象开始,虚构原材料购入发票,伪造材料购入合同,材料运输入库单据,材料出库单据,产品生产班组  相似文献   

9.
娄永涛 《经营管理者》2011,(2X):309-309
犯罪中止的彻底性,指行为人自动性之彻底放弃犯意,还是放弃正在实行的犯罪行为,亦或放弃犯罪行为且放弃犯意?学界聚讼纷纭。本文认为,犯罪中止的彻底性,是行为人彻底放弃原来的犯罪行为,不必须放弃原犯意。  相似文献   

10.
吴传凯 《经营管理者》2013,(26):223-225
<正>一、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体系的基本争论和应有标准归责的含义,是指行为人因其行为和物件致人损害的事实发生以后,应依何种根据使之负责,此种根据体现了法律的价值判断,既法律应以行为人的过错还是应以已发生的损害后果为价值判断标准,或以公平考虑等作为价值判断标准,而使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是确定侵权行为人侵权赔偿责任的一般准则。归责原则体系是归责原则的具体构成模式。由于归责  相似文献   

11.
陈鑫 《决策与信息》2011,(12):68-69
“见死不救”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有责任的情形。这种情形是指“见死不救”的行为人具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不作为,导致被害人受到伤害的情况。二是行为人虽然没有法定或约定的责任或者义务,但是有能力救助却不救助。对于第一种情形,大部分责任属于法律中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从而这种“见死不救”行为一般是作为“不作为犯罪”来处理。但对于第二种情形下行为人的“见死不救”行为,认识上则要复杂的多,本文对此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2.
实践中,盗窃行为实施人在离开作案现场后即被被害人或其他人发现,被害人即追上盗窃人,在作案现场以外区域抓获行为人,行为人反抗,该行为能否按盗窃中抗拒抓捕以抢劫论处。  相似文献   

13.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竟合(以下简称责任竟合),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某一违法行为,它具有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的双重特征,从而在法律上导致共同产生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这种现象,对行为人(即加害人)来讲称为责任竟合,对权利人(受害人)来讲,则称为请求权竟合.  相似文献   

14.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竟合(以下简称责任竟合),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某一违法行为,它具有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的双重特征,从而在法律上导致共同产生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这种现象,对行为人(即加害人)来讲称为责任竟合,对权利人(受害人)来讲,则称为请求权竟合。  相似文献   

15.
个人消费-投资多阶段决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经济行为人实际的消费和投资行为,研究其同时对消费与投资进行决策的问题,建立以追求经济行为人的消费与投资的总效用最大化为目的的个人消费-投资多阶段决策模型,然后讨论该模型的经济意义,并给出一个数值算例。  相似文献   

16.
无直接利益冲突与民主常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新生 《决策》2006,(12):49-49
最近有媒体创制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概念,来描述针对政府机关的冲突和暴力活动中,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违法行为人无怨无仇,行为人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而起哄闹事,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7.
李小博 《经营管理者》2013,(20):236-237
徇私舞弊行为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公务的过程中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徇私情、徇私利,故意违背事实真相和相关法律规定,弄虚作假而没有客观公平地履行其本身应该履行的职责的行为。徇私行为是指行为人(这里指行政执法人员)内心徇私情、徇私利的动机的外部真实体现,也就是现实化的外在身体动静;舞弊行为是指行为人(这里指行政执法人员)出于徇私情、徇私利的动机,为达到其隐瞒犯罪目标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行为。  相似文献   

18.
郭通 《经营管理者》2009,(15):216-216
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行为或物件致他人损害的情况下,确定行为人侵权责任的标准和原则。归责原则是侵权责任法的核心,是确定一切侵权责任的法律依据。我国侵权法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产品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本文通过一个典型的产品侵权案例,从产品侵权责任、产品侵权责任的主体、产品责任的免责事由等方面加在分析论述,使消费者从更全面的角度了解遇到产品侵害时的法律适用和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9.
谢静利 《经营管理者》2011,(10):181-182
从发布广告的悬赏者角度划分,悬赏广告可以分为私人所为的悬赏和政府所为的悬赏,私人所为的悬赏理论界始终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契约说和单独行为说。从利益平衡角度考虑,单独行为说更好地兼顾了悬赏人与行为人的利益,因此采单独行为说应是我国立法的趋向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法律应赋予行为人报酬请求和赔偿请求权,以保护其权益同时对悬赏金额设置最高限额,起到道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法关于保险诈骗罪的规定采用的是结果犯模式,只有行为人实施了法定的保险诈骗行为,并取得或控制了数额较大的保险金,才构成本罪的既遂.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的行为为保险诈骗罪的实行犯创造条件的,可构成共犯中的帮助犯.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内外勾结骗取保险金的行为,实质上只是各行为人共同利用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而实施的骗取保险公司财产的职务侵占或者贪污行为,只可能构成贪污或者职务侵占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