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心雕龙·体性》认为作家个性与风格之间有因果关系 ,其论述个性与风格关系的方式 ,或相辅相成式 ,或似离而相成式。《体性》与《才略》不同之处 ,在于前者以作家整体“性情”论风格 ,后者以作家后天“才略”论风格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同志曾说:“曹禹同志是有勇气的作家,是有自信心的作家。”“在创作上,他从来不满足旧作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无论在思想和艺术上,《原野》都是作家积极探索的产儿,表现了作家敢于探索自己未曾探索过的新课题的勇气”。曹禹自己也说:“《原野》写的是又一条路子”。作家的视野已从都市扩大到农村;从权贵者、知识分子,市民投向了农民。当时曹禹所面临的农村的历史状况是:“五四运动和新的思想还没有开始,共产党还未成立。在农村里,谁有枪,谁就是霸王。农民处在一种万分黑暗、痛苦、想反抗,但又找不到出路的状况中”。由此可见,作家所要探索的是农民的生活地位和命  相似文献   

3.
重要的是我敢称之为自己的声音的一种东西。是的,重要的是自己的声音。重要的是生动的、特殊的自己个人所有的音调,这些音调在其他每个人的喉咙里是发不出来的。……一个有生命力的、富有独创精神的才能卓越之士,他所具有的主要的、显著的特征也’就在这里。——屠格涅夫语言是文学的建筑材料。文学风格“是语言的表现形态”。文学语言的“个性”化是形成作家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一个作家如果没有独特的语言“体式”,就很难表  相似文献   

4.
作家言语风格的研究,在风格学的理论探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研究作家言语风格,我们认为,首先应该明确以下几个理论问题:风格为什么是“言语”的而不是“语言”的?言语风格与艺术风格的界限如何?形成作家言语风格的最必要的因素是哪些?如何看待作家言语风格的非封闭性及其变化和发展?如果不正确理解和回答这些问题,作家言语风格的研究恐怕就难以很好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5.
文艺作品要有鲜明的个性,即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否形成风格,是衡量作品艺术性高低的标志,也是作品趋向成熟的标志。韩映山同志是一位已经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的作家。 那么,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呢? 孙犁同志认为:“风格的形成,包括两大要素,即时代的特征和作家的特征。时代特征的细节是:时代的思想主潮,时代的生活样式,时代的观念形态。作家特征的细节是:个人的生活经历,个人性格的特征,个人的艺术师承爱好。以上种种,都不是能强求一致,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的,所以说风格是不能摹仿的。”  相似文献   

6.
柳青人格论     
当代作家柳青生前很重视自身形象的塑造。他一再表示,“要想塑造英雄人物,就先塑造自己。”他极力反对作家为风格而风格,畅言风格乃是作家人品的必然结晶,认为“作家个人的特色是相对的,而阶级性、党性却是绝对的。”在柳青的脑海中,风格  相似文献   

7.
一语言风格是什么? 风格,一般说来,是指人们在思想行为等方面所有特点的综合表现。语言风格就是作家在运用民族语言上个人所特有的手法的综合表现。我们知道,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它本身没有阶级性;但“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人们的阶级意识通过语言而表现出来。思想是内容,语言是形式,后者总是受前者制约的。因此也可以说,语言风格就是作家的精神面貌的语言表达手段的体系。而这种语言表达手段的体系,是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语言风格也体现着民族风格或色彩。在黑暗的旧中国社会里,  相似文献   

8.
风格谈     
一文学作品的风格是文艺理论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不仅因为风格的形成和发展牵涉到一系列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同时也因为一部丰富多彩的文学史,都是由不同时代众多的独具风格的作家作品所构成的。特别在我党粉碎“四人帮”以后,党中央多次强调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研究作家作品的风格问题,  相似文献   

9.
赵树理是“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他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评书的优秀传统,吸收了“五四”以来新文学作品在形式方面的优点,融汇贯通,使新的思想内容与民族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这种新颖独创的具有民族化、大众化的风格,不仅为广大人民所喜爱,而且在国际文坛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固然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从作家的语言运用来看其风格,这是不可缺少的手段.赵树理语言的特色就是成功地运用了活在群众口头上的语言,通俗易懂,新鲜活泼.正如茅盾同志所说的:“赵树理的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10.
鲁迅是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作品很讲究语言的运用,有着自己独具的风格。单从用词方面看,就富有独创性,对形成他的语言风格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本文试以中学语文所收鲁迅作品为例,就其中“偶发性词语”的运用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所谓“偶发性词语”,是指作家根据修辞表达的需要,对某个现成的词语加以改  相似文献   

11.
在文学领域中,文学风格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没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就会消亡.”(《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一种艺术种类,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下去.一个文艺家只有创造了独特风格,他才算对文艺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正如英国诗人杨格所说的,独创的作品“扩大了文艺之国,给它的版图添加了新的省份.”(《论独创性的写作》)艺术风格的百花齐放,是文艺事业繁荣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风格在文学艺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作家作品的艺术风格,是怎样形成并具体表现在哪里呢?风格是作家成熟的标志,是作家艰苦劳动探索的结果.对风格的形成,秦牧曾经有过精辟的概括,他说:“写作特点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必然形成风格”.(《艺海拾贝》第14页)他认为,只有敢于“酣畅淋漓地流露这个‘我’,才有‘新鲜的艺术风格’”.(同上,第  相似文献   

12.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的风格通过作品的语言最为鲜明地显示出来。有独特风格的作家都有与众不同的调配语言文字的习惯,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情调。杨朔是当代优秀的散文家。他的散文结构精巧,感情真挚,意境深邃,诗意浓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清丽秀雅。如果说刘白羽的散文如长江大河,急流翻滚,那么,杨朔的散文犹如小河流水,微波漪涟;刘白羽的散文是粗犷的、豪放的,具有“阳刚”之美,杨朔的散文是纤巧的、含蓄的,具有“阴柔”之美。这种清丽秀雅风格的形成,便同杨朔把握语言  相似文献   

13.
台湾作家张大春在小说中充分运用中国传统“说书体”的叙事技巧、语言风格和美学特征,并将此融入其后现代写作实验中,在“传统”与“现代”中建立起一种相得益彰的文学话语空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这一创作风格的形成,也为探讨汉语言文学在与世界文学对话时,如何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据说:风格的形成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也许我们还不能断言张炜已经成熟,但他的作品却明明显豁着自己的风格。一部《芦青河告诉我》共收录十九个短篇,尽管内容互异、文旨不一,那艺术的效果也披拂着参差。但掩卷凝思中,却有一种直觉恍然而至:这本《芦青河告诉我》不是“十九篇”的排列,而是“一本书”的整体。那么,一定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在胶结着全书!现在,让我们从审美过程中这一点最初的直觉出发,来寻求张炜作品中这共同的东西吧,  相似文献   

15.
“风格”——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在古代的希腊和罗马,它专指雄辩的艺术;在古代印度,风格与修辞具有相同的意义;在我国古代,则把风格看成是由作家的才气和性格所决定的文章的“体性”。当各民族语言形成之后,普遍流行的观念是:适应于一定文学体裁的语言手段。从十九世纪初开始,一般都视风格为作家个人的风格特点。 这些观点,都具有被各个时代的语言交际形式所决定的片面性。迄今,风格学还没有形  相似文献   

16.
拙撰《〈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一书对刘勰的风格理论,分几个方面作了阐述。本文主要在说明刘勰对他以前的历代作家作品是怎样从风格方面进行评论的。 从风格方面评论作家,可以说是从曹丕《典论·论文》开始的,但是在评论建安七子时,只有“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两句话可以说是对他二人风格的评论。但语焉不详,还只能说是风格的雏型。 挚虞《文章流别论》中也偶尔涉及作家作品的风格,如在论赋时说:“前世为赋者,有孙卿、屈原,尚颇有古诗之义,至宋玉则多淫浮之病矣。”在论述“对问”  相似文献   

17.
<正> 风格是作家、艺术家艺术上成熟的标志,是作家、艺术家的个性及显示这种个性的艺术独创性在作品中最高而集中的表现。人们可以发现,有的作家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的则花费了很长时间才艰难地形成了风格,有的孜孜不倦,虽然接近风格的形成,但终在风格的大门之外。这是什么缘故呢?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学说,认为作家的气质和才能是形成风格的主要原因。刘勰对这个论点颇为重视。他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发挥了曹丕的学说,在《体性》篇中则提出了才(才力)、气(气质)、学(吸取)、习(磨炼)的学说,认为才、气、学、习是形成风格的原因。这就纠正了曹丕只重先天、不重后天的偏颇。  相似文献   

18.
究竟该如何看待作家的人格与作品风格两者的关系呢?刘勰认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觇文辄见其心”(《文心雕龙·知音》)。刘熙载亦称:“诗品出于人品”(《艺概·诗概》)。就是说,文格是人格的体现,二者是一致的。但是,确实也存在着另一种现象:颇有一些作品的风格并不能或者不完全能体现作家的人格。无怪乎元好问在《论诗三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说的意象指抽象主观的“意”与具体客观的“象”的统一,是诗人主观审美思想与情感和审美客体的交融,是诗的基本构成单位.孟郊是中唐诗歌革新的代表作家,其诗所表现的奇崛古朴风格与盛唐大异其趣,而构成其总体风格特点最突出的就是其意象创造.沈德潜云:“孟东野诗,亦从风骚中出,特意象孤峻,元气不无所削耳.”孟郊自己也说:“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都说明了孟郊诗歌意象创造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20.
高尔基曾说过:“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作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风景和思维过程。”他也正是从这个角度作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论断。为了在创作中更好地发挥“第一要素”的作用,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现代文学语汇,许多作家都进行了认真的实践和探讨。他们在摸索中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语言风格。欧阳山同志就是有志于此的探索者之一,他在以往六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历经艰辛,百折不回,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