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浒传》这部凝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巨著,历经千年,仍为国人津津乐道。这部名著具有永恒的魅力,不仅因为它达到艺术的极致,其中也蕴含极为深刻的思想和人生观。 作为全书主要人物的宋江,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派别:一派认为他忠义,一派认为他虚伪。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只是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宋江没有什么真本事。但从领导艺术的角度审视宋江,人们就会发现他是一个有着上上之智的帅才。 裁宋江个子不高,谈不上魁梧雄壮;面黄肌瘦,称不上风流倜傥;帅气更不敢与“玉麒麟”卢俊义一较高下;论武功,实在…  相似文献   

2.
<正>《水浒》中有两个做得非常成功的"二把手",前期是辅佐晁盖的宋江,后期是辅佐宋江的卢俊义。宋江上了梁山后,晁盖为报宋江担着血海干系来报信的恩,提出让第一把交椅给宋江。但宋江眼界、智谋都远远高于晁盖,此时第一把交椅已非晁盖的私人钱物,可以私相授受,即使宋江当时真有心取而代之,也不能贸然接受。对宋江而言,当时的第一把交椅是个火山口,他不会傻得寸功未立,仅仅因为自己对晁  相似文献   

3.
动态     
关于企业公民。有两种比较对立的看法: 一派是“弗里德曼派”;这一派人认同刚刚去世的这位经济学大师的观点,“商业的本质就是利润”,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会损害企业的利益,主要是利润的损失。德鲁克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企业占有了无法在账面上显示的诸多社会资源,理应对此负责,比如污染治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吴用反水     
鲍鹏山 《领导文萃》2013,(24):43-45
吴用本来是晁盖的至交,一起策动了智劫生辰纲.一起上梁山,一起火并王伦,一起主持梁山大业,算是晁盖的嫡系班底。他与宋江并不认识。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中,宋江跑去晁盖庄上报信,晁盖让宋江见一见尚留在庄上的三位好汉.宋江来到后园,晁盖指着道:“这三位,一个吴学究;一个公孙胜,蓟州来的;一个刘唐,东潞州人。”  相似文献   

5.
正宋江第一次遇到武松,是在柴进的庄园里。当时,两个人都是逃犯,可在柴府的待遇却相差甚远。武松早于宋江一年躲到柴府,因免费吃住的时间太长,他又不会搞人际关系,得罪了柴府的工作人员,致使柴进都不把他当成VIP了。还好,宋江的到来,让武松的待遇再次提升到"五星级"。当时是一个夜晚,一见面,宋江就认定武松是一个人才。是人才,宋江就不会放过,即便不能日后为己所用,也要持续在江湖上打响爱惜人才的公益广告。武松本人也把"简历"做得很好,  相似文献   

6.
翟楠 《领导文萃》2008,(11):138-140
宋江同志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抛妻弃子,舍弃弟兄,最终终于完成了他一生的最高目标。其心理上的偏执,无人能比。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道来。  相似文献   

7.
鲍鹏山 《领导文萃》2011,(21):115-117
三山聚义打青州后,鲁智深上了梁山。甫一安顿,他便向宋江请求下山去华州华阴县少华山去找兄弟史进,要拉他一同上山入伙。  相似文献   

8.
《水浒》中的职业军人落草为寇,各有不同的路径。后期的呼延灼、徐宁、关胜、孙立等人是在宋江的极力招揽下,半推半就。前期几位武官中,杨志落草的原因和家破人亡的林冲、抱打不平的鲁智深不一样,他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地划清与贼寇的界线,甭说泄漏国家机密的宋江没法和他相比,就是鲁达、武松这些公人,对国家的忠贞都不如他。  相似文献   

9.
组织管理手法多在管理梁山集团时,宋江惯用的手法主要有几种:1.结交死党在梁山上,宋江“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的死党,可谓不少。李逵算是比较突出的一个,在“真假宋江”那一段故事里,他以为宋江强抢刘老汉之女,砍倒了杏黄大旗,除此之外,他对宋江言听计从。直到最后喝了毒酒,他还说,“死了只是哥哥身边一个小鬼”,让人感叹李逵的忠诚。花荣、吴用、武松、戴宗、张顺等人,都属此列。2.利用死党梁山中的小集团现象十分普遍。张青和孙二娘一干人等,算是武松的小集团成员。阮氏三雄、刘唐等那一票劫生辰纲的英雄,则是晁盖的嫡系,等到晁盖死后,…  相似文献   

10.
官人     
部里换新部长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听说部里有个单位没搞好团结,几个局长有劲不往工作上使,相互拆台,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火。老袁是单位的局长,下边有七个副局长:张、王、李、赵、丰、方、刘,其中张、王是一派,方、刘、丰是一派,赵、李各是独立一派,加上老袁,一共五派,在窝里相互拆台。新部长了解情况后,决定进行一次大换班。听到这个风声后,几个局长心神不宁,弄得整个单位人心惶惶。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卓越的政治领袖中,毛泽东当属读书大家。别的不说,一部武英殿本《二十四史》,三千二百多卷,洋洋四千万言,他不仅通读了一遍,还对重点史册、篇章作了反复研读和批评。他认为,《二十四史》是一部帝王将相史。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看,他反对这种修史原则:但作为学者、政治家、军事家,他对这部史书的情感极其浓厚。他强调,研究中国历史“必须扎扎实实地把《二十四史》学好”。毛泽东读书,一是兴趣使然,二是为现实计。  相似文献   

12.
李光斗 《领导文萃》2008,(23):50-53
一部水浒。最惹人争议的是宋江。自从伟人钦点“一部水浒好就好在投降”之后。宋江便被钉在了耻辱柱上,永世难以翻身。  相似文献   

13.
李光阁 《领导文萃》2006,(6):133-137
维系“二级”关系的不是感情,而是物质条件。阎婆惜想摆脱二奶的名分,还想享受不劳而获的生活,这是悲剧的根源。宋江在本质上并不想把事情闹大,当阎婆惜一再将他推向法律审判的边缘时,身份、地位、经济乃至生命都面临着颠覆性威胁的宋江,选择了一条相对低成本的灭口路径。阎婆惜故事的最重要的寓意是:任何畸形的开端,必然导致畸形的结局。  相似文献   

14.
端宏斌 《经营管理者》2011,(10):110-110
中国的主流经济学理论大致可以分成两大门派:一派是主张让市场力量发挥最大作用的“货币主义”学派,其精神领袖是米尔顿·弗里德曼;另一派是主张以政府干预为主的“凯恩斯主义”,精神领袖当然就是凯恩斯了。  相似文献   

15.
宋江其实不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他这辈子,傻事做了不少。但最蠢的事,除了放高俅,就是打方腊。 认真说来,宋江和方腊,似乎是难免有一场恶战的。因为他们两个,都不是那种满足于占山打家劫舍的“毛贼”,而是颇有一番作为  相似文献   

16.
易中天 《领导文萃》2008,(22):50-52
宋江不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他这辈子,傻事做了不少,最蠢的几件,除了放高俅,就是打方腊。  相似文献   

17.
名刊要览     
《决策》2014,(1):18-18
中国的好莱坞 导演姜文正在中影集团的摄影棚里拍摄他的新片《一步之遥》,如果一切顺利,这部3D电影将在2014年年底全球上映。该电影的成本预算为5000万美元,这一天价创了中国电影制作的新纪录。姜文请来了百老汇的编舞和美国舞蹈演员,美国3D指导专家基斯·科尔利正在舞台上盯着屏幕,他说:“现在中国是电影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金子与大蒜有一位商人,带着两袋大蒜一路跋涉到了阿拉伯地区。那里的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蒜,他们想不到世界上还有味道这么好的东西。因此,他们用当地最热情的方式款待了这位商人,临别时给他两袋金子作为酬谢。 另一位商人听说这件事后,不禁为之动心,他想:大葱的味 道不是也很好吗?于是他带着大葱来到了那个地方。那里的人们同样没有见过大葱,觉得大葱的味道比大蒜的味道更好,他们更加盛情款待了商人,并且一致认为,用金子远不能表达他们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感激之情,经过再三商讨,决定赠与这位朋友两袋大蒜。 做生意往往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19.
张伟 《领导文萃》2012,(16):100-102
正《水浒传》中有两个做得非常成功的副手:前期是辅佐晁盖的宋江,后期是辅佐宋江的卢俊义。宋江不居功自傲,甘坐第二把交椅,辅佐晁盖把梁山事业搞得红红火火;卢俊义审时度势,不仅让宋江顺利坐上第一把交椅,保住了自己的第二把交椅,还让众人服服帖帖。当好副手也是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20.
马英九现象:政治形象与领导力 在台湾政治人物中,一个公认的事实是,马英九的领导力稍差.但他的清廉形象对他领导力作了强有力的补充。舆论认为:马英九要执掌全台大政或许力有未逮,但这为人们所“宽容”,因为马英九有着台湾政坛难得一见的“清廉”,人称“不沾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