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本文通过古今中外的教育发展论述了素质教育的内容、任务和突破口.那么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21世纪高级专门人才呢?本文根据21世纪中国高教改革和发展的目标,结合具体实践,指出了在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一是要转变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二是要建立并完善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体系;三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2.
能力主义时代的高等教育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而人才能力则成为个体成功、组织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无论从理论研究看,还是从管理实践看,能力主义时代悄然来临。作为人的知识、品德、技能、经验、智力、体力等各方面素质综合体现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的程度。迎接能力主义时代的挑战,加强我国人才资源的能力建设,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核心阵地——高等教育需重新定位,即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更新。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数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我校在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基础上,正以教学改革为核心,调整课程设置,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加强能力培养,全面稳定地推进教学改革。今天我们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将进入人类21世纪时代,21世纪的知识和社会经济会达到怎样的发展地步,高等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责才能够适应21世纪要求,这是放在我们每一个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任务。  相似文献   

4.
结合河海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建设,探讨了充分认识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创新精神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知识与创造的关系,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优化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四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旨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跨世纪的高级专门人才,工科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对人才的需求已由“适应型”、“再现型”转向“创造型”、“开拓型”,从21世纪工科毕业生应具有的宽阔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看,工科数学教学还不相适应,教材中尚存在着诸多问题:内容古典——近代数学的三大基础(泛函、拓朴、近世代数)尚未取代经典数学的分析、几何、代数,理论上更加抽象、方法上更加综合、应用上更加广泛的现代数学的术语和符号更是拒之于工科数学门外.这种状况将影响学生进一步适应新情况、吸收新知识、开拓新领域.体系封闭——内容近似于理科教材压缩本的分科编写式,过份追求理论完整,形成了多  相似文献   

7.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一所学校构成的主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师资水平即是学校的水平.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面对21世纪的新形势,加快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培养跨世纪全面素质的教学、科研骨干,对工科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对我国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建设,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振兴21世纪中华民族之重任,但当今大学文科的学生不懂理工知识,理科的学生不懂人文社科知识,这在很大方面将束缚学生能力的表现和才华的施展,本文试图从历史、现在、将来的社会需要,国际国内的发展等方面来讨论人才发展的完整性,强调工科大学生在这方面必须加强教育,另对工科大学中的学科渗透,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21世纪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也是充满创新与竞争的社会,如何培养跨世纪创造型竞争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任务。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知识创新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担负着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知识经济呼唤大学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最根本的是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思想,即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全人”教育思想、“大科学”概念和“教育国际化”思想。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最重要特征是创新。创新的基础在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然而,其现行的办学和管理体制,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管理体制呆板,人才培养模式陈旧,成果转化水平低等弊端。因此,我们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针,站在“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创新意识,锐意改革高等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一大批知识水准高、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专业(师范类)本科教学,以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现代社会科学方法,具有系统的历史知识和史学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为目标。面对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冲击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历史教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史观,全面改革和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2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具有更高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最近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大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根本措施。一、创新能力培养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内容丰富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方方面面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什么是具有普遍性、根本性的因素?我认为,无论是从教育教学本身来看,还是从教育的社会功能以及当前教育的弊端来看,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牵动各个方面的根…  相似文献   

13.
<正> “211工程”是国家教委设置的一项重点建设项目,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其目的是,促使高校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管理水平。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个目标,我认为,必须重视图书馆在高校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两大职能,即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完成这项艰巨的历史重任,教师是关键。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好一支政治坚定、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5.
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高师院校建设具有导向和调节功能。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本文试图提出高师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旨在为基础教育培养面向21世纪的知识、能力和教育素养兼备的“思想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在经济社会的重要地位逐渐显现,工科专业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当前经济、科技、文化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培养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应首先采取创新型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次建构大工程教育的实践观、整体观及发展观,构建开放式工程训练体系的创新型教育;最后开展终身教育和国际教育,以提高工科专业人才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7.
面向对21纪,我们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主要目标是:“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养成勤奋、进取的品格,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掌握严谨、辩证、灵活的思维方法,为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积极开发自己的智力,努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赋于自己具有能适应对世纪社会需求的较佳的智能结构。所谓智能结构,是指一个人具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所组成的多要素、多序列、多层次的动态综合体。智能是指掌握、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智能的提高是根本性的提高,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快…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九九○年开始执行的第三个《中期规划》(1990—1995)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面向21世纪,并确定了“开展统一行动,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加强针对性,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总目标。副总干事长波尔泰拉指出,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不仅具有知识和教育功能,而且具有社会功能。它既要根据政府、经济部门和社会各方的需要培养专业人员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又要为社会提供“继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1世纪的国际竞争,既是经济的竞争,也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①学校教育肩负了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能否培养出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要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充分发展的一代新人,关键取决于学校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应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地位,这便是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提出了挑战。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需求的增加,培养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众多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加强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对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一核心两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构建“一基础、两平台、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建立“管理-制度-监督-评价”的实践教育基地运行机制、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方面探索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