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针对偏离份额分析法(SSA)中区域内部结构与划分差异所带来的敏感性影响等问题,构建了区域内部偏离份额分析法(ISSA),以弥补SSA中内部产业竞争力比较的不足;结合SSA与ISSA法构建了二维综合分析模型。并对广州市服务业十四个细分产业2005~2009年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及其经济贡献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依据1999-2015年我国三大林区林业产业发展数据,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三大林区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分析了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三大林区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对各大林区林业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素质以及区域竞争力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各林区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的若干措施,为我国林业产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文章分别运用静态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了2000~2009年武汉市以湖北省为背景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采集数据后,整理数据得到了静态和动态武汉市各产业和整体的分享份额、结构份额和竞争份额.分析后得到了武汉市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并具体分析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形势与优势,为客观分析武汉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发展优势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区域经济增长在经济地理上的变化进行量化,但却忽视了区域内部经济体之间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依托传统模型发展而来的空间拓展模型则弥补了这一缺陷,能够较好地反映临近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作用关系.将空间拓展模型应用于我国中部六省,并且与传统的偏离一份额模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若竞争力分量差值为正,则表明临近区域对该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反之则阻碍了该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没有考虑区域之间的空间交互作用,为此国外出现了空间拓展模型的探索、论证与应用,然而目前国内仍主要停留在对传统模型的应用。本文探讨了如何构建空间权重矩阵来表示区域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并介绍了国外较成熟的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以江苏为例应用传统模型和空间模型进行了实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第二、三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经济总量及各产业的增长中,竞争力因素比产业结构因素贡献更大;但相对周边邻近省份,江苏省各产业并没有表现出竞争优势;邻近省份对江苏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的正面影响,但江苏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这种影响,因此带来了一定的理论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新疆工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新疆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与全国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从结构和竞争力两个角度分析了工业内部问题所在,以探讨新疆工业发展的重点,并结合实际为新疆工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东产业结构演进及偏离优势效应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进行梳理,揭示其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喜人成绩的原因。运用SSM模型将山东与全国、上海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偏离优势效应,在此基础上,考察山东产业份额偏量、结构性偏量、竞争力偏离量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发现第一、二产业应着重提高竞争力偏离量,适当削减份额偏量、结构性偏量,第三产业则应三者并重,以达到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方法并使用最新的国际贸易数据对国际贸易中出口的商品结构和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本研究显示,中国的出口商品竞争力相对于德国和美国依然具有优势,总体上中国的农产品、能源和矿产、制造品三类商品的竞争力发展结构合理,未来一段时间竞争力大起大落的风险可能较小,但是2005-2011年中国贸易综合竞争力份额连续下降的趋势也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偏离-份额模型,以2000-2005年为考察期,对湖北省17个市(州)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竞争能力及其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用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目的是识别和认识各市(州)产业结构及竞争力的相对优势与劣势,为相关部门调整产业结构、缩小区域差异和改善全省经济增长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全国国际旅游产业为参照系,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和灰色系统关联度法,对甘肃国际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变化的SSM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源市场结构变化是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制定的主要影响因素.文章运用区域经济分析中广泛采用的偏离--份额分析法,以相关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为依据,对山东省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主要关注竞争力转移分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山东省国际旅游市场进一步拓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体育品牌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08-2010年香港上市的中国六家体育品牌公司三年财务报表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变现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及盈利能力等六个方面构建了体育品牌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李宁、安踏、中国动向、匹克、特步以及361度6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体育品牌公司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虽然中国体育品牌产业竞争力有了很大提升,但是还需要在品牌设计及创新方面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竞争力评价问题,首先从产业投入、产业产出、产业市场绩效和产业技术水平四个方面建立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和机械电子等武汉城市圈主要产业为例,对武汉城市圈工业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句勒出了武汉城市圈产业竞争力现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全国在沪、深两市挂牌交易的1629家上市公司,按地区分类,建立了各省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上市公司区域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并以2006年年报数据为基础对上市公司的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区域间实证比较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5.
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江苏省13个市1997~2000年经济增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取了各地区在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劣势的信息,为各地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制定发展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制造业区域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对区域产业竞争力内涵界定的基础上 ,筛选了一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构建了江苏省制造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全省制造业中28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和排序。最后得出了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选取旅游资源产品、旅游保障和市场服务3大系统及9大要素构建张家界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横向测度各系统层权重和评价值,结合耦合协调模型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DSSA)纵向分析2002—2011年旅游竞争结构的协调性和合理性。结果发现:总体上,张家界各县区旅游综合竞争力时空格局差异显著,逐步形成以武陵源和永定为旅游核心区的双翼联动发展格局,竞争系统已达初级协调,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各县区的协调性差异显著;武陵源旅游竞争力较强,但近年来旅游竞争结构存在不合理性,协调性由0.745下降至0.737,竞争力有下滑趋势;永定区旅游竞争力稳步上升,其结构协调性、合理性逐步得到改善,竞争结构逐步优化,竞争增长速度表现强劲;慈利县和桑植县始终是旅游边缘区,旅游竞争力虽稳步上升,但各要素发展程度仍较低,竞争结构有待深入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18.
潘淑清 《统计与决策》2005,(19):129-130
关于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的具体方法有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类型的评价方法.第一类是数据包络分析法,此方法主要是采用数学规划方法,对单个企业进行生产有效性评价,即对企业的投入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进行评价,以企业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作为企业竞争力评价的依据,此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要应用比较高深的数学知识,在企业界一时难以推广.  相似文献   

19.
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政策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建筑企业作为政策有效性评价的基本单位,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有效性评价指标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二次相对效益评价模型对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政策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战略供应商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战略合作伙伴,提出供应商评价选择的综合分析模型,该模型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供应商的内在素质加以评价,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供应商的外部协作能力加以评价,并根据上述评价结果对候选供应商进行分析与比较.另外,结合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