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山所生活的衡岳地区具有浓郁的道教文化氛围,受道情渔鼓的熏陶及友朋唱和的影响,船山对道教经籍曾颇事涉猎,于道教内丹修炼之学更是尤为究心,不少诗文也散发出强烈的丹道气息。从学理上剖析,船山的易学研究和对“老氏”的批判对其从事道教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综观船山对道教的态度,虽说有个别肯定的成分,但从总体上来说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2.
王杰 《学术研究》2002,(10):100-104
郑氏一生过往香港9次 ,驻埠不足1年。他在香港的活动可分成两类 ,一是操持军务 ,一是主办商务。军务与商务密切相关 ,他出色的军务乃是借助其在商务中建立起来的地缘、人脉与才干的优势成就的。香港是郑观应参与抗击列强侵略的舞台 ,揭开了他从商、从军“两条腿”报国的人生新篇 ,这令他引以为豪 ;香港是郑氏蒙拘半年的“伤心”之地 ,又令他刻骨铭心。本文认为 ,香港蒙拘进一步陶冶了郑氏矢志救国的品格 ,催生了《盛世危言》的撰写。就此意义上说 ,香港“情结” ,促成了郑观应登上“三位一体” (从商、从军、立言 )报国成就的高峰  相似文献   

3.
陈撄宁仙学思想是近现代史上道教界应对时势的一次复兴道教文化的理论创新 ,他以卓尔不群的仙学独立思想和震聋发聩的仙道救国论 ,改革道教 ,调适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开创了近现代道教的爱国主义传统 ,以当仁不让的“道统”意识上接千年中华道家文化的修道养生之学 ,下启当今的“生活道教”理念 ,开创了中国道教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4.
道教是中国传统的宗教 ,道教文化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保护之“道”。其生态思想和生态智慧对于我们认识和顺应自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 :道教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道教的生态之“道” ,“道”与天、地、人的关系 ,生态生命之“道” ,生态保护之“道”等方面。因此 ,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道教文化的生态思想 ,使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商战思潮新论之商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最近一篇关于商战思潮的新论认为 ,郑观应的商战思想重视的是生产领域而非流通领域内的竞争 ,《辞海》中“商战”词条的解说违背了近代“商战”思潮的原意 ;而汪康年的《商战论》仅有商战之名而无商战之实 ,以此来为解说是不妥当的。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尽管新异 ,但有失偏颇。本文拟就“商战”思潮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过程 ,它的原意以及郑观应“商战”思想的主旨等问题作一简要论述 ,说明尽管郑观应的商战思想已经颇具特色、颇有体系 ,但是如果要理解“商战”思潮的本意 ,应该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郑观应的商战思想以及整个商战思潮进行整体、全面地把握  相似文献   

6.
一、张宇初身世及其著述 张宇初,字子璿,别号耆山。明初道教思想家。其祖先张道陵于汉末创立天师道。此后,“天师”称号一姓相传。至张宇初已传至第四十三代。张宇初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嗣教。《明史·方伎传》中记载其“建文时坐不法,夺印诰,成祖即位复之。” 张宇初在张氏后裔中是很富有才华的一位。他一生中做了大量的道教文献整理和撰写道教经书的工作。永乐四年(公元1406  相似文献   

7.
宋代大儒杨慈湖与道家思想的关系,首先体现在他对先秦道家老子、庄子学说的批评与肯定;由其晚年所撰青词,可以见出他对道教科仪的娴习,及在道教斋醮活动中汲引儒家义理,援心学人道的努力;值得注意的是,慈湖曾长期讲求内丹修炼,《慈湖遗书》所收《内丹歌》为其自述之作,表现了他在内丹修炼方面真实深湛的体验。慈湖的案例表明,儒、道两家在身心体验、证悟境界等方面,具有沟通、交流与对话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论郑观应的人才思想程连升郑观应(1842-1922年),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杰出的民族资本家,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的代表人物。历其一生,他始终坚持“富强救国”的信念,提出了期使中国“登于富强之境”的改良主义思想体系。在其改良中国的方案中,非常重视新式人...  相似文献   

9.
郑观应认为在人才奇缺的情况下,“借材异域”是一种必然而又明智的选择,但要引进真正的人才;他力主对受聘洋页实行合同制管理,在职责与权限、奖励与处罚、待遇等方面予以明确规定,既要体现“权自我操”的原则,又要调动洋员效力的积极性;他对量才使用于以高度关注,反对促用其才;认为惜才可暂而不可久,培养华人以取代洋员乃经久之道。  相似文献   

10.
道教养生的特征是超越性,是得道成真;而得道成真的最显著特征是长生不死,因此,一般习惯于把道教养生学归结为《老子》的“长生久视”之道。道教养生学首推内丹学,内丹学肯定“长生久视”;但认为其最高境界不能仅限于“长生久视”。而是与道合一的“真人境界”,萧天石称之为“道世界”。与道合一的过程是追求“合真”的过程,道教称为“全真”,正是在此意义上,萧天石称道教养生学是“全真之道”。将道教养生学的最高境界从“长生久视”提高到“道”的境界,进一步拓展了道教养生学的终极境界。  相似文献   

11.
宗教与艺术的同源性是自不待言的。作为一种宗教形式,道教也必将以其独有的宗教魅力对中国古代文艺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论述道教修炼与中国文艺创作思想的关系:一、道教清修与古代文艺创作心态;二、道教存思修炼与古代文艺创作想象;三、道教“性命双修”与古代文艺创作理想。一、 道教清修与文艺创作心态研究道教修炼心理与文艺创作心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通性。道教清修承续老庄清心寡欲、自然无为的人生哲学以及养生家的养生理论,主张清静无为、清虚静谧、寡欲不争、淡泊名利。如葛洪说:“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澹泊,涤…  相似文献   

12.
李道纯的真常之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内丹修炼的基础上 ,李道纯提出了“真常之道”的范畴 ,认为它有五个方面的含义 :无名无言、永恒不变、变动有则、顺应中和、虚静无为。其中的核心是虚静、中和。李道纯以真常为宗 ,真常之道这一范畴的提出 ,把本体论与本源论、体与用、形而上与形而下、先天与后天等二元对待的范畴有机地打合在一起 ,从而把道家、道教哲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李道纯真常之道的思想 ,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正> 对编辑一本论文集着墨渲染,想必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笔者“犯忌”,乃因编辑《纪念郑观应诞辰1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感触特异,聊以记之。 一曰价值之特殊。郑观应为近代中国早期的维新思想启蒙家和创办民营实业践行家之一,或格于他晚年“思想落伍”,未见其叱咤政坛之躯,致身后80年研究论作仅160余种(含论著3种),平均每年才2种,且散于  相似文献   

14.
1812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选译《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拉开了中国道教经籍在英语世界译介的序幕。1868年,《道德经》首个英文译本诞生,1881年,首个《南华真经》英译本出版,19世纪英语世界译介道教经籍近20种,涌现出湛约翰、巴尔福、理雅各、翟理斯、卡鲁斯等一批享誉世界的道教经籍译介名家。到19世纪末,英国成为继法国之后西方道教经籍译介与传播的又一重镇。本文系统梳理中国道教经籍在19世纪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15.
略论隋朝统治与道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略论隋朝统治与道教段塔丽从一些史籍材料来看,隋朝建立后,无论是文帝杨坚,还是炀帝杨广,似乎都是以崇奉佛教为主,对于道教则多有贬抑。如隋文帝所言:“朕于佛教,敬信情重。”①《隋书·经籍·志》也称:“高祖雅·信·佛·法·,于·道·士·蔑·如·也·。”事实...  相似文献   

16.
道教奉“太上老君”(老子)为教主,奉《老子》为圣典,近两千年来历久不衰。对《老子》作宗教性比附始于西汉初年。汉初提倡用黄老之术治国,神仙家则视《老子》为治国、修身、修养成仙的经典。东汉太平道、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尊为“九玄帝君”“太上老君”。至南北朝,老子的教祖地位已为道教中人所公认。唐代皇帝以老子为族祖,追封其为“玄元皇帝”,奉《老子》为《道德真经》。道教神化老子受了?纬之学神化孔子的启示,佛教传入也起了催青作用,唐朝皇帝攀附老子,又使之加温。《老子》含有可供宗教援用附会的神秘主义因素。道教的根本信仰为《老子》的“道”和“德”,道教徒的修炼就是“修道养德”。道教经典所宣扬的义理,无不与《老子》在形式和思想上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黄海德 《东南学术》2005,1(5):116-121
人类的三大文化体系各有其不同的哲学形态,道教哲学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既是道教信仰的最高对象,又是道教哲学的核心范畴。道教之“道”渊源于先秦道家关于“道”的思想,脱胎于汉代的“道气论”,在扬弃魏晋玄学的基础上,吸取了大乘佛学的“二谛义”与“中道说”,终致在隋唐时期融铸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新的道教教义思想,从而使道教之“道”呈现了由实体性向非实体性过渡的宗教哲学特征。这是中华文明首次以宗教的形态实现了两种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可能为当代世界文明的处境提供某种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张三丰是丹道修炼的集大成者,主张“福自我求,命自我造”。他认为通过丹道修炼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久视,与道合一。他的丹道修炼方法包括清净丹法、同类阴阳丹法和龙虎丹法。“炼己”和“性命双修”是张三丰丹道修炼思想中的两大重要理论。张三丰认为,“炼己”最难,贯穿修炼的始终,“炼己”纯熟才能使修炼达到高超境界。张三丰在丹道修炼中主张“性命双修”,该理论兼及南北二宗派。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实践和道教长生修炼都有求真的要求,在求真的方法上科学采取了物质实验的方法,而道教长生修炼则采取了身心体验的方法。科学实验追求的是客观物质的知识真理,而道教长生修炼体验追求的是生命活动的存在真理。科学的实验方法在实践中走到了破坏自然和戕害生命的反面,而道教的长生修炼则坚持尊重生命、尊重自然,这一点对科学实验的反面效应可有补偿作用。而道教长生修炼中由于从自身求道,偏重重视活的肉体而忽视意识思维,这一点科学实验对意识思维的重视则可起到补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明成祖与武当道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成祖朱棣崇奉真武神,大修武当山宫观,扶植武当道教,这是明史和中国道教史上的一件大事。那么,在众多教派中,明成祖为何独衷武当道教,他与武当道教的关系如何呢?本文拟就明成祖大修武当道宫的原因和目的、对武当道教的扶植和管理政策、明代武当山的地位和社会影响等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一、武当真武神与“靖难”之役明成祖为什么要“倾四海之财,竭万人之力”大建武当宫观、扶植武当道教呢?近人说法不一。李养正先生的《道教概说》列举了四种观点:其一,因武当山出现瑞云而崇奉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