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 “瑞辰按《齐风》‘衡从其亩’,《释文》引《韩诗》作‘横由其亩’云,‘东西耕曰横,南北耕曰由’。《说文》:‘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又曰:‘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或从十久。’又曰:‘田象形,口十,千百之制也。’是亩之一纵一横,实兼东西南北之象。此《诗》‘南东其亩’,盖言南以该北,言东以该西也。”  相似文献   

2.
王建生平轨迹及其诗歌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生平轨迹及其诗歌艺术王宗堂在群星荟萃的中唐诗人中,王建无疑是有重要影响的诗人之一。但两《唐书》没有为他立传,生平资料很少,事迹仅见于《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和《全唐诗》采录《唐诗英华》编写的王建小传.传皆简略,且多讹误,后人未加详审据以征引,因而...  相似文献   

3.
张祜卒年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祜是中晚唐之际的诗人,以宫词及题咏山水风物之篇著名于世。其生平少为人所知。其卒年亦颇有歧说。《新唐书·艺文志四》云其于“大中中卒”。其后《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唐才子传》卷六张祜小传所记亦同。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疑张祜卒于大中六年。谭优学先生的《张祜行年考》(文见其所著《唐诗人行年考》一书)又据张祜有《喜闻收复  相似文献   

4.
郑谷生平事迹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谷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官至都官郎中,世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出名,世称郑鹧鸪。两《唐书》无传,仅《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及谷《云台编》自序略言其生平。今据有关史料,结合其诗,对郑谷生平事迹略作考辨。  相似文献   

5.
王船山《诗经稗疏》在名物训诂的辨正上,纠正了朱熹《诗集传》中不少错误,补正了毛《传》、郑《笺》之遗,其说精彩纷呈。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如《诗谱》谓‘得圣人之化者谓之《周南》,得贤人之化者谓之《召南》’,此别据《史记》谓‘雒阳为周召’之语,‘以陕州为中线而南分之,周南者周公所治之南国也。’证之地理,亦可以备一解。至于鸟,则辨‘雎鸠’之为山禽,而非水鸟……于兽,则辨‘九十其犉’之语,当引《尔雅》‘七尺曰犉’之文释之,不当以‘黄牛黑脣’释之……于草,则辨‘蒌’为雚、苇之属,而非蒿蒌……于木,则辨《诗》言‘…  相似文献   

6.
关于匈奴的起源,《史记·匈奴列传》说: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引“张晏曰:‘淳维以殷时奔北边’”。又引“乐彦《括地谱》云:‘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众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中国谓之匈奴’。其言夏后苗裔,或当然也’。故应劭《风俗通》云‘殷时曰獯粥,改曰匈奴’。又服虔云‘尧时曰荤粥,周曰猃狁、秦曰匈奴’。书昭云‘汉曰匈奴,荤粥其别名’。  相似文献   

7.
唐刘长卿诗“诗调雅畅,甚能炼饰”(《辛文房《唐才子传》),胡应麟在《诗薮》中评述“七言律以才藻论……中唐莫过文房(长卿字)”,而关于他与“五言长城”称号的公案,则向有歧说。 《唐才子传》说他被“权德舆称为‘五言长  相似文献   

8.
初唐诗杂考(十一)杨墨秋中宗李显降诞日初唐诗人李峤有《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一诗。据《唐诗纪事》卷九“李适”条载:“(景龙三年)十一月十五日,中宗诞辰.长宁公主满月,李峤诗‘神龙见象日,仙凤养雏年’是也。”则知《唐诗纪事》认为中宗降涎日在十...  相似文献   

9.
《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包拯传》:“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相似文献   

10.
《全唐诗》杂考(十六)胡可先卷四九一滕迈《春色满皇州》注:“一作薛能诗。”按据《登科记考》卷十八,《春色满皇州》为元和十年进士试题,《唐诗纪事》卷四九又载滕迈登元和进士第,是为滕迈诗无疑。若薛能,于会昌六年及第,见《唐才子传》卷七,与此诗无涉。卷四九...  相似文献   

11.
张祜是中晚唐之间的一位诗人,两《唐书》皆无传。《新唐书·艺文志四》上仅有“张祜诗一卷,字承吉,为处士,大中中卒”这样一句。我们从《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唐摭言》、《桂苑丛谈》等书的片断记载和张祜的诗中,可以看出他的一些大致情况。张祜,字承吉,(《唐诗纪事》为“长吉”),南阳(今属河南)人,一说是清河(今属河北)人。关于他的生卒,今人有几种说法,我们同意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中的提法,即生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大中”一共是十四年,“大中中卒”,我们暂定为大中七年(853)左右。这样,可以说张祜生于公元292年,卒于公元853年左右,享年六十一二。  相似文献   

12.
《唐诗纪事》误合二事考《唐诗纪事》卷十一“韦嗣立”条载 ,“开元中 ,嗣立自汤井还 ,经其龙门北溪别业 ,忽怀骊山之胜 ,尝有诗云 :‘幽谷杜陵边 ,风烟别几年。偶来伊水曲 ,溪嶂觉依然……’。时张说、崔泰之、崔日知在东都 ,皆和焉。先一日太平公主、上官昭容题诗数篇 ,故张说诗云 :‘舞凤迎公主 ,雕龙赋婕妤。’”这段记载误合二事为一事。开元中嗣立所赋诗收在《全唐诗》卷九十一 ,题为《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 ,同时之作还有《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赠张左丞崔礼部崔光禄并序》。同书同卷还有崔泰之、魏奉古…  相似文献   

13.
皮日休究竟是怎样死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参加过黄巢起义军的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究竟是怎样死的,千余年来由于前人记载不一,并且互相矛盾,成为一个“有疑”问题。最近我们在探讨黄巢起义史实的过程中,翻阅了有关史籍,尤其查阅了有关的地方志,发现了一些过去较少被人注意的史料,现提供出来,希望得到批评和指正。自五代两宋以来,一些笔记传闻中,许多人认为皮日休是被黄巢所杀的。如孙宪光的《北梦琐言》云皮日休“黄巢时遇害”。钱易的《南部新书》癸部云:“皮日休,历太常博士,后从巢寇遇祸。”其它如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全唐诗》卷608《皮日休小传》、《全唐文》卷796《皮日休传引》、辛文房《唐才子传》、《皮日休传》、计有功的《唐诗纪事》、清郭嵩焘的《郡斋读书志》和近人郑振铎的《中国文学史》均主张此说。其中《唐才子传》记载最为详尽:“乾符丧乱,(日休)东出关为毗陵(今江苏常州)副使,陷巢贼中,  相似文献   

14.
卷十九《谢裕传附孙朓传》:“朓好奖人才,会稽孔觊粗有才笔,未为时知,孔珪尝令草让表示朓。”(中华书局标点本,下同。) 标点本《校勘记》〔一三〕:“‘孔觊’各本作‘孔觊’,据《宋书》、《南史》本传改。前沈约曰:‘孙兴公、孔觊并让记室。’各本亦误作‘孔觊’,并改正。”今按:朓所奖之“孔觊(顗)”与沈约所曰让记室之“孔觊”,实为二人。据《宋书·孔觊传》,觊明帝泰始二年(466)被斩,时年五十一。而据《南齐书·谢朓传》载,朓生于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孔觊被斩时朓方三岁。又,觊“转署记室,  相似文献   

15.
“莫须有”一词出自《宋史·岳飞传》,其句云:“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诂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后人谓岳飞冤狱曰“三宇狱”,称无罪被冤为“莫须有”。莫须有,今作恐怕有,也许有之解。前些时偶翻一九三六年出版的《辞海》,“莫须有”条注释曰:“《癸已存稿.岳武穆狱论》:‘莫须有者,莫一言也,须有,一言也。桧迟疑之。又言有之,世忠截其语而合之,以诋桧之妄。’”这里对莫须有的诠释与通常所言有异。为了进一步弄清它的真正原义,我又查阅了清俞理初撰的《癸已存稿》,其中有关“莫须有”  相似文献   

16.
夏承焘先生所撰《韦端己年谱》,汇集各方面材料辩诬征实,考订甚详,为研究韦庄生平及其作品提供了重要依据,但其中唐昭宗光化三年十二月“奏请追赐李贺、皇甫松、陆龟蒙等进士及第”一条,夏先生根据《唐才子传·方干》断定“此事实倡于王,或王逝后,端己取其奏上之,文实吴融作也”。似乎尚可斟酌。 《唐才子传》这条记载,先见于五代王定保所撰《唐摭言》。王定保是吴融的女婿,他在序中  相似文献   

17.
训诂笺识     
二句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年》所载伍员奔吴故事。故事说楚大夫费无极忌贤妒能,诬陷伍奢欲与太子建叛变,使楚平王拘捕伍奢之后,又设圈套置伍氏父子于死地:“无极曰:‘奢之子材,若在吴,必忧楚国。盍以免其父召之,彼仁,必来。不然将为患。’王使召之,曰:‘来,吾免而父。’棠君尚谓其弟员曰:‘尔适吴,我将归死。吾知不逮,我能死,尔能报。闻  相似文献   

18.
雍陶生平及诗歌创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雍陶字国钧,成都人。其生年闻一多《唐诗大系》定为公元805年,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董肃秋、陈新选注《唐人绝句选》等皆沿用此说,均未言所据。从关于雍陶生平有限的材料看,这依据很可能就是《唐才子传》上“少贫,遭蜀中乱后,播越羁旅,有诗云:‘贫当多病日,闲过少年时。’”一段话。这段话引自雍陶下第时所作的《自述》(一作《下第》)诗,下第时间无考。但雍陶再下第的时间可考定为长庆二年(822)(集中有《再下第将归荆楚上白舍人》,“白舍人”即白居易,长庆元年十月至二年七月为中书舍人)春。则此诗之作不得晚于长庆元年。所谓“(少)遭  相似文献   

19.
<正> 自孟子提出读诗应知人论世以后,我国历代论诗者对诗歌的写作背景一直比较重视。宋代计有功编辑《唐诗纪事》,除选录篇章外,着重记载写作诗歌的本事和背景。清代经史之学发达,学人于此更为重视。在《唐诗纪事》影响下,出现了《五代诗话》、《宋诗纪事》、《辽诗话》、《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明诗纪事》等著作,近人又辑有《清诗纪事初编》。唐以来历代都有了这方面的资料专辑,对于研究古代诗歌者提供了很大方便。人们习惯上认为诗歌昌盛于唐代,实际上魏晋南北朝时代,诗歌创作风气已极普遍。自建安时代  相似文献   

20.
刘希夷诗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希夷是初唐时期一个颇有影响的诗人。其生平行迹,见于《旧唐书·文苑传·乔知之传》:“时又有汝州人刘希夷,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八,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十三,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等,皆有记述。概其一生,不拘常检,虽才情高迈,却遭逢奇赛;虽苦篇咏,特善闺帷之作,但体势与时不合。其《白头吟》一诗,有“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之句,据说因这两句诗引起了来之间的妒忌,最后为来所害。此说虽属传闻,但希夷之死于非命,恐与其放荡生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