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为人类发展开辟了空前广阔的空间和境界,给我们带来了无法计量的发展机遇,并将对人类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也对人类的发展潜力乃至人类的命运提出了空前严峻的挑战。目前在国内许多研究性文章中几乎都强调了知识经济给人类带来的光明前景,这是匆庸置疑的。然而我们用理性的思维来探究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时,就不难发现,知识经济作为一个崭新的经济形态,给未来社会带来的冲击,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容懈怠。它的负面影响我们应及早认识,及早采取对策,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本文关于知识经济给人类带来的光明前景不作论述,只浅谈一下知识经济给未来的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集合论悖论的实质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合论悖论的提出 ,给逻辑界、数学界提出了一个大难题 ,为寻求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 ,逻辑学家们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并在不知不觉中 ,大大推动了逻辑学、数学的发展。然而 ,回顾一下集合论的产生以及集合论悖论的解决史 ,我们不难发现 ,原来集合论悖论不过是一场虚惊 ,因为这类悖论的根源并非是由于人们无限制地使用了“外延公理”所致 ,而是忽视了康托尔提出的“概括原则”和“外延公理”的一致性所致。本文的目的就是在于澄清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3.
集合论是现代逻辑的一个重要分支,从根本上来说,集合论直接产生于对“无穷”的数学研究的需要。今天,集合论的思想、方法与结果已渗入到哲学、人文、数学、逻辑以及自然科学的一切分支。这篇文章准备简略地介绍集合论处理无穷集合的基本思想。 一、无穷之谜与“伽里略问题” “无穷”是日常思维和科学考察中都会碰到的问题:宇宙中的天体,流逝去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信息网络给我们带来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乃至生存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不但改变了我们的现实世界,而且创设了虚拟世界,同时也产生了若干社会问题。比如由“信息共享”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由全球信息一体化产生的保持“文化多样性”的问题,以及人与电脑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一些问题。作者认为,信息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巨大进步,信息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当前所碰到的许多“难题”,是有可能通过发展信息技术和改变“游戏规则”加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语言的模糊性研究越来越受学术界的重视。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尝试运用海德格尔的语言观深入剖析文学模糊存在的原因,指出模糊性是文学语言的基本属性,模糊性语言是人类认知局限和思维模糊的必然,也是艺术的需要,进而运用接受美学理论阐释文学模糊的审美机制和艺术。  相似文献   

6.
模糊逻辑延续了多值逻辑对二值原则的扩张态度,基于模糊逻辑构造出的模糊集合论,能够从形式主义的角度解决罗素悖论.哈耶克提出的基本模糊逻辑系统将几种多值逻辑系统作为其扩张来处理,为这样的构造奠定了基础.由此产生的公理化模糊集合论、模糊类理论和朴素模糊集合论对罗素悖论都有不尽相同的回应.  相似文献   

7.
模糊修辞学是模糊理论引入中国以后与修辞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如何运用模糊理论更好地表达文意。本文解释了研究文学语言模糊修辞的意义,并对文学语言与模糊修辞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文学语言模糊修辞的心理机制、言语策略、语用功能和美学效应,对模糊修辞的发展做出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8.
现代技术既给人类带来进步与繁荣,又带来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作为现代性运动的必然结果,“技术问题”不仅反映了现代技术与自然之间的冲突,透射出肇始启蒙的现代性文化的固有矛盾,在更深层次上,该问题对社会制度合理性提出了挑战。马克思正是首先揭露这一“隐参量”的重要理论家。  相似文献   

9.
作为白话文运动理论倡导的先行者,胡适主要的文学语言观是“言文一致”。这一语言观的提倡将“言文分离”、封闭性太过的传统文言转型为经欧化过滤的语言新形式,从而形成文学形式与思维理念的双向更新。但二元对立思维下建立的“言文一致”的乌托邦思想,缺乏对文学语言本体性的深入思考,所带来的蒙蔽与损失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和发展 ,它全面介入社会各个领域 ,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 ,给人的社会化进程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然而 ,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多元价值观念和“西化”的纷扰以及人际情感的疏远等由计算机网络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也足以引人忧思。本文探讨了计算机网络的社会化功能 ,对计算机网络带来的积极影响和负面效应作出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Decision-making in Fuzzy Environ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集合论的方法对系统的可靠性和开发费用之间进行平衡,提出了基于模糊论的优化决策算法。该算法能更好地解决由于系统可靠性(目标)和开发费用(约束条件)是模糊的而带来的问题。从运算结果看,该算法比普通算法更灵活,也更合理。  相似文献   

12.
文学语言的模糊特性的研究,是介于文学与语言学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目前,对文学语言模糊特性的讨论,大多选取某一视角、截取某一断面的阐释;多层面、比较全面的讨论尚不多见。本文通过对文学作品这一特殊信息载体的信息源、制作过程、传播手段以及储存代码等方面的具体分析,印证模糊性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特征,旨在揭示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存在的客观性;结合具体语言现象初步探讨了模糊语言的修辞意义,旨在说明模糊语言的特珠效应;描述了模糊语言的传递接收过程,目的在于揭示模糊语言语义由模糊到清晰的转换生成关系;最后从认识论和民族文化独特建构意识、独特思维方式的层面确立模糊语言的科学地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模糊集合论和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模糊语言学应运而生。从模糊语言的由来出发,试探地给语言的模糊性下了定义,并列举了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对语言模糊性的表义功能作以说明,点明了当今众家研究语言模糊性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关于其是否会取代人类作家的讨论日益增多。与二十多年前希利斯·米勒提出的“文学终结论”相比,人工智能给文学创作带来的挑战堪称一次新的“文学终结论”,它直接关涉到文学创作主体的本质和地位问题。目前,学界对于人工智能写作持两种不同态度,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反人类中心主义、主体性与反主体性的二元思维方式。事实上,讨论人工智能写作主体性问题应该摒弃这种二元思维方式,重新回归到对文学创作论的反思上来。传统文论将创作主体视为作者情感思想的表达和语言能力的呈现,但人工智能的出现为理解创作主体性提供了新视角。从创作原理角度看,思维与语言的同构性使人工智能写作具有了“准主体”性;从审美意蕴角度看,人工智能揭示出审美的公共性问题,为理解文学创作主体带来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文学语言的流变必须以人类的或民族的思维特质作内蕴 ,同时受规范的语言形式的影响。文学语言的流变对文学创作、文学欣赏、语言发展甚至人类思维方式均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通常,情报系统中包含有大量不精确信息,例如:各种自然语言文本和用户情报提问中存在“相关”、“相似”、“大约”等模糊概念,文献标引中存在一些模糊处理。在检索过程中,人们的思维过程和查找处理也常涉及不精确的概念和量度。目前,多数情报检索系统不能处理模糊信息,因为它们是建立于传统集合论和两值逻辑的基础上的。为了处理不精确的信息,提高检索效率,应用不精确推理(或称模糊推理)的知识检索方法,是一种有效途径。以模糊集合论和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为基础的不精确推理检索方法,不仅能处理模糊类型不精确信息,还可处理部分概率信息及不完整信息,并已被证明可应用于许多领域。这种检索方法可以处理用户的模糊提问,实现智能检索。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界限。计算机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 ,即计算机犯罪。利用计算机进行经济犯罪与传统的经济犯罪有许多不同的特征、表现形式和特点 :一是加强技术防范 ;二是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 ;三是应尽快制定计算机犯罪法 ,充分发挥刑事法律的威力 ;四是加强教育 ,提高计算机工作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总之 ,对网络经济犯罪的防范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 ,使每个经济主体做到守法、守信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模糊逻辑是一个新的逻辑分支。本文试图对模糊逻辑的一部分——模糊概念作一具体的分析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了论述:从哲学认识论、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对“模糊概念”作了界定;运用模糊数学集合论方法对模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了具体的描述研究;对模糊概念的论域和系统作了区分,并研究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模糊概念在种类上不同于一般概念的特殊性作了具体描述。  相似文献   

19.
在计算机普遍应用的今天,网络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每一个方面。网络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本文阐述了网络犯罪的概念、特点,网络犯罪的具体类型,分析了引发网络犯罪的原因,提出了网络犯罪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要论述文学语言的美学特点,不得不从“文学语言”这个基本概念说起,若不然,就不容易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文学语言”这个词,有广狭两种含义:广义的文学语言指的是在民族共同语基础上经过加工的一切书面语言;狭义的文学语言指的是文学作品的语言。现在文艺学通常把狭义的文学语言称为文学语言,广义的文学语言不再称为文学语言了。这里要讨论的是狭义的文学语言,沿袭称其为文学语言。为了明确探讨问题的范围,这是首先需要说明的。那么,文学语言(狭义)的特点是什么呢?对这个问题在一些文艺论著里有许多不同的答案,现只能择其要者约略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