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产教融合将产业和教育融合在一起,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但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产教融合中处境尴尬,产教双向良性互动的机制尚未建立。地方应用型高校应进一步明确自身办学定位,优化专业设置,建设一支稳定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政府应加强引导,提供政策支持与经济扶持,打造产教协同育人共同体;同时建立并完善产教融合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大学学术文化研究成果三个方向的归纳和综述,指出新时期要加强大学学术文化的前瞻性、综合性应用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区域性、应用型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术文化的基本内涵,同研究性大学相比,特色更为鲜明,内涵更为丰富.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术文化立足点在于服务地方,其学术成果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地方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有助于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消除传统经管类专业教育教学弊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针对目前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产教融合存在的合作平台不力、协调统筹不够、创新驱动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建立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体系,提高经管类毕业生职业胜任力;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打造经管类专业产教融合合作平台;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协调统筹产教融合发展;打造产教融合团队,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按照教育部推进地方高校转型的相关文件要求,全国各地高校,特别是省属高校行动起来,根据各自高校的定位、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创新性地推进学科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的实践.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市场营销专业如何推进产教融合模式的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创新性的市场营销人才是一个紧迫的命题.  相似文献   

5.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是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重要举措。深入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协同育人路径,通过校企共建合作委员会、共建产业学院、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等多维度构建实施“2.5+1.5+(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为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6.
产教融合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必由之路.产业和教育的融合涉及多元主体的参与,也是催生"产教融合"内生生命力、持久力的关键;专业集群是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战略,产教融合发展与专业集群建设共同指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生态模式将会成为产教融合新阶段的选...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背景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应对激烈竞争的重要手段和人才培养方向,但在高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认识和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依然存在严重的不足。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立足实际,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合作平台、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完善"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作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产教融合是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更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产教融合在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即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校企间缺乏交流沟通与资源共享平台,缺乏有力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产教融合机制还不健全。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构建适应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校企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平台,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构建完善的产教融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型本科院校顺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教育本身的发展需要而产生,并在切实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制定并实施学校发展战略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学校发展战略的基本认识,文章就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包括战略定位、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及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本科教育趋同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中,“趋同化”倾向与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多元化人才需求越来越不吻合.应用型本科教育本应具有基础性、职业应用型以及以人为本性的特点,然而当今高等教育中存在办学模式单一、办学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设置过广以及产学结构不对称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对教育的高度控制性集权管理,再加上高校自身特性的驱使和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所造成.为避免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趋同化问题,除教育主管部门转变教育观念、创新管理机制以外,高校应在建立应用科学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战略、制定高效个性化教育模式,加强应用型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1.
论应用型本科人才及其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本科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称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客观存在的,且已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树立相应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要落实为企业服务的办学理念,要系统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积极推进产学结合,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台湾地区高校在应用型本科教育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发展经验。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台湾地区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现状和取得的先进经验,同时分析了我国内地应用型本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比两地培养模式的得失,对我国内地高校的发展方向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建本科院校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需要产生的,承担的主要责任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随着甘肃省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战略的实施和陇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陇东学院迎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实现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是学校发展的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期刊体制改革、学术失范问题以及学术评价过度现象使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报面临着不少挑战,但地方高校自身的优势也给学报发展提供了机遇。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报应依托自身地域与学科优势,在栏目建设上下功夫,为高校教学、科研及地方社会服务。学报编辑人员也应加强业务技能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积极寻求数字化、专业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方式与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有的办学基础和特定的办学区域决定了它们应该成为高校服务地方的重要力量.然而这类高校怎样服务地方,其方式和机制随着经济转型应怎样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研究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意义,指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存在的问题,并就此进行了原因分析,结合常熟理工学院的实际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方式和机制的有关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推进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是必然趋势。地方本科院校将要转型成的应用型大学的具体内涵,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方式,我们都应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学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的主要功能应包括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 ,因而大学应兼有学术性和职业性特点。本科教育 ,既应为立志从事学术研究 ,攻读硕士、博士的人才提供知识平台 ,也应为大量的完成学士学业 ,准备服务社会的人才提供就业基础。因此 ,提出在中国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观点 ,初步论证了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可能性 ,并探讨了应用型本科的办学模式、应用型人才素质构架 ,论证了应用型本科办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针对教师队伍现状,瞄准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方向,抓紧创建自己的专业特色,以加强优良教风、学风建设为基础,以提高年轻教师教学能力为重点,以加强教师与地方企业科技合作为方向进行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有的办学基础和特定的办学区域决定了它们应该成为高校服务地方的重要力量.然而这类高校怎样服务地方,其方式和机制随着经济转型应怎样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研究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意义,指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存在的问题,并就此进行了原因分析,结合常熟理工学院的实际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方式和机制的有关思考.  相似文献   

20.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突破。深入剖析应用型转型的内涵,分析新建 地方本科高校所具有的“双重身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从地方高校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探讨如何用足用好中央省市的 高校应用型转型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