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民族文化艺术中,文学是核心,是脊梁.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政府先后推出了国家文学荣誉奖,实业家也纷纷解囊相助,设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学艺术奖励基金会,定期评奖.在这方面,埃及起步较早.埃及——阿拉伯文学的沃土为鼓励文学创作和评论,早在19世纪40年代,埃及语言学会就设立了小说创作奖,可惜后来中断了.1958年起,埃及正式设立国家文学荣誉奖,当年塔哈·侯赛因首先获得该奖,次年阿拔斯·迈哈穆德·阿嘎德得奖,1960年剧作家陶菲格·哈基姆获此殊荣,1968年小说家纳吉布·马哈福兹被推上领奖台.此奖一年一度,从未中断,得奖者以诗人和小说家居多,也有少数剧作家和大学教授.按章程规定,得奖人一般应为健在者,但也授予过刚刚去世的作家,因为有的作家生前硕果累累,但错过了机会,对此埃及最高文化委员会予以追认.埃及是阿拉伯文学的沃土,在阿拉伯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自当首推埃及人.瑞典的诺贝尔文学奖,创设于1901年.多少年来,阿拉伯文化机构先后推荐过埃及的塔哈·侯赛因、阿拔斯·迈哈穆德·阿  相似文献   

2.
塔哈·侯赛因是阿拉伯世界的文坛巨匠,著名的民族主义思想家,一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为阿拉伯人民留下极其丰富的理论财富,其中宗教思想是这一理论财富的有机组成部分.塔哈·侯赛因立足于近现代埃及社会的政治变革,坚持用科学分析的态度对待宗教问题,对宗教与理性、科学、宗教与民族的关系,宗教的社会作用、伊斯兰教的变革及其与埃及社会相适应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宗教思想.一、对宗教的态度一些西方学者指出:“塔哈·侯赛因曾是向传统伊斯兰教义挑战或质疑的代表,但后来他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塔哈·侯赛因甚至对《古兰经》和《圣经》的历史也表示怀疑,坚持彻底的理性主义、”因此,“塔哈·侯赛因是以理性主义和自  相似文献   

3.
塔哈·侯赛因(1889~1973)是埃及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文艺批评家和思想家.他的著述丰富,是多产作家.他不仅对文学,而且对历史、哲学等都有精深研究,成为一代文宗,被誉为"阿拉伯文学之柱".塔哈由一个盲童成长为一流的埃及作家、阿拉伯文豪,这在阿拉伯文学史上实属鲜见.就其全部经历和创作来看,他在阿拉伯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阿拉伯文学和世界文学之间起了桥梁作用.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埃及文化启蒙运动中,在创建埃及乃至阿拉伯新文学运动中,在为使创作反映现实、形成具有鲜明现实主义色彩的"埃及现代派"的活动中,以及在创立新的阿拉伯文艺批评等方面,都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从埃及《十月》周刊上读到埃及文学巨擘塔哈·侯赛因的故居将改建成博物馆的报导,十分兴奋.我们像崇敬茅盾、老舍、叶圣陶等我国文学大师们一样崇敬塔哈·侯赛因.塔哈·喉赛因1889年出生在上埃及米尼亚省的马加加村.  相似文献   

5.
30年代初,《复兴》与《曙光》两本杂志的问世,象征着苏丹文艺复兴的开端,一种思想与风格崭新的苏丹文学渐渐地成长起来.在此之前,苏丹诗歌一直墨守中世纪阿拉伯古典诗的陈规和传统,从内容到形式都无重大变化. 由埃及诗人马哈茂德·萨米·巴鲁迪开创的一个诗歌革新运动,在哈菲兹、邵基·穆巴拉克、阿卡德、塔哈·侯赛因、阿波罗诗社等诗人、文学家和文学组织的推动下进一步发展.苏丹与埃及有着密切联系,苏丹青年文学家向往埃及,深受埃及文坛的影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日本加强了对阿拉伯现代文学的研究,先后翻译出版的阿拉伯各国文学作品有: 《苦难树》塔哈·侯赛因(埃及) 《东方来的小鸟》陶菲克·哈基姆(埃及)  相似文献   

7.
在百花争妍、作家如林的阿拉伯文坛上,纳吉布·马哈福兹是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在阿拉伯文坛的地位,“同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法国的巴尔扎克一样,是阿拉伯人民的民族作家”①.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把阿拉伯小说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新开罗》则是他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也是他创作道路上的一次关键的转折.  相似文献   

8.
塔哈·侯赛因博士(1889~1973)被誉为“阿拉伯文学泰斗”。他与开罗大学在埃及民族解放运动中,在阿拉伯复兴运动中,相映成辉。塔哈的生平和开罗大学的历程是埃及现代历史画卷之一。他在开罗大学求学的六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开罗大学赋予这位盲人青年学子一双明亮锐利的双眸-知识与厚爱,这成为塔哈征服黑暗最有力的武器。  相似文献   

9.
谈起阿拉伯女作家,即使是阿拉伯本土的文学评论家也大多只知哈黛·萨曼、奈瓦勒·赛阿达微等,而更多的女作家及其作品犹如散落尘埃的珍珠,不为人知.甚至有人对是否存在阿拉伯女性小说也提出疑问.针对这种漠视阿拉伯女性小说的存在或将其边缘化的做法,布赛娜博士历经数年,悉心收集整理,终于完成了这部研究阿拉伯女性小说的专著--《阿拉伯女性小说百年》,涉及范围为20世纪阿拉伯世界的女作家.布赛娜以翔实丰富的资料,客观公正的态度,无可辩驳的事实纠正了阿拉伯文学评论界长期以来对阿拉伯女性小说及女作家的偏颇态度,有力地证明了阿拉伯女性小说不仅是阿拉伯文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女作家们也以她们独特的笔调和视角为阿拉伯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教育对于每个人就像吃饭、喝水和呼吸空气一样重要。文化教育应该属于全体人民,就像空气和水一样,人人有权享用……”开罗国家大剧院里传出阵阵话音及掌声,话音铿锵有力、宏亮圆润,掌声犹如雷鸣。那是埃及人民熟悉的声音,那里在放送埃及前教育部长、“阿拉伯文学之柱”塔哈·侯赛因博士生前的讲话录音。 大剧院里正在举行盛大集会,埃及文艺界隆重纪念塔哈·侯赛因博士逝世二十周年庆祝塔哈·侯赛因纪念馆开馆。 塔哈·侯赛因纪念馆馆址在博士故居,位于开罗吉萨区的金字塔大街,名为“拉麦塔”,是阿拉伯语“拉麦”一词的双数词,其原意为“积水塘”或沙漠之中供人歇脚的地方。塔哈·侯赛因博士之所以用双数词为私宅命名,因为那是一座两层小楼,一层供博士夫妇用,另一层住着博士的儿子穆阿尼斯及其妻子。“拉麦塔”落成之初,塔哈·侯赛因博士低声细语地说:“一座房子,一个花园。在开罗,终于有了我们的私有财产。真主啊,一切赞美和感谢都归于你,你是天地之光……”仿佛他早就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拥有自己的一份东西。1889年11月的一天,塔哈生于上埃及一个偏僻乡村的贫苦农家。幼儿时的塔哈,也曾领略过光明之美。但是,贫困、落后使他染上了眼病。在兄弟姐妹12人中,塔哈排行老七,因家境贫寒,父亲收入低  相似文献   

11.
1994年10月初,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埃及著名文学家纳吉布·马哈福兹在开罗遭到暴力袭击,被极端分子刺伤,震惊世界。埃及各界人士对此恶行纷纷予以谴责。 打开阿拉伯文学史册,不难发现对文学家施虐暴并不罕见。如古代文学家麦阿里(973~1057)、贾希兹(775~868),近现代文学家阿卡德(1889~1964)、塔哈·侯赛因(1889~1973)都曾遭到迫害乃至类似的谋杀。本文就中国读者较为熟悉的埃及大文豪塔哈·侯赛因的遭际作一简述。 1925年,塔哈在埃及国立大学(开罗大学前身)讲授贾希利亚时期的诗歌时,运用笛卡尔“怀疑论”的研究方法,率先对该时期的诗歌的原有结论提出疑问,经长期研究和悉心推敲,他得出的结论是:所谓贾希利亚时期诗歌,其绝大部分作品是伊斯兰时期人们杜撰出来的,这些诗歌所反映的内容也是伊斯兰时期阿拉伯人的宗教、思想、政治和经济生活,连贾希利亚时期的语言也没有在诗歌中得到反映。 一石激起千层浪,集中体现塔哈·侯赛因这一新观点的《论贾希利亚诗歌》一出版,迅即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一时间,塔哈受到各方的无端指责和攻击,有人还通过报刊呼吁立即把他赶下大学讲台。除了不明是非、受蒙蔽而摇旗呐喊的青年人外,反对塔哈最为激烈的有三种人:一  相似文献   

12.
1911年,阿拉伯文坛上的杰出诗人、散文作家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发表了他脍炙人口的中篇小说《折断的翅膀》. 纪伯伦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性散文的主要奠基者和开创阿拉伯20世纪新文学道路的先驱.和同时代的作家、诗人相比,纪伯伦的创作不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思想上,他的着眼点是  相似文献   

13.
简讯一     
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于1988年3月26日在北京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会议室召开了第一季度学术讨论会.在京的会员及阿拉伯文学爱好者29人参加,15人做了发言.会议的议题为“我所了解的阿拉伯当代文学”. 社科院李琛同志作了题为《阿拉伯女作家与妇女问题》的发言,并介绍了第三代和第四代阿拉伯女作家,分析了她们的作品,如埃及努瓦尔·莎尔达维《一钱不值的女人》(1974)、伊格芭尔·芭莱卡的《丽拉与未知数》和《春回大地》(1965)、叙利亚乌勒法特·伊德丽碧《大马士革,啊悲楚的微笑》(1982).库雷特·扈莉的《日月穿梭》(1980)、黎巴嫩伊米丽·纳苏尔拉的《人质》、丽拉·  相似文献   

14.
阿拉伯文学泰斗棗塔哈·侯赛因博士(1889~1973)和中国文化革命主将棗鲁迅先生的思想、观点、创作范围、艺术特点、文学地位与生活年代都有惊人的相似。塔哈终生致力于埃及与阿拉伯民族繁荣,为此,他主张面向欧洲,吸引西方的现代文化与科学技术。他是现代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先锋与闯将,被誉为东西方文化合璧的世界文化名人。塔哈终生致力于教育与文学创作,认为教育对于人来讲,如同空气与水。他是20世纪初革新与保守、前进与倒退斗争中涌现出的现代阿拉伯复兴思想家、文学家与教育家。  相似文献   

15.
塔哈·侯赛因是现代埃及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也是享誉阿拉伯世界的教育思想家.1919年塔哈·侯赛因从法国留学归国后,先后担任开罗大学教授、开罗大学文学院院长、亚历山大大学校长、教育部长,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和教育管理工作,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他以学校为教育改革基地,全面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6.
穆罕默德·古奈尼·希拉勒是埃及比较文学研究的先驱.他于1952年出版的《比较文学》以法国比较文学学派的体系为基础,结合阿拉伯文学、波斯文学、欧洲各国文学,介绍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对象、方法乃至工具的运用等.介绍了自滥觞至20世纪西方比较文学的发展史,特别介绍了比较文学在埃及和阿拉伯国家的发展情况.《比较文学》是迄今阿拉伯比较文学的最重要著作,已成为阿拉伯国家比较文学课程的教材.  相似文献   

17.
陶菲克·哈基姆(1898~1987)是埃及当代最杰出的阿拉伯作家,集小说、戏剧于一身,与塔哈·侯赛因等现当代阿拉伯文学大师齐名.陶菲克出生官吏家庭,早年留学法国,攻读法律学,但更爱文学艺术.他辛勤耕耘一生,将全部智慧无私地奉献给祖国与人民.自中学时期开始创作,作品以他独具的深刻精辟的哲理思想及饱满而汹涌澎湃的激情,抨击了英殖民势力控制下的黑暗现实,唤醒了成千上万个青年,鼓舞他们投身革命洪流,树立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信心和勇气.陶菲克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剧作,其特色是以火一般的热情直抒他对于社会、对于人情世事的感受和看法,以无保留的真诚打动读者的心.由于出自真诚而无需掩饰,他的作品因而具有一种酣畅流利的气势.在陶菲克逝世一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们谨以如下一组文章,对陶菲克的生平及作品作简单介绍,以志纪念,愿陶菲克的作品及其文艺思想得到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埃及的乡村小说发端于本世纪初,至五六十年代渐趋成熟。乡村小说主要描写乡村生活,是真实反映埃及乡村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的一面明镜。本文试从埃及乡村小说的时代背景、作家、文学特点及语言特点四个方面作一浅述。 一、乡村小说的时代背景 1902年,埃及作家马哈茂德·赫伊拉目睹遭受统治者的残酷剥削,生活极端贫困的埃及农民的现状,创作了埃及文坛第一部反映乡村生活,体现农民强烈要求社会变革的小说《乡村青年》。1906年,丹沙微事件爆发之后,马哈茂德·塔希尔以这一历史事件为社会背景创作了《丹沙微的少女》。从此埃及出现了第一代乡村小说作家及其作品。 20年代,埃及社会上倡导公正,要求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为此创作了长篇小说《宰娜白》(1914)。三四十年代,埃及陷入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危机,为了填补挥霍殆尽的国库,统治者们对农民课以重税、盘剥无度,使农民的处境极度悲惨。这一状况使“社会小说”成为埃及作家们关注的焦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小说是:陶菲克·哈基姆的《乡村检察官手记》(1937)、阿伊莎·阿卜杜·拉赫曼的《庄园主》(1944)、阿卜杜·拉赫曼·谢尔卡维的《土地》(1954)。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段现代阿拉伯文化史上的公案,涉及塔哈·侯赛因和艾哈迈德·爱敏。前者是饮誉世界的盲人文豪,后者是备受推尊的杰出学者,都出生于19世纪末的埃及农村,但塔哈是上埃及人,艾哈迈德是下埃及人。他们童年时代都在各自家乡的村塾中接受启蒙教育。 1902年,双目失明的塔哈由胞兄领着踏进了伊斯兰教最高学府爱资哈尔大学,  相似文献   

20.
萨尔瓦特·艾巴扎是位老作家,在埃及乃至阿拉伯世界文坛享有盛名。他出生在埃及加格齐格市一个名门家庭里,父亲是前内阁部长。1950年,萨尔瓦特·艾巴扎毕业于开罗大学法学院,先后担任过律师、职员、《共和国报》、《小说杂志》编辑以及埃及最高文学艺术委员会委员兼埃及作家协会主席。1956年他的代表作《遁世者》问世,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