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消费物价指数(CPI)2007年3-5月连续3个月同比涨幅超过3%,引起政府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本文就近期CPI快速上涨原因作了深层分析,指出粮食价格波动是此次CPI上涨的主要原因。而粮食价格波动、资源品价格的波动和急速上涨的资产价格将是影响我国物价总体水平未来走势的重要因素。预测结果显示:2007年下半年将呈现先继续上扬然后下降的趋势,下半年及全年CPI涨幅将超过3%,但不会出现大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08,(4):16-17
数据关键词:抑制通胀、稳定市场——2007重要数据年终回顾回首2007年,中国经济在继续保持高于11%的高位增长的同时,与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物价、房价等也在一路狂涨。为抑制狂涨的物价,金融、财政、税收、行政手段轮番上阵,与CPI打起了车轮战。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11月的CPI同比增长6.9%,创近11年以来的新高。  相似文献   

3.
一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出现通货膨胀,常用的指标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CPI上涨在3%之内,容易为社会各界所接受;物价上涨幅度超过3%,且持续3个月以上,常常被视为出现了通货膨胀。2010年的CPI,5月份达到3%之后,6月  相似文献   

4.
陈青 《决策与信息》2011,(5):269-270
房价、米价、肉价的持续上涨已经引起了普通民众的关注,CPI节节攀升、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会导致经济缓慢通胀、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是目前这样短时间内物价大幅上涨特别是基本生活物资价格上涨的现象是不正常的。当全社会在声讨通货膨胀的时候,有人却提出通货膨胀使农民获益丰厚,因为农产品的价格全线上涨。农民可以高价卖粮,取得几倍于以前的收入。但是这样的现象是“通胀时代”农民真实境况还是表面现象。只有深入分析农民的生存状况才能看清通货膨胀对农民带来的真实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0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一直不断上涨,尤其在2007后,物价明显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在物价剧烈上涨尤其是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微观单位将受到严重影响,但是在传统财务会计中,会计信息无法有效体现物价上涨,因此将会计信息进行调整以反映物价上涨因素便尤为重要,物价变动会计便发挥着重要作用。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以及会计核算能力的不足,中小企业推行物价变动会计有一定难度,但是在上市公司中逐步运用物价变动会计以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紧迫而重要。  相似文献   

6.
专家解读     
中国通胀压力在积聚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近日指出,当前中国通胀压力在积聚。据中国人民银行预期,今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将上涨3%左右。专家认为,CPI上涨2-3%一般被认为是适度的温和通胀,这种趋势会令证券界与房地产等受益行业欢欣鼓舞。但观察家指出,令高层担忧的是,全年既要防止通货膨胀蔓延,又要严控部分行业的投资过热,将是今年工作的一个着力点。据分析,中国经济在2003年初恢复正数通胀,近来通胀速度更开始加快,尽管今年2月、3月的CPI增幅在回  相似文献   

7.
2014年刚刚过去,回首这一年,经济平稳,结构调整提速,连带着那些老百姓最关心的价格们也都没有来捣乱。物价低位运行,房价、金价低迷,油价更是创下"十连跌"纪录。这些价格的下降,你感觉满意吗?价格涨跌,对经济到底是好是坏呢?物价:CPI增速创新低物价降了吗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4%,涨幅创下自2009年11月份以来60个月新低。至此,CPI涨幅已经连续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我国的物价呈现出一路上升的趋势,导致了CPI也就是物价消费指数的持续上涨。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探讨了CPI持续上涨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对策来抑制物价的不断上涨。  相似文献   

9.
去年11月初,美国开动印钞机大印美元,引发了世界各国对通涨的担忧。国内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期上涨了4.4%,突破了4%的警戒线。通货膨胀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网络出现了夸张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由于我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通货膨胀压力,引发了资产价格快速上涨。本文从货币供给,房地产价格和CPI入手,建立VAR模型研究货币供给、通货膨胀、资产价格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的通货膨胀的原因更多来自于货币供给之外,资产价格的上涨会对CPI产生正向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小汽车在降价,空调在打折,彩电冰箱在大甩卖让人司空见惯。而与此同时,企业生产成本却居高不下,效益下降。据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8%,增幅为2003年10月以来的最低点。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5.9‰这是PPI连续14个月维持在5%以上的水平。央行最近因此下调了对2005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增幅的预期,央行称,预计全年CPI增长将在3%-3.5%之间。而就在此前的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央行对全年CPI的预计增幅还保持在4%。央行在报告中预计表示,2005年物价将小幅、逐渐回落。央行对CPI预期的最新变化表明,通胀压力已经减缓,央行采取加息等紧缩政策的必要性正在降低。  相似文献   

12.
尽管有灾难的影响,而且今年的经济会在外需下滑下靠内需继续支撑,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不会低于10%,物价升幅可能会在6.5%上下。中国经济不仅已经告别通货紧缩时期,也已经告别高增长、低通胀时期。中国的资产价格特别是房价会因整体物价的上扬从而出现上涨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面临严重的通胀压力,我国近年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外汇储备增加、货币超发和流动性过剩等,中国未来将长时期面临物价快速上涨的考验。如何防范和缓解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当前经济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文章从我国近期经济现状着手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结合政府已经采取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尝试探寻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中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中国商品市场的有效供给不足,消费需求旺盛造成的供求矛盾加剧。另一方面,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工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厂商生产成本增加,拉动了CPI的上升。同时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带来了比较明显的输入型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我国的CPI保持了持续温和上涨的势态,如果说年初的上涨尚可以归因于"翘尾因素"之类的话,那么接下来CPI的持续上涨不得不让人们再次对通货膨胀的可能到来保持一份高度警惕。本文拟对本轮CPI上涨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吴小坤 《经营管理者》2011,(4X):244-245
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经济现象。通货膨胀下的市场经济,物价普遍上涨,人民币贬值。通货膨胀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通货膨胀下,市场资金的流向和人民币的购买力都发生着改变。家庭理财也会受到影响。文章主要论述通货膨胀对家庭理财的影响;家庭理财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应对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7.
受油价飙升(冲破147美元)、食品价格暴涨影响,通胀上升现象席卷全球。雪灾和地震更使中国通胀恶化,尽管政府对部分商品实行临时干预措施,但二季度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仍居高不下!由于通胀压力巨大,政府将今年CPI调控目标锁定在4.8%以内。尽管紧缩调控不断,贷款的需求也仍在膨胀。一切都在显示,下半年的物价将会继续上涨,通胀在短时期内还将持续……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价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物价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宏观指标,对我国国民经济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CPI作为物价的测定指标,首先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物价变动情况,揭示了在我国体制转型时期物价变动的特点,并结合经济现象和社会背景,分析历次通货膨胀发生的共同原因和特殊原因,以对现在和将来的经济发展提供预警信号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货膨胀,就好像破坏国民经济的有机体健康发展的病原体,总是被人诟病.但是回顾近3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总体是一个通货不断膨胀、物价不断上涨的过程,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膨胀的速度和程度不同.再看西方发达国家过去的上百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也无一不是一个"通货膨胀"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通货膨胀,就好像破坏国民经济的有机体健康发展的病原体,总是被人诟病。但是回顾近3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总体是一个通货不断膨胀、物价不断上涨的过程,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膨胀的速度和程度不同。再看西方发达国家过去的上百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也无一不是一个通货膨胀的过程。所以,渐进的、可控而又可承受的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也许是经济不断增长的必然和必须,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对此草木皆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