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木斋所著《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提出十九首可能产生的时间为建安时期,主要的作者则为曹植,观点新奇,论证严谨。美国学者宇文所安的新著《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从迥然不同的角度,得出与木斋相近的结论。这两部著作从东西方不同的知识背景、文化视野下观照古诗十九首,为古诗十九首的研究提供新了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关于<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史上地位的研究,今之学者多从<古诗十九首>与汉乐府以及<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的关系入手,而对于<古诗十九首>与<诗经·国风>关系的论述尚未有专题论文涉及.本文拟从:叠字的运用与语词的化用,章法结构的承袭与比兴手法的运用等两个方面略加论述,从而理清<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真正地位.笔者认为: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古诗十九首>远承<诗经·国风>,近接汉乐府,下启建安诗歌,于中国诗歌之发展可谓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3.
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表东汉时期的诗歌创造水平的《古诗十九首》相比它之前的《诗经》、《楚辞》、《乐府民歌》等各时期的代表作品,在抒情艺术上有一个长足的进步,使五言诗基本成熟。文章从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上、人物外形刻画上以及诗歌语言等方面分析了《十九首》在艺术上对前期诗歌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列为枚乘杂诗,但根据不足。《文选》作《古诗》,兹从《文选》。《古诗十九首》,始见于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所谓古诗,本是晋南北朝时对古代诗歌的统称。萧统从当时流传的五十九首五言古诗中挑选了十九首已失去主名的优秀作  相似文献   

5.
《古诗十九首》中近4成诗歌述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它以人生观、人生方法论构成了较系统的颓废思想,与汉末民歌一起形成了普遍的颓废思潮。悲怆的情感抒发使《古诗十九首》更具思想和艺术感染力,颓废在弃旧中为创新铺平了道路,对文学上的建安之风和哲学上的魏晋玄学有开启之功。汉末颓废诗歌在世界颓废主义文学中,也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古诗十九首》写作年代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文选》,萧统没有标示作者的姓名,而统称为《古诗》。稍后,徐陵编《玉台新咏》,将《古诗十九首》中的十二首收录其中,八首被标为枚乘所作。自钟嵘、刘勰起,就对枚乘为古诗作者一事持怀疑态度。长期以来,《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及写作年代问题,成为文学史上一大疑案。当代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些诗篇产生于东汉末年的桓、灵之际,但在具体年代的断定上,伸缩性较大,甚至处于某种游移状态。在研究方法上,如果我们不仅仅局限于从《古诗十九首》本身找内  相似文献   

7.
《古诗十九首》在艺术风貌上兼有民间与文人双重特征。首先,《十九首》中既存在诸多化用典籍的迹象,却又不影响它的通俗质朴;其次,《十九首》既有真率直白的一面,又不乏用心的构思和蕴藉;再次,《十九首》既注意字句的讲求,存在对音律的调节,又还没有魏晋南北朝诗歌那么讲究,而且用语偶或有俗鄙之嫌。放在汉魏晋文人五言诗逐渐确立的诗歌史背景之下,这种艺术风貌正是五言诗由民间性向文人性过渡刻印下的特征,表明它是一种过渡性的诗歌形态。  相似文献   

8.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五言诗代表作,在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语言自然、精练、优美而富有节奏,语言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多样,精妙地展示了诗人内心微妙、复杂的情感。《古诗十九首》积极向民间文学学习,又从《诗经》、《楚辞》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深厚造诣和独具匠心的语言艺术成就使其成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对后世诗人的语言运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保华 《南都学坛》2007,27(1):82-83
两汉乐府诗和《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诗歌文学发展的基本风貌和最高成就。汉乐府诗创作艺术上娴熟巧妙的叙事技巧,杂言和五言句式的运用等,与《古诗十九首》委曲宛转的抒情艺术手法,以及纯熟优美的五言句式特征等,形成鲜明有趣的对照。二者互补统一,各臻其妙,对我国当代诗歌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建安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建安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汉乐府民歌的深刻影响,这在学术界早有定论。但是,它同时接受了《古诗十九首》(以下简称《十九首》)的深刻影响,却未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很多人对于这种影响,要么完全不提得,即使提得,也往往片言只语,轻描淡写。为了深入说明建安诗歌繁荣的原因,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般大学工科大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我们专门针对这一群体的英语学习状况设计并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工科生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以及价值观等主观因素是导致其英语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为帮助其走出困境,我们基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归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及角色扮演理论等出发提出了几条促进一般大学工科生英语学习的具体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研究型网络英语词汇课程采用以任务为基础,以研究为主线,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新授课方法,营造研究型课堂微环境,给学生创造研究条件.通过给学生分组布置具体研究任务,传授研究方法,让学生上网搜索、编写创新对话,撰写微型研究报告.通过期末学生的学习成果检测以及问卷调查方法,对比其学期始末的研究能力变化.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微环境的营造有利于学生研究能力提高,进而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质的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某大学生社团学生干部的访谈,较为深入地描述了大学生在由普通学生或社团的普通成员转变为学生干部或社团领导的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分析了学生干部的自我领导意识及其对社团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当前法国儒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汉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内容上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数学等方面。近二三十年以来,法国在儒学思想史方面的研究有了较大的突破。于连、程艾蓝等知名汉学家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分别从思想、学术等层面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范式,同时对整个法国思想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旨在讨论几个主要代表人物的研究工作,并尽量顾及他们的最新成果及其互相关系,从而揭示法国汉学界在这个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的"文本理论"研究经历了评介、应用、比较研究及学科建设这一发展过程,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笔者在分析各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新时期以来"文本理论"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文本"一词内涵丰富,但指涉模糊;二、个案研究重在突出独特性,比较研究相对薄弱;三、中西文本思想比较研究的视角独特新颖,但深度不够。该文以这三个问题为视角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欧美汉学界对中国六朝文学关注颇多,其研究成果与观念方法也有不少值得中国学者参考。尤其是近二十年来,欧美学者在六朝文学研究方面的成果更加令人瞩目,有新意的论著颇多,其中某些对于六朝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也有助于推动六朝文学的研究。本文择要介绍其观点,并指出,欧美学者在六朝文学研究中的一些思路与方法成果仍有待我们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15年来,国内学术语篇研究在构建学术语篇的宏观结构和透视学术语篇的微观构成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研究视角过于单一,绝大多数研究均以系统功能语法或体裁分析理论为分析框架;二是研究方法尽管在总体上较为合理,但还可进一步丰富。因此,在研究视角上,可吸纳目前国外应用较广的、以认知语法为理论框架和从社会文化语境切入的研究角度;在研究方法上,可采用目前发展较快的、语篇的语料库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8.
方言词汇研究的最高境界是弄清楚方言词汇的来龙去脉,而要弄清楚方言词汇的历史来源,又是一件十分艰苦的工作。就宁波方言而言,考索词源的工作前修时彦已经做了不少,但远远没有穷尽。本文拟以明清白话小说语料为依据,对《宁波方言词典》中未曾溯源的若干词条作些考源。这样做,既有助于宁波方言研究,又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研究。  相似文献   

19.
财务分析师报告的盈余预测是其向市场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向客户提供服务的主要内容,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届的广泛关注。然而,大量国内外实证研究表明,分析师提供的盈余预测带有乐观倾向。本文采用文献调查的研究方法,回顾了国外关于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倾向成因的相关研究。该研究对加强我国财务分析师行业建设,提高资本市场投资者的投资效率,以及资本市场相关理论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者根据对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已有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了解以及亲身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体会,认为,从《马氏文通》至今,中国国内汉语语法研究不少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学者面对语言事实,加之严谨的学风潜心研究所获得的,而更多的研究成果是在学习、借鉴国外语言学理论、方法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代各种语法分析理论和方法,对推动和促进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起了积极的作用。这些理论和方法也各自有其局限性。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对于不同学派、不同方面的种种研究分析理论与方法,应坚持多元论,应善于吸取各家各派、各种理论方法中之合理成分,为我所用。语言学科的发展要求我们,我们也有责任,在以汉语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创建原创性的语言研究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