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鼠离心运动后骨骼肌微细损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观察骨骼肌组织形态、超微结构和细胞骨架中间丝蛋白(结蛋白和波形蛋白)免疫染色、以及血清酶(CK和LDH)的时相变化特点,从亚细胞水平探讨离心运动后骨骼肌微细损伤发生的机制.雄性SD大鼠以20±1 m/min的速度,坡度为_16°,持续性跑台训练120 min,分别在运动后0 h、12 h2、4 h和48 h等不同时间处死、取材、测试.大鼠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细胞骨架结蛋白免疫染色出现不同程度的丢失;波形蛋白免疫染色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运动后血清CK和LDH水平显著升高,CK在运动后即刻出现峰值,而LDH在运动后12 h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2.
将40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定向越野高水平运动员按每组10人随机分成四组:男性训练组、男性训练+艾灸组、女性训练组和女性训练+艾灸组.观察运动员赛前强化训练期间,通过艾灸神阙、足三里、涌泉三个穴位,检测实验前后运动员唾液PH值、血清睾酮、皮质醇、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等指标的变化,据此分析穴位艾灸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男性、女性艾灸+训练组唾液PH值都高于训练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男、女性训练+艾灸组与男、女性训练组比较乳酸脱氢酶(LDH)都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男、女性训练组+艾灸组血清肌酸激酶(CK)含量均低于男、女性训练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1);(4)男性训练+艾灸组血睾酮值高于男性训练组,且差异显著(P<0.05),女性训练+艾灸组与女性训练组比较有上升,产生了良性影响,但不具统计学意义;(5)男、女性训练+艾灸组与训练组比较,皮质醇上升幅度较小,产生了良性刺激,但不具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结论:艾灸神阙、足三里、涌泉三个穴位能使运动员唾液PH值稳定在一定水平,防止LDH过度溢出,减少LDH过度生成,降低血清CK过度产生,使血睾酮下降幅度、皮质醇增高幅度减少,血睾酮和皮质醇的比值维持在一定范围,避免影响机体运动能力,缓解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促进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3.
反映运动训练疲劳状况及抗运动疲劳补剂抗疲劳性能的生化指标有很多,LDH(乳酸脱氢酶)是其中一项较为常用的指标。结合文献实验结果,运用运动生理学原理,对血清LDH指标变化用于评价身体机能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血清LDH酶活性的改变不能充分说明运动中组织及细胞受到的损伤情况,血清LDH酶活性的变化是一种运动应激,表示了身体供能方式结构的比例变化。在评价组织及细胞受损时,其它非运动应激酶活性作为检测指标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4.
点压肾俞、照海穴对抗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点压肾俞、照海穴对网球队员定量负荷后血乳酸(La)含量、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反应时、闪光融合频率、握力的影响.对11名男子网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点穴组.所有队员每天进行一次训练,点穴组在训练结束后1 h内进行双侧肾俞、照海穴点压,每穴2 min,共4周.实验前后均采用功率自行车,于20 min内完成定量负荷运动;取静脉血测定血La含量、血清LDH活性;同时测定反应时、闪光融合频率、握力.实验前两组各观察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点穴4周后血La含量、血清LDH活性点穴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同时对照组血La、血清LDH活性显著高于实验前(P<0.05、P<0.01);反应时点穴组低于对照组(P<0.05);闪光融合频率、握力较对照组增加(P<0.05),亦高于实验前.提示,点压肾俞、照海穴可以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减轻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对业余网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4名运动员按配对设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进行相同的运动训练,实验组口服2周的FDP,两组于实验前和实验后采用无氧功率自行车测试最大无氧能力值、功率/体重值、最大峰值功率等无氧能力指标,同时测定运动后3min血乳酸(BLa)含量和力量、速度素质等指标.结果:实验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2周后,实验组最大无氧能力和最大峰值功率均增高(P <0.05).BLa含量降低(P<0.05).同时,力量和速度素质增高(P<0.05).结论:业余网球运动员补充FDP能有效地提高无氧运动能力,同时可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能,促进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6.
急性运动对血清尿素氮的影响国内外研究甚少,且有异词.本文旨在通过观察急性定量负荷运动前后血清尿素氮的变化,了解急性运动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影响.实验方法见《定量负荷时血清氨基酸和支/芳变化的研究》一文(荆州师专学报,1990,2:80).血清尿素氮用二乙酰一肟法比色测定.实验表明定量负荷运动前后血球比积无明显变化(P>0.05),定量负荷运动后血清尿素氮均值显著高于安静值(P<0.05,p<0.01).安静时血清尿素氮处于一般正常人上限,与许  相似文献   

7.
观察了服用和未服用补气活血中药的大鼠负重力竭游泳后血清、白肌、红肌和心肌中LDH及其同功酶谱的变化 结果显示 :服药运动鼠红肌和心肌LDH活性显著高于未服药运动鼠 ;红肌LDH1 和白肌LDH5也显著高于后者 提示 :补气活血中药不仅能提高运动机体白肌无氧酵解供能能力 ,而且能增强心肌和红肌利用和清除乳酸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赛前测试普通组运动员完成定量负荷后恢复过程中的心率血压变化,了解参赛运动员的心血管机能,为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提高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提供数据.目的是进行联合机能试验测试.结果为有氧运动项目中:"良好"占20.0%、"一般"占60.0%、"不良"占20.0%;无氧运动项目中:"良好"占41.1%、"一般"占41.1%、"不良"占17.8%.表明了普通组运动员机能状态一般,尤其有氧耐力相对较差.提示:公共体育教学和业余体育训练应当重视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增进体能,提高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对未来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形态和机能等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是发展运动能力的基础,有目的、有规划的阶段性的身体素质训练可以促进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有助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从而为其将来取得优异成绩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所高校学生业余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强度、运动疲劳恢复和心率指标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率指标和运动恢复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负荷强度和疲劳恢复,可以减少学生受伤,有助于学生提高专项运动成绩,对倡导“科学指导,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思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该文研究了毽球运动员在短期集训后台阶指数、HR等有氧运动能力的变化.对12名业余毽球运动员,采用配对设计方法,为期8周短期集训,并在训练前、后进行台阶指数、HR和有氧运动能力指标测定.结果显示集训8周后,台阶指数明显大于训练前(P〈0.05);恢复期3min、5min时HR低于训练前(P〈0.05);VO2max、VO275%HRmax、VO275%HRmax/weight、PWC75%HRmax等指标均增加,与训练前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毽球运动员短期集训能加快HR的恢复,提高台阶指数和有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甲壳寡糖抗小鼠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甲壳寡糖对运动小鼠的抗疲劳效用.方法:4周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甲壳寡糖组.运动组和甲壳寡糖组进行4周的游泳训练,最后一次进行力竭游泳后采用心脏取血,肝素抗凝,测定血糖(Gluc)浓度、血乳酸(La)含量和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取肝组织和后肢肌肉测定肝糖原(LG)、肌糖原(MG)含量.结果:实验4周后,甲壳寡糖组游泳力竭时间显著延长(P<0.05),Gluc浓度、LG和MG含量高于运动组(P<0.01);而血La含量、血浆LDH活性明显低于运动组(P<0.01).甲壳寡糖组La、LDH、Gluc、LG和M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甲壳寡糖可改善小鼠有氧供能和增进糖原贮备,提高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激酶对垂体后叶素(Pit)诱发老龄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以老龄 SD 大鼠腹腔注射 Pit(30U/kg)造成心肌梗死模型,观察腹腔注射尿激酶(5万IU/kg)对血清心肌酶(CK、CK-MB、LDH)释放量、心电图 ST 段抬高程度以及心肌病理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心肌酶(CK、CK-MB、LDH)释放量以及心肌病理损伤程度均显著增加,ST 段明显抬高(P 均<0.01);观察组则较实验组心肌损伤程度明显减轻,CK、CK-MB、LDH 和 ST 段分别降低50.0%、53.0%、55.0%和46.0%(均为P<0.01)。结论尿激酶对 Pit 性老龄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艾灸足三里、肾俞穴对网球队员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肾俞穴对网球队员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24名队员按配对设计分为对照组和艾灸组.两组进行相同的体能训练,艾灸组接受艾灸足三里穴和肾俞穴处理.分别于实验前和实验8周后采用肺功能仪测试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随意通气量(MVV)、并计算MVV/m2等肺通气功能指标.结果:实验前两组间比较上述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8周后,艾灸组上述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后艾灸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也高于实验前,经统计处理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能训练可提高肺通气功能;同时艾灸足三里、肾俞穴可协同体能训练增强肺通气功能,提高氧运输系统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同属有氧训练的短期耐力、力量性耐力训练对男大学生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活性影响,本研究分别在训练前后测试了18名男大学生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活性.结果表明: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活性在短期耐力、力量性耐力训练过程中变化不敏感,这提示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不宜选作评价有氧训练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未接受溶栓或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多巴酚丁胺组( B组)、替罗非班组( C组)和替罗非班联合多巴酚丁胺组( D组)。检测治疗前后血中B型钠尿肽(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 BNP)水平和记录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的变化并记录住院一周患者存活率。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BNP、LVE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患者治疗后血BNP水平低于B组、C组和A组(P<0.05),LVEF及存活率高于B组、C组和A组(P<0.05),B、C组治疗后血BNP水平及LVEF、存活率分别低于和高于A组( 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未行溶栓或急诊PCI治疗的AMI并发心衰的患者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盐酸贝那普利对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组(H/R组)、盐酸贝那普利组(B组)及缺氧复氧损伤+盐酸贝那普利组(H/R+B组),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相关软件分析。检测四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含量以及细胞凋亡率。结果H/R组LDH、MDA、SOD及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C组和B组;H/R+B组LDH、MDA、SOD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H/R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离体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的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可诱导心肌细胞的凋亡。盐酸贝那普利可明显抑制这种凋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其参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12周的教学实验对比,跟踪研究与分析,探讨了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前后男(女)1000m(800m)、肺活量、台阶指数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实施健身运动处方是可行的、有效的,能够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个性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针灸足三里穴对训练后红细胞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针灸足三里穴对人体大负荷训练后红细胞过氧化损伤的影响.以强化训练的武术运动员为观察对象,检测实验前后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1)治疗组实验后比较实验前红细胞SOD升高(P<0.05),MDA显著下降(P<0.01).(2)对照组实验后比较实验前红细胞MDA升高.(3)实验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红细胞SOD、MD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证实针灸足三里穴能减轻大负荷训练后运动员红细胞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