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以及绚丽多彩的丝绸产品对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西方的纺织技术、装饰纹样等输入中国,使得古老的中国手工艺得以不断更新、发展.丝绸不仅是用于物与物的交换,它已成为了文化交流的一种载体.  相似文献   

2.
拜占庭与西方世界的文化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整个中世纪时期 ,拜占庭都是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基督教文化繁荣的重要基地 ,对西欧的中世纪文化 (也同样对阿拉伯和斯拉夫世界的文化 )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拜占庭希腊文化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曾有一定影响 ,但不是决定性的动力。随着西方早期近代世界的兴起 ,拜占庭文化的保守性和封闭性也越来越显示出致命的弱点 ,最后只能把文化发展的接力棒交给西方世界的新兴者 ,自己却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出发,考察15—17世纪中国历史的进程。15—17世纪是世界历史由中世纪封建农本经济向近代重商经济的转变时期。在这一伟大转变中,东西方因具体条件不同,进程速缓不同,结果也不相同。但却具有共同的转变机制,这就是:有相当发展程度并作为近代化基础的农业;有相当发展程度的私营工商业及其必备资金与技术;有繁盛而广泛的海外贸易与国际市场。此三个重要条件,在15—17世纪东西方都是具备的。因此,在早期近代化进程中,中国与西欧最初本是同步的,但结果中国的早期近代化失败了,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政府顽固坚持抑商政策,而西方实行重商政策。本文对“资本主义”的概念提出自己的理解,谨供学术界参考。  相似文献   

4.
作为罗马帝国的延续,拜占庭帝国在世界古代历史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位置正好处于东西方世界的交汇之处。在整个中世纪时期,拜占庭都是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它还是基督教文化繁荣的重要基地,对西欧的中世纪文化(也同样对阿拉伯和斯拉夫世界的文化)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有着重要影响。探寻君士坦丁堡城市的起源和发展,总结拜占庭帝国的成就和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了解和探索古代地中海地区文明和东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西方的近代科学,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展的。西方自十五六世纪文艺复兴后,近代科学冲破了封建专制和教会的束缚,得到了长足进步,建立了近代科学的体系。而中国的科技始终是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挣扎着向前发展。文章分析了西欧科学发展的文化契机以及中国科学举步艰难的原因。作者认为,从中国科学发展总的趋向来看,走向近代化则是势不可挡的,即使没有西方科技的引入,中国的科技也会缓慢地走向近代化。并且预言,中国传统的科学思维方式,有机的综合道路将有助于中国科学赶上和超过世界水平  相似文献   

6.
自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最先在近代西欧崛起以来,在人类社会就开始分化为“主导”资本主义与“从属”资本主义的区别。近代中国是被西方列强强行拽入由其设定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去的,走上的是一条“从属”资本主义道路,而“半殖民地半封建”,则是这种独特的“从属”资本主义制度类型的一种特质表征。近代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中,遭遇到了发展路径上前所未有的“后发劣势”困境,为此,改变“从属”、扭转“劣势”,就成为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主要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出发,考察15—17世纪中国历史的进程。15—17世纪是世界历史由中世纪封建农本经济向近代熏商经济的转变时期。在这一伟大转变中,东西方因具体条件不同,进程速缓不同,结果也不相同。但却具有共同的转交机制,这就是:有相当发展程度并作为近代化基础的农业;有相当发展程度的私营工商业及其必备资金与技术;有繁盛而广泛的海外贸易与国际市场。此三个重要条件,在15—17世纪东西方都是具备的。因此,在早期近代化进程中,中国与西欧最初本是同步的,但结果中国的早期近代化失败了,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政府顽固坚持抑商政策,而西方实行重商政策。本文对“资本主义”的概念提出自己的理解,谨供学术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证券交易始于19世纪后半期的上海,直到辛亥革命前后才有所发展,并从“茶会时代”进入“公会时代”。北洋政府时期《证券交易所法》的颁布和证券交易所的设立,标志着近代中国证券交易市场开始向正规化发展。但是,1921年“信交风潮”的爆发沉重地打击了近代中国的股票市场,而公债市场却出现兴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爆发。在战争中近代中国的证券市场在经历了短暂的繁荣之后便走向了衰亡。  相似文献   

9.
英国首先在18世纪后期开始工业革命绝非偶然。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相对于当时的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和中国来说,西欧尚属于不发达地区。然而,13世纪以后,西欧经济日趋发展。16世纪以后,西欧与世界其它地区的相对地位则开始发生变化。与此同时,西欧各国也经历了一个经济兴衰的更替过程,西班牙、荷兰、法国先后成为欧州经济强国。然而,只有位于大西洋上的英格兰在毫无先例的情况下,开始了一场自发的工业革命。“英国为什么首先开始工业革命?”这个问题从研究工业革命的第一代学者起就被提出,而且至今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10.
《江海纵横》2008,(5):32-32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郑必坚的文章说,1978年后的30年中,中国实现了世界近代以来一切大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速发展。西方思想界、战略界、舆论界的一些朋友把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重大现象称之为“世纪之谜”。而要破解这个“世纪之谜”,必须从中国人在这个历史新时期的伟大新觉醒的深刻内涵中理解。这个深刻内涵的首要与核心,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时,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中国与西欧的经济和文化交往也逐渐增加。从国际环境看,这是中国吸收西方文化、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轨的好时机。然而,由于主客观因素,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隔离中外人民的交流、接触,笼统地排斥外国,妄自尊大,故步自封,从而捆绑了自己的手脚,使中国失去了赶上世界历史潮流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史学界对西欧中古文化的研究日益深入,传统的“黑暗中世纪”之说受到质疑.一般认为,真正的“黑暗时期”只是中世纪前期的五百年,大约公元5世纪到9世纪这段时期.9世纪以后,西欧封建割据社会内部的非封建因素日渐萌芽,工商业城市兴起,西欧封建社会结构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子系统当中,都出现了封建与非封建双重性质交错并存的局面.这种局面既是复杂的、乱纷纷的,也是活泼泼的、它有生机的.由此,史学家力图为西欧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找到中世纪的渊源.这样的工作正在打开中世纪史研究的新领域、新视野.在本文中,笔者…  相似文献   

13.
西欧中世纪城市常常被当作近代文明的先驱而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因此,有关中世纪城市的研究也格外受到重视。其中城市的起源问题就引起了史学界长达两个世纪的争论,观点见解层出不穷。本文对19世纪以来关于这一问题的各种学说进行了评论,特别是重点评析了今天仍流行于西方的“商业起源论”和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界影响较大的“手工业起源论”,认为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远不能就此止步。  相似文献   

14.
电报技术在晚清的传播始终伴随着西方近代物理学的普及,作为电报技术诞生的基础,西方近代物理学构成了电报技术的解释系统和参照背景。在电报技术传行于中国的同时,“搭载”子电报技术之上的物理学知识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本文以上述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旨在探讨西方近代科学与具体技术在共同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模式和特征。  相似文献   

15.
唐以前 ,丝绸之路上 ,中国与西方的纺织技术交流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丝织品与纺织技术的西传 (约公元前 10世纪~公元 6世纪 ) ,西方从拆解丝织品获取丝线 ,织造胡绫开始 ,到公元 4世纪的下半叶后 ,萨珊波斯的丝织业兴起 ,开发了斜纹纬锦的新品种 ,西方丝织技术逐渐成熟。第二阶段为西亚纺织技术的发展与东传 (约公元 6世纪~公元 10世纪 ) ,公元 7世纪后斜纹纬锦开始在中国流行 ,中国织工在束综提花机上制作斜纹纬锦 ,织锦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列宁说过:“要继承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事业,就应当辩证地研究人类思想、科学和技术的历史。” 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历史是引进和推广西欧近代纺织技术的历史,也是近代纺织大工业在我国形成的历史。在这段艰难、曲折的历史中,中国纺织工业渡过了发展、提高、成熟的各个阶段。在新技术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如果不注重先进的科学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丝绸生产与交换的发达,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终于在中国丝绸行业中引发出一种新生产方式的孕育和萌生。在中国传统社会,丝绸行业中孕育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胚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封建社会土壤的制约,带有丝绸行业传统生产结构的特点。它的典型形态,是商业资本向生产领域的渗透,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一为什么中国丝绸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不采取象西欧毛纺工场一样的生产经营方式,把生产者组织在同一个场所进行集中生产,而偏偏要实行“散放丝经,交机工代织绸匹”的做法呢?这是一个历史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在西方的精神与物质需求推动下产生,基督教一直维护其顽固的精神统治,中华民族精神在其中经历了两者之间排斥、融通之后逐渐繁荣滋长,引发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本土化、世俗化、学术化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本身说明处于弱势仍可生长,不同“道”之间能够且必须相容,精神文化是多元共生的。同时,也为当今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学术话语霸权背景下的中国大学发展提供了原理性启示。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客观主义史学支配着西方史坛,其特征是主张客观的研究、崇尚史料、轻视理论、不作价值判断等,它对近代西方史学的发展和繁荣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客观主义史学在某些方面却违背了历史科学的性质和历史研究的实践,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近代西欧观念变革与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拟从思想观念变革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角度,探讨西欧的近现代化进程。作者认为,近代西欧观念变革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三个相继的阶段。文艺复兴首次鲜明地提出了自由、人权、民主、理性等西方近代观念,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则将这些抽象的思想观念具体化,并逐步渗透到社会各领域。这些观念变革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大力倡导、刻意推进是分不开的,它们对西欧近现代化进程起到了范导和促进作用。探讨近代西欧观念变革,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无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