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课程思政”不拘泥于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是利用课堂这个主渠道,教师通过知识传递实现价值引领,使得各类课程都参与到学校育人过程中,推进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实现“全课程育人”。“课程思政”对各学科教师的素养及能力和水平提出了高要求。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当从理科、工科、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理念突出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要求高校各类课程同向同行,所有专业教师都应该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努力做到价值引领和知识教育同频共振。推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能够发挥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隐性教育功能,促进全课程育人格局的构建,提升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才兼备型财务管理人才。在推进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必须以价值引领为导向,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把握“课程思政”的核心,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逻辑;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能够适应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师资队伍;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教学组织管理和评价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3.
基于课程思政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相融合的理念,通过构建一体化的“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体系,将育人与专业教育实现无缝衔接,培养既具有爱国情怀、正确价值观与职业素养,又具有深厚专业功底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课程构建包含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专利申请、大赛案例与企业项目案例的一体化创新课程体系,以思政引领知识传授组织课程教学,实现课程思政与OBE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4.
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职业人格特质、专业知识特质、教育实践特质及学术特质四个方面的集合体,它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结构。“专业素养”导向课程体系建构的实践逻辑是:以“专业素养”为纲,选择课程内容、整体性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包括:追求博雅的通识教育课程、结合实践的专业理论课程、联系理论的全程实践课程、理论与实践共育的系统化专业技能课程,并在四类课程中反映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术性特征。各课程模块是一个交叉整合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5.
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是医学研究生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于专业发展、专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融合建设,是包含思政教育的医学专业特色建设和医学研究生专业教育的价值育人建设,是由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工作和专业相关活动中的价值育人共同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医学研究生的专业思政是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高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质量的需要而生。在实践中要从专业、课程、教学、教师和评价五个层面着手构建医学研究生专业思政。  相似文献   

6.
加快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行动.基于专业教师视角的课程思政建设机制研究,对进一步发挥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的主体作用尤为重要.首先,根据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深入分析课程思政的价值与意义;其次,从教师队伍建设角度出发,探讨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的协同育人关系,分析目前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最后,从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工作制度三个方面,研究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建设路径.专业教师应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与能力,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主体作用,为全面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顺应时代发展、高校安全与稳定、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需求,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改革必须转换教育理念,建设一支综合素养良好的师资队伍,全面系统地发掘思政育人元素,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法,结合信息化技术与平台的使用,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基础”“以网络平台为载体”“以协同育人为目的”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8.
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顺应了思政育人的新时代号召.如何让学生在接受、理解日本文化的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用日语叙述中国故事,实现日语教学育人,逐渐成为高校日语专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高校日语教师在传授日语知识的同时,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增强"课程思政"意识,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顺应了思政育人的新时代号召.如何让学生在接受、理解日本文化的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用日语叙述中国故事,实现日语教学育人,逐渐成为高校日语专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高校日语教师在传授日语知识的同时,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增强"课程思政"意识,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的主题画是国考面试环节中的常见内容,也是学前教育实践中必备的技能。主题画创编不仅 测试考生的造型技巧和美术表现素养,还能综合体现其思维品质、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顺应国家教师教育发展和教 师资格准入制度的要求和趋势,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强调教学内容、三维目标与国考目标及要求的对接,以国考为契机进行主题 画课程创新。通过整合目标与要求,将“考试”与“育人”有机融合,提高综合素养与美术表现能力,跨学科任务实训与多元化考 评相结合,加快深化“课证融合”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工艺理论课程,以往的教学常常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没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设计。根据其课程的特点,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专业教师的自身素养几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力求将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学生教育工作的重点,理工类专业由于其特有的专业属性和学科性质成为课程思政实施和突破的难点。从理工类专业课程的特质出发,以理念、师资和课程三个维度进行切入,分别为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定向”“夯基”和“固本”,对于探索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新路径,丰富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高职外语课程思政实证研究,提高高职外语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评价4个方面阐述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职“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选取某高校2021级英语教育专业的106名同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1年的教学实践,通过成绩测试、调查问卷等方式检验课程思政教学的育人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成绩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思想价值观念后测结果在政治认同、文化自信、道德品质、职业素养、价值观念等5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知,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的育人效果优于传统课程思政实践路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第二外语(日语)”课程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能有效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状,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科学史教育沟通科学与人文,提供优秀科学家的经典故事,成为该学科领域的典型范例,以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学生,自觉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和谐统一,使课程思政所要求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有了坚实的落脚点。课程思政为科学史教育提供思想指引,科学史教育将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学者越来越重视“三全育人”“协同育人”研究,主要围绕“三全育人”“部门协同育人”“主体协同育人”和“教师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但现有的研究成果都侧重于碎片化、零星化的协同模式,缺少从宏观视角去研究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在此基础上,从“三全育人”宏观视角,提出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联动保障机制、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培养机制、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以及协同育人效果评价机制等建议,以期能形成系统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文科建设是目前高校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对《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传统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上,探究《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新路径”,结合专业知识挖掘行业时政中课程思政“新元素”。高校应发挥《管理学原理》课程“育人、育德、育才”的基础优势效用,从教师层面贯彻OBE教学理念,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根据新文科建设教育特点,落实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提质增效”;创建适用于应用型高校的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管理学课程思政体系,为培养新时代管理类高素质行业人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日趋专业化、细致化,亟需围绕学科专业方向统筹规划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同向同行的大思政格局。上海理工大学以“工程伦理”课程建设为核心,系统化构建适用于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2.0”体系。首先,打造具备“国际化”背景,“专业化”教材与“系统化”设计的“工程伦理”精品课程。其次,利用工程专业的项目集管理PgMP和敏捷项目管理ACP的高效模式,精准构建以“工程伦理”为核心的“课程思政2.0”育人体系。通过以上两个步骤,从宏观层面保障工科类专业最终完成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的跨越和更新。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中职“三教”改革的应有之义。“三教”改革从育人主体、育人载体及育人方式等方面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路径与方式,使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当前,中职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全面推进中职学校教师、教材、教法、评价等四方面立体化改革,以期探寻适合中职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路径,促进中职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基于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分析、Probit回归分析,研究当前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高校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和大学生网络素养整体水平。结果显示,高校网络素养课程思政建设薄弱,没有形成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体系,专业任课老师短缺,相关课程开设较少,课程教材较少。大学生网络素养整体水平一般,网络知识教育缺失、网络能力培养缺位、网络道德素养水平差异较大、缺乏网络心理调适能力。专业、政治面貌、网龄、每天上网时长、家庭居住地、家庭资本对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都有显著影响。建议加强网络素养课程建设,持续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师队伍,增强网络素养课程思政建设师资力量;强化实践教学,推动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思政全课堂建设;落实课程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保障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思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的课程观,强调全程全方位育人。基于这一背景,就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策略进行有益探讨,以期为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