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话反诈骗     
佚名 《家庭科技》2009,(11):7-7
前几天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南方口音,上来就直呼我的名字。 “王总啊,你好啊!” “你是谁呀?” “你的老朋友啊。” “谁呀?” “广东的老朋友啊!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 “你是?”“哎呀,王总你贵人多忘事啊。再听听,听出我是谁了吗?” 我想想有点不对劲,可能是骗子,如果我把对方的声音认做某个老朋友,对方就会想办法讲故事骗钱了。 该死的骗子,看我怎么收拾他!我说:“你是广东的老张吧?”  相似文献   

2.
孔子所说的“天”是什么?我们敬爱的郭沫若先生已作了科学的扼要的解释。他1935年的《先秦天道观之进展》指出:“孔子所说的‘天’其实只是自然”。这引起人们重视与吸取,使人们认识孔子比国外任何科学家和任何名人都先知“天”是“自然”,更懂得“中国文化有辉煌的历史”,提高中国的国际性声誉,增强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可以译为:“天怎么解释呢?四季运行,百物生长。天怎么解释呢?”“天何言哉”的“言”与《论语·子罕》的“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相似文献   

3.
一、广东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和战略目标社会历史发展现在正处在什么时代?将会过渡到什么时代?这些时代有些什么特征?对广东的文化建设提出了什么挑战?这是我们制订文化建设战略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从时代的划分来看,社会历史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三个时代,一是“前工业时代”,二是“工业时代”,三是“后工业时代”。在文化学领域,则有人把这三个时代分别表述为“政治时代”、“经济时代”和“文化时代”。也有人把“文化时代”叫做“信息时代”。这三个时代分别代表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4.
“你为什么不裹小脚?”“你身后没有辫子吗?”“你吸鸦片烟吗?““你是用鼓棒吃饭吗?”“你吃鸽子臼巢吗?”“在中国有车吗?”“你不戴碗形的帽子吗?”‘”你也穿睡衣上街吗?”这些看似荒唐的问题却是被认真地提问过的。提问者是一群美国青年学生,被问者是他们的中国同学,大名鼎鼎的大作家林语堂先生的次女——阿娜,时间是一九三七年。①此时,林语堂先生的名著《吾国与吾民》已经风靡全美。然而,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恐怕不是一本书所能根本改变的。这种观念,便是数年之后为美国学者爱德华·赛义德所批评的‘“东方主义”。所…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对比研究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关心与冒犯中国人见面,除了问“吃了没有?”之外,还常问对方“去哪儿?”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非实指性的友好的“问候”语、客套话。但英美人对此很反感,认为这是一种“询问”,在心理上的反应是:Whydoyouask?甚至或是It’snoneofyourbusiness笔者曾与一位在华执教的美国人闲聊时谈到过这个问题。我问她:“在美国是不是不可以问别人去哪儿?”她说;“是的。”我又问:“如果我真想知道他(她)去哪儿。该怎以问?”她答曰:“你最好别问。”中国人喜欢问人的年龄、婚姻状况.如“你多大了?”、“结婚了没有?”以示关心…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发展什么?发展为了谁?怎样发展?”这样三个关于发展的核心命题,充分体现出了发展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目标的统一。“发展什么?发展为了谁?”是发展的价值,体现“发展的伦理”所指;而“怎样发展?”是追求发展价值过程的伦理要求。二者反映着人类对发展价值的追求以及对这种追求行为的道德约束相统一的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算起,中国翻译、介绍和评论本雅明,已有二十年历史。然而,本雅明研究中依然存在不少语焉不详之处,对“光晕”概念的理解便是其中之一。本雅明究竟是何时开始论述“光晕”概念的?如何理解本雅明谈论“光晕”的几段文字?什么是“光晕”概念的本义和转义?关于这些问题,学界还存在模糊不清的地方。我们常能见到“人云亦云”的现象,甚至“以讹传讹”;还有一些译文中的句子,对原义至多只能猜猜而已。  相似文献   

8.
“封建”一词的泛化使用,无疑是20世纪中国的一大景观。一件事物,无论好坏,只要扣上一顶“封建”帽子,即代表落后、腐朽。封建习俗、封建迷信、封建思想……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封建”一词如何陷入泛化使用泥淖?哪些入、事为这一路向的推手?泛化使用的惯性及日用不知,又如何将我们五花大绑?时至今日,我们又该如何认识“封建”?为此,樊良树博士专访了《“封建”考论》的作者、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教授。  相似文献   

9.
释“粤”     
释“粤”何科根广州所在地的“粤”,作为一个地域观念,它的命名理据是什么?它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底蕴?这无疑是一个颇有意思的问题。“粤”尽管许多学者指出,与“越”相通,但实际上,“粤”与“越”有所不同。“粤”自古至今,主要用于指称地域。“粤”亦用以指称人,...  相似文献   

10.
边缘的认同如果说批评是“前沿”,学术研究是“后卫”,这两者的界限在我什么时候变得模糊?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对当下的文学现象逐渐疏离,对学院式“枯燥无味”的学术研究产生了认同感?是刚进入90年代的时候吗?当时的文坛的确没有多少激动人心的作品,我们这一代批...  相似文献   

11.
孔子语“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新探黄武强孔子语“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见于《论语·阳货》。此语的原意究竟是什么?孔子的政治面目究竟是什么?众说纷坛,我有与众说不同的见解。“畏”和“惧”在古代汉语中,除了有共同之义“害怕”之外,还各有别的义。...  相似文献   

12.
欧斯顿的《“含混”是什么?》评介——“含混”和“可此可彼”黄展骥“含混”是语言哲学的重要问题。可是,它似乎仍未受到国人应有的重视。我曾根据“含混”的哲学理论,试图把辩证派的“亦此亦彼”校正为“可此可彼”,这个观点曾引起探讨①。欧斯顿的《含混”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父子俩开了一家饭店,取个什么店名呢?儿子说“老板饭店”有诱惑力,谁不想当老板?父亲说“迎宾饭店”好,客人进店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请人写了“迎宾饭店”。  相似文献   

14.
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问题初探郭紫祥最近一段时期,各种传播媒介就“信息高速公路”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究竟“信息高速公路”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有没有必要搞“信息高速公路”?有没有可能搞?怎样搞?本文准备就上述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引起更深入的...  相似文献   

15.
重提“组织起来”陈晓冰半个世纪之前,毛泽东提过一个著名的口号,叫做“组织起来”。组织谁呢?组织群众,组织一切老百姓的力量;组织成什么呢?组织成一支劳动大军,而“在经济上组织群众的最重要形式,就是合作社;组织起来干什么呢?“自己动手,克服困难,丰衣足食...  相似文献   

16.
《中文信息》2005,(10):54-71
这是一个MP3的时代,不仅是因为它的增长仅次于手机,还因为这个行业的混乱与无序。如果你愿意,你就能在市场上找到上百个品牌,从世界500强到两个人的夫妻店都有自己的品牌。“sigmatel”,“炬力”、“凌阳”你对这些陌生的名字了解多少?“3502”、“3520”是指什么?什么又是“拆机片”?到底是谁欺骗了你的耳朵后又背叛了你的“芯”。  相似文献   

17.
《五人墓碑记》(高中语文第二册)中有“独五人之,何也?”一句,课文注释为“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赞美”。笔者未敢苟同,认为应是设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从反面提出问题,它的答案隐含在法问之中,有间无答。如《促织》中有“死何种益?”一句即是。“设问”则是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即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前者如“作亭者谁?山之增智俗也。”(《醉翁事记》)。后者即“独五人之椰城,何也?”它没有答案却可联系上下文,把“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  相似文献   

18.
黄帝考     
黄帝考叶林生“黄帝”,这是一个古老的论题。这位“先祖”的真容一直隐匿在神秘的云雾中,是有还是无?是神还是人?是人还是物?是土生还是外来?这些问题至今也不能了然。黄帝是神么?中国古来就是多神的国度,济济众神,同处神坛,国人何以独以黄帝为祖先?黄帝是人间...  相似文献   

19.
“任志”才是自由──关于“自由”之一解胡家祥何谓“自由”?众说纷坛,最简洁又较公允的阐释莫过于“由自”①。“自”者何谓?或曰是“意”,或曰是“志”。因此对于“自由”主要有两解:一为“任意”,一为“任志”。存在主义思想家萨特认为可以把“自由”“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20.
陈玉 《家庭科技》2010,(8):14-15
我是一个从大便带血病人的大肠上切下来的“肉球球”,医生管我叫“息肉”,并说长在结肠的息肉容易癌变。这可把我的主人吓坏了。于是,对大夫刨根问底:“息肉究竟是咋回事?长在哪里?会癌变吗?……”医生哪有时间给他一一细讲,还是让我来说说我的身世和来龙去脉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