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2年2月美国政府应蒋介石的邀请,派谴史迪威将军来华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1944年10月美国政府又接受了蒋介石的要求,将史迪威将军解职撤回,此即所谓“史迪威事件”。这是抗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战后海内外对此众说纷纭,对史迪威本人也毁誉不一。今天我们依据历史事实对这一事件再作分析,有助于了解抗战后期中美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2.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在先欧后亚战略指导下的对华政策充满着矛盾,与蒋介石政策发生了根本的冲突,最终导致了史迪威的离华。文章试图以当时美国对华政策为背景,对其加以分析,从而探讨史迪威事件对于美蒋矛盾以及双方的关系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1944年10月19日发生的史迪威事件,是中美双方将美蒋矛盾处理为史蒋矛盾的结果。史迪威将军被美国政府抛弃,成为牺牲品的直接原因在于蒋介石的强硬和坚持,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把自己战后在远东的利益同蒋介石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美国最终不得不向蒋介石妥协。  相似文献   

4.
运用史料,论述了美国是怎样通过珍珠港事件,从对日绥靖的迷雾中走向了反法西斯的立场,并从三个方面剖析了史迪威事件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1944年10月19日,在蒋介石的一再要求下,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召回了美国驻华军事代表、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约瑟夫·华伦·史迪威。史学界把此事称之为“史迪威事件”。这一事件是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关系史上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探讨剖析这一事件的成因,是研究这一时期的中美关系时不能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此国内史学界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一、史蒋之间的个性冲突,特别是归之于史迪威的个人性格。二、史  相似文献   

6.
“史迪威事件”导源于太平洋战争时期中、美、英对日作战方案与承担责任之分歧,实质上是太平洋战争时期中、美、英三国宏观军事政治战略分歧之微观反应。“史迪威事件”清晰地折射出战时中、美、英三国的国家利益之争,也充分显现了中、美、英三国在太平洋战争中既合作又矛盾之关系。  相似文献   

7.
“史迪威事件”起源于太平洋战争时期中关两国对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及有关问题上的分歧,是二战时期中关关系变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史迪威事件”不仅清晰地折射出中关两国的战时利益之争,也充分显示出中关两国在二战时期既合作又矛盾的关系,它对战后中关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史迪威来华职责权限之争看美蒋的不同企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4年10月1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蒋介石的坚决要求下,召回了在中国战区的史迪威,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史迪威事件。国内外史学界就史迪威召回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众说纷纭。本文仅就史迪威来华所任职务职责权限之争所反映的美蒋不同的企图作一粗浅的剖析。1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早已在欧、亚、非三大洲燃烧。美国政府决定采取先欧后亚的政策,即将战略重点放在欧洲,然后再转向亚洲。为保证这一战略方针的贯彻,必须在亚洲战场上牵制日军的主力,使其无力向广大的太平洋地区和南亚次大陆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不直  相似文献   

9.
试论史迪威与蒋介石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8月美国任命史迪威为中缅印战区盟军参谋长。在其后的岁月里,史迪成与蒋介石发生了极为深刻的矛盾,美国不得不于1944年10月召回史迪威。回国后,消息被严密封锁,记者招待会上,罗斯福在回答提问时说:“史迪威与蒋介石的争吵,不涉及租借法案,不涉及喜玛拉雅航线空运吨位,不涉及战略,不涉及政策,也不涉及赫尔利和纳尔逊,也不涉及高斯的辞职,同所谓的共产党人也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个性问  相似文献   

10.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史迪威作为中缅印战区美国陆军司令官和中国战区蒋介石总司令的参谋长,来华工作两年半时间。此间,史迪威与蒋介石发生三次矛盾冲突,三次冲突的直接原因皆与军队指挥、控制权和租借物资统制权相关,深刻原因则是中美两国政府战时利益之分歧。  相似文献   

11.
蒋介石与史迪威之间的争执深刻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上追求霸权的实质。史迪威来华是为实现上述目标服务。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的争执具体反映了美国开明派同中国顽固派 (其后台是美国保守派 )在如何实现美国政策目标上的冲突。罗斯福居中调控 ,在关键时刻牺牲史迪威 ,是想主要依靠蒋来实现其政策目标。罗斯福死后 ,右派政府把扶助蒋介石的政策发展到极端 ,导致战后冷战的惨剧  相似文献   

12.
所谓史迪威阶段的中美关系,是指1942年3月史迪威受命来华,到1944年10月奉召离去阶段的中美关系。这段中美关系的展开,是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和美国严峻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为背景的。同时,也是以世界反法西斯阵线形成,美国决  相似文献   

13.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的珍珠港事变,摧毁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也粉碎了美国的孤立主义幻想。事变次日,美国对日宣战。同时在美、英“阿卡迪亚”首脑会议上,决定成立中国战区,应蒋介石之请,罗斯福总统于1942年3月派遣史迪威将军到中国出任中国战区联军参谋长(蒋介石为司令),兼美国中印缅战区部队司令并负责监督美国对华租借物资的分配和使用。1943年8月,同盟国东南亚战区成立后,史迪威又兼任了这个战区的副司令。到1944年10月,世界反法西斯各战场都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史迪威指挥的北缅对日战争,斩关夺…  相似文献   

14.
1942年3月,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1944年10月19日罗斯福屈从蒋介石的强硬要求,解除史迪威职务,将其召回国.这是一位职业军人同一个老猾的官僚政客较量的结果.在这场较量中暗含着美蒋矛盾,同时陈纳德、赫尔利等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九四四年十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各战场几乎都在大反攻,欧洲战场上盟军巳解放法国、南斯拉夫,逼近德国本土;太平洋战场上美军越岛进攻,已在菲律宾登陆;缅甸战场上的中美英军队对日作战也正取得辉煌战果。就在这个时候,在缅甸的中美联军司令、中国战区联军参谋长约瑟夫·史迪威将军却因为中国战区统帅蒋介石的坚决要求,被召回美国。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史迪威事件。  相似文献   

16.
滇缅战场与史迪威张曙东史迪威(1883~1946)将军是美国一位杰出的高级将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打败德、意、日为轴心国的法西斯侵略者,他以59岁高龄而受命出征参战,于1942年2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担任中印缅战场美军司令,协助蒋介石组织中...  相似文献   

17.
试论史迪威来华使命失败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4年10月1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召回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中国战区最高司令参谋长、四星上将史迪威,就此结束了战时中美关系史一场复杂的争斗。历时两年零7个月艰辛的史迪威来华使命最终夭折。本文试就造成这一重大事件的原因进行探讨。一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被迫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迫使美国结束了观望,在战争最艰难的时刻登上了战争舞台。美国只有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才可能继续保持其世界强国的地位。在此前一年,罗斯福曾在一次高级会议上与三军参谋长商定:一旦美国被拖进战  相似文献   

18.
试论史迪威与蒋介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迪威与蒋介石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表面看,是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实质却代表了美国政府与蒋介石政权之间,甚至是美国战略与亚洲政局之间的关系。史迪威与蒋介石则是这种关系中最重要的人物。史蒋关系的建立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出于早日击败德、意、日法西斯以尽快结束战争的愿望,一改以往对中国的帝国主义态度,从中国抗战开始时的“中立”,进而采取了较为积极的援华措施,为改善两国关系作出一定努力。罗斯福为了鼓励蒋介石,“极力保证中国在盟国的同盟中占据中心位置,并答应实现最终目标——收复失地”。为  相似文献   

19.
李辉的新作<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1923-1946)>做的是一件历史的复原工作.该书以<时代>杂志封面人物为引,重新讲述现代中国的梦想与创痛,解析政治人心和历史风云.从1923年到1946年,在二十多年的历史跨度中,作者先后选择了吴佩孚、蒋介石、宋美龄、冯玉祥、阎锡山、币原、溥仪、汪精卫、陈诚、史迪威、宋子文、马歇尔等封面人物为焦点,以编年体的方式来叙述中国的历史进程,采取以翻译并摘录<时代>报道原文,与当事人回忆录、相关史书的描述相映照的方式,来解读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战场的作用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凸显出来。为此,美国加快了与中国合作的步伐。但是,由于双方在国家利益上的差异,尤其是在对待中共问题上严重分歧,成为引发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矛盾纠葛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