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晖 《东岳论丛》2007,28(6):192-193
司汤达作品《红与黑》中的德.雷纳尔夫人、玛蒂尔德小姐,《阿尔芒斯》中的阿尔芒斯,《法尼娜.法尼尼》中的法尼娜.法尼尼等女性形象追求的"激情之爱",昭示了她们在追求爱情过程中对时代的不自觉地超越和背叛,由此注定了其悲剧命运,其中渗透着司汤达深深的"恋母情结"。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后现代主义对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在村上春树创作中便得到了相当突出的体现。村上文学充分展示了遭遇"后现代"的日本女性的风情和命运,以及日本女性新的困境和无奈。在努力认识和把握变化中的女性世界的同时,其男性情结中的文化恋母倾向有时也到了溢于言表的地步。同时其文本中的矛盾恰构成了如梦村上、迷离春树的独特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3.
当代电影的女性意识在它发展的初期,以抹杀差异性来寻求平等,“花木兰”式的女人,成为当时主流意识形态中女性的最为重要的镜象。新时期电影女性形象的复归,却未能跳出传统妇女观念的藩篱。在商业经济大潮下,男性电影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则成为欲望的代码。透过近60年来多姿多彩的中国镜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妇女的生存状况,女性在社会中所遭遇的话语霸权和男权中心、以及谋求自己独立的生活、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4.
男性的镜城与女性的异化--90年代中国电影的女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结合 2 0世纪末的社会文化语境 ,通过对 90年代中国电影再现女性的方式与策略的考察与分析 ,挖掘潜伏于电影本文之后的男权意识形态本相 ,揭示这种合男性意志与男性利益的电影本文对女性的剥削与利用 ,并充分描绘女性在男权语言的扭曲与肢解中所呈现的异化诸相。同时指出 ,要消除男权电影语言对女性的异化 ,必须建构一种符合女性主体利益 ,并有助于两性平等对话的电影语言。  相似文献   

5.
朱菊香 《江淮论坛》2013,(3):157-160
女性文学在从小说到电影中,性别视角的转换导致女性主体性下滑和性别话语的差异。女作家从女性视角叙事,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女性性别话语;男导演从男性视角出发,剔除原著的女性主义倾向,彰显男性中心意识、美化男性形象。这种现象是普遍的。两性应该在平等对视的空间里交流对话。  相似文献   

6.
金丹元  曹琼 《社会科学》2007,(12):171-180
"女性主义"的话题在电影学界、文化界都有颇多涉及。如何对女性主义、女性电影及其与中国当代电影的关系做出合乎实情的梳理和探讨,当下有必要重新认识中国电影中所涉及较多的几个女性话题,文章重在对"看与被看",性别权力关系与意识形态的变迁,性别意识、性别无奈与生态平衡等命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藉此对当下中国女性题材的电影创作及其文化内涵进行系列性反思。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女性电影艺术创作以时代、民族、阶级的宏大话语来挤兑个性解放模式的恋爱,或直接质疑自由恋爱的意义。在一些女性电影中,自由恋爱甚至与人的独立价值构成了紧张关系,指向女性主体价值的取消。但同时,上海弥漫的小资情调与欲望气息又决定了对浪漫肉感的恋爱故事的强烈需求,这就使得20世纪30年代的女性电影只能讲述反恋爱的爱情故事:把都市女性置于恋爱的历练场和人性的检测场,但又倾向于否认都市恋爱的意义,书写爱情的虚空与无望。20世纪30年代女性电影对浪漫颓靡爱情的呈现,既是批判,也是对洋场风气的迎合。  相似文献   

8.
9.
20世纪60至70年代,台湾电影里的女性形象被菲勒斯中心主义的阴霾所笼罩,她们被矮化、边缘化和色情化。80年代,大胆反抗男权、走向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登上银幕。90年代以来,女性形象更趋多元化,并受到酷儿理论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当代台湾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一个从被刻意歪曲、到被努力还原、继而被深度探究的嬗递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当代台湾电影与菲勒斯中心主义艰难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从郑正秋到蔡楚生再到谢晋的作品,通过家庭/社会/政治伦理化的叙述,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体现了个人情感和群体命运、政治话语和美学形式的合一,以及关于个人社会化和道德化的历史转变,是一种寓意深刻的现代中国“民族寓言”文本,具有传统文化中“家”的寓言传统的共同性,通过女性角色的艺术创造,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文化意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今好莱坞电影的中国元素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至今,好莱坞的"中国热"经久不衰,中国故事、演员、功夫等元素成为好莱坞电影的常用因素.这是好莱坞进军中国电影市场的策略,也是伴随当今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加,华人/华裔电影人在好莱坞影响增大的结果.但与此同时,好莱坞的中国形象仍有角色类型单一、角色地位轻微与角色形象负面等许多局限,显示在长期隔膜与偏见中所形成的好莱坞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并非轻易能够改变.华人/华裔电影人要积极努力塑造多元化的银幕形象来改变这一现状,改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2.
多丽丝·菜辛是当代英国杰出的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莱辛的创作中,女性是她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表现女性命运方面,最负盛名的就是她的代表作《金色笔记》。小说的女主人公安娜在文学创作、爱情与信仰危机的三重困惑下展现了西方社会中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与人生探索。  相似文献   

13.
李琳  肖宝凤 《理论界》2010,(1):125-126
十七年电影中正面女性人物之身体的形色呈现成为权威政治的表述:其美丽面孔在镜语机制的作用下具备了政治移情功能,借用凝视快感创造了隐形的意识形态;其经过艺术加工后的朴素衣饰既为观众提供了视觉愉悦,更为现实女性提供了政治衣饰美学的范本。  相似文献   

14.
李简瑷 《兰州学刊》2010,(9):216-221
女性身体从来都是意识形态夹缝中权力争夺的对象,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意识形态氛围会直接导致对女性身体的不同的认知。文章在梳理新中国女性导演影像书写历史的基础上,试图用身体范畴来解读她们的电影想象、呈现女性身体的方式以及对女性欲望、身体经验的表达,探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转型期性别意识形态及其运作策略影响下女性身体叙事话语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15.
武侠电影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海晨 《学术探索》2012,(10):121-124
武侠电影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奇葩,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鲜明与浓艳的文化精髓与特色。如今全球大放异彩的中国武侠电影更是将中国文化与扣人心弦的故事结合起来,利用炫目的视觉光影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黄飞鸿系列电影以及近十年经典武侠电影的分析,阐述了电影背后所表现出来的应时代而生的电影文化。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青 《学术探索》2006,(6):137-140
作者从分析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兴起的背景和主要做法着手,联系中国民族地区实际剖析了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蔡郁婉 《北方论丛》2022,(3):115-122
母亲神话往往将母亲描述为贤惠慈爱、牺牲自我的形象。近年来,女性创作者开始了对母亲形象的重新审视。国产女性电影亦不例外。电影《嘉年华》《送我上青云》《春潮》都涉及了对于母亲形象和母女关系的再思考,塑造了反神话的母亲形象。在重审的基础上,电影之中的女儿们纷纷反叛母亲,意欲成为与母亲不同的新女性。但电影对母亲的审视却悬置了对造成母亲之卑劣和不堪之原因的追问。这一割裂的反思遗憾地使女儿们陷入了“厌母症”的泥潭。在《送我上青云》《春潮》之中,女儿们都在背离母亲的道路上遭遇困境。但《嘉年华》却富有启示性地告诉我们,理想的母亲镜像对女儿突破困境与禁锢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呼唤更全面、更深刻地探讨母女关系的作品的诞生。  相似文献   

18.
日本近代女性文学是在明治维新后兴起产生的,它建立在封建气息残留的社会框架之下.在这种社会背景中,随着西方思想的涌入,日本文坛进行了一场打破旧文学观念的文学变革,产生了众多的文学流派.文章以其中的主要代袁人物为线索,重点考察了在仍然以男性文学为主流的近代日本文坛,女性文学的产生、发展,以及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父权文化的统治下,中国和西方女性都受到弱化和丑化。随着中西展开不同程度和方式的女性解放运动,女性逐步拥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这也为人类的最终解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父权文化的统治下,中国和西方女性都受到弱化和丑化.随着中西展开不同程度和方式的女性解放运动,女性逐步拥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这也为人类的最终解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