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许飞 《经营管理者》2009,(23):339-341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电子政务是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有力工具。而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我国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总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及共享环境初步形成。但是由于传统观念、行政体制、管理模式、利益制约、技术手段等因素的制约,我国政府信息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严重影响着政府的宏观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因此分析研究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对策,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 电子政务是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的信息化需要多方面力量的推进,其中政府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信息流的中心节点,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起着责无旁贷而又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也就是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五大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 (e- government)一直被发展中国家列为第一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快速发展,包括金盾工程、金保工程等一大批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保证我市国民经济日常运行、增强政府行政能力、改善公共服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信息化工程建设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信息化工程管理体系,加强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可以有效合理控制投资项目成本费用和建设资金,提高我国政府信息化工程的经济效益,确保我国政府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焦点。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同样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安排。电子政务和政府管理方式创新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电子政务为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提供契机和技术支持,反过来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又为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徒铺平了道路。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在我国当前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政务对政存管理方式创新的推动作用及实现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电子政务建设是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地方政府公信力和树立地方政府形象的重要途径。面对越来越多的腐败现象及政府公信力受损,2013年新一届政府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着力建设廉洁政府"。作为政府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必然要在廉洁政府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当前政治热点——廉洁政府建设问题出发,研究阜新市电子政务发展问题,对未来阜新市廉洁政府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全球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我国信息化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政府上网工程和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中国信息化建设的龙头.  相似文献   

7.
目前数字化档案馆是数字城市和数字政府的重要资源库,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应该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在经费方面给予了重点保障。数字化档案整个工程包括数字化建设和智能化建设两个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档案馆必将极大提高城市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对于今后提高电子政务的行政效率、为社会各界提供便捷、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都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数字化档案馆是数字城市和数字政府的重要资源库,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应该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在经费方面给予了重点保障。数字化档案整个工程包括数字化建设和智能化建设两个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档案馆必将极大提高城市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对于今后提高电子政务的行政效率、为社会各界提供便捷、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都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务以其对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对政府办公效率的显著提升,成为新时期我国政务发展的新要求。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电子政务系统的重要组成模块,对促进国家政务发展,调高政府办公效率,协调政府与群众关系,提升政府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对劳动保障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如今各类政府机构信息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对完备,网络建设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同时,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政府机关办公业务和辅助领导科学决策需求的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地方政府建设数字城市的步伐也明显加快。但在发展进步的同时,我国的电子政务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本文以A市财政局的电子政务为研究对象,分析它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其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建设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迅速进行,社会民众的信息意识越来越强,电子政务中的政府信息公开成为民众接收政务信息发布的主要途径和窗口。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起步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何提高我国电子政务中政府信息公开的水平,成为各地政府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探索中。政府网站建设逐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初步形成,政务透明度进一步增强。电子化政府是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政府治理和服务的整合概念。其内涵在于建立一个虚拟政府,为公民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电子化政府对于提高政府回应力、政府政策能力、政府效率,实现开放政府和责任政府,最终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是故,建构电子政府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政府再造的新趋势。电子化政府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在于政府信息的公开、政府业务的电子化、政府服务的创新、以及信息技术与政府再造的整合等。文章通过对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分析,阐述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影响、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解决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问题所应采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的缓慢起步,到新世纪初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今已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许多地方政府已将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以实施,并将政务信息化向服务型方向转变,使电子政务在便民服务交互功能方面得到了加强。但目前的电子政务建设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并加以改进,从而推动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适应全球经济化发展的行政改革目标,最终目的是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电子政务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支撑,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描述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概念及特点,阐述电子政务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十五”期间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提高行政效率和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提出应从加强组织协调、统筹规划和标准化工作、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大宣传教育和信息化人才培训和考核力度、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有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等方面入手加速推进电子政务。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政务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打造"数字政府",全面提升政府的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面对西欧、北美公共服务网站和政府内部网络建设的逐渐改善和升级,我国政府也积极  相似文献   

17.
李青 《领导科学》2005,(17):50-5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推行电子政务,加快政府在管理体制、观念、方式和手段方面的转变和创新,切实实现政府职能向宏观调控、社会服务、公共管理和市场监督的转换,已成为政府的必然选择。同时,适应全球信息化的潮流,加快推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政府必须先行一步,通过高效的电子政务实现现代化管理。电子政务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它的实质是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形成一个精简、高效的…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安全与否事关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众利益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变得更加严重。近几年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成绩有目共睹,在某些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设电子政务成为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政府网站是实现电子政务的重要载体,是提高电子政务效能的关键环节。政府网站建设采取集群化发展模式,才能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增强服务能力。本文以厦门市政府网站群为例,分析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电子政务的发展正在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最重要领域之一。为了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政府的各项监管工作更加严密、有效,服务更加便捷、高效,近年来,南漳县积极在全县范围内组建商用密码通信网,规范管理各级网络公司,加快电子政务的发展,实现由传统政务到电子政务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