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二语课堂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反馈研究能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二语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提供一个理想的视角.国外有关二语课堂教师纠正性反馈有效性问题的探讨,尤其是重铸式反馈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对于中国外语课堂教师反馈的质与量的系统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参考价值.本研究拟就国外二语交互性课堂中,有关教师重铸式反馈的分布频率及其有效性的描述性和实验性研究成果做一综合的介绍,旨在引起国内外语课堂过程研究者们的兴趣和关注,并为他们进一步探究中国环境下的外语课堂教师认知反馈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教师反馈是英语写作中重要的一环。如何有效地提供针对文章形式的反馈,在这方面,国外学者作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反馈是应该针对文章形式还是针对文章内容。对此类研究进行述评,希望能给我国的二语写作教学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国外对教师认知的研究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基于课堂教学对二语教师认知的研究拓宽了对教师课堂行为的认识,这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教师认知与教师课堂实践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从思维层面了解教师的一些课堂行为。教师的认知会影响教师课堂行为决策,且教师认知和教学实践并不总是呈现出一致性。目前对二语教师认知研究较多地集中在课堂语法和读写教学领域,而对二语词汇、听力和口语教学、教师信念与教师知识、教师认知与学生有效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认知的动态变化等方面论及较少,尚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重述是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中的热点话题,也是课堂上大量使用的反馈策略.对重述的研究反映了二语习得研究中两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争论:正面证据和负面证据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和哪种纠错反馈更加有效的问题.重述研究的深入发展揭示了重述的本质,同时,学生接纳作为衡量重述有效性的方法也不断被改进.重述的有效性受到学生接纳学习环境、纠错的语言结构和学习者主动性的制约,这些因素的揭示对于课堂外语教学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二语习得、话语分析和短语学相关理论框架内,结合以往此类研究的质性分析方法和语料库量化分析方法,通过考察大学英语教师参加示范课教学的视频及转写文本,并辅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对教师课堂话语的话语量、词汇特征、语块总体特征和话语标记语块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期帮助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关注和审视课堂上教师话语的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并提高课堂话语质量,提升课堂交际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二语习得相关理论指导下,本研究以某高校英语专业三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尝试对比显性和隐形形式教学对英语学习者的善意批评语用能力的培养作用。研究发现:对于课堂外很少使用英语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用教学手段培养他们的语用能力;显性形式教学对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更有效,但也不能否定隐性形式教学的价值,最理想的方法是显性和隐性相结合使用;显性和隐性形式指导对英语学习者的培养作用可以得到延续。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观察,是指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课堂教学观察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基本途径。伴随着教师专业化浪潮的到来,课堂教学观察作为反思性、研究性的策略逐渐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所关注,  相似文献   

8.
会话互动是二语课堂互动系统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基于动态系统理论,二语课堂学习者在语言发展中的“会话互动”机制运作可以被视为是一个复杂动态系统.借助会话分析的基本框架,会话互动的运作呈现出复杂自适应系统的典型特征,即自相似性、自组性与自适应性、非线性变化、反馈敏感性与适应性等.我国二语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以课堂互动为主,因此,该动态系统观可以有效优化学习者的互动机制.一方面,教师应该合理保持课堂开放性,发挥学习者语言发展自主性;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复杂系统的群体效能,促进课堂学习群体的语言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掌握和科学运用教学策略,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通过总结我国有效教学的实践经验和借鉴国外有效教学研究的有关成果,从我国课堂教学的现状出发,优化教学纵向、横向和内向结构,构建和谐平衡的教学生态,加强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的统一,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自模糊语概念提出以来,研究者们已阐述了其在自然会话中的语用功能。然而,以前的研究者大都局限于自然会话中模糊语的分析,很少把研究扩展到课堂教学领域中去。传统的教师话语研究者在教师话语的语用研究上也有欠缺。该文作者观察了二语课堂中教师模糊语的使用和分布情况,对其进行分类,阐述其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