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将因素分解方法应用于影响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因素分析,建立了能源强度变化的完全分解模型,得到了因素分解结果,鉴于时间的累积作用,将各因素的贡献值分解到各个年度,并且对各产业比重变化和各产业能源效率变化对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贡献值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实证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因素对降低我国能源强度未起到积极作用,我国能源强度的降低主要得益于产业能源效率的提高,特别是第二产业能源效率的提高。通过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找到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蒋志永 《统计研究》2007,24(8):53-56
 中国因素变化的贡献是国际收入不平等程度从1978年到2000年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动力,在20世纪80和90年代的部分年份中国因素的贡献率超过100%。论文提出了国际收入不平等分析中的控制经济因素的方法,通过对中国因素的分析揭示,中国经济因素的变化是中国因素变化的主要原因,中国人口因素的变化是次要原因,但却是重要原因。所以,虽然经济增长是中国因素变化的主要原因,但人口增长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此结论同国际收入不平等分析中控制人口因素的方法的结论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用超效率SBM-Malmquist-Tobit模型对2011—2016年西部11省份的生态效率及其变化态势、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生态效率差异较大,总体呈现“两极分化”和“东高西低”的态势;西部生态效率总体呈动态上升趋势;产业结构、人均GDP、技术进步、对外开放对西部生态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能耗水平、城镇化率、环境治理投资占比则会抑制生态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4.
工业用电量与工业总产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工业总产值提高,将伴随着用电量增加,工业用电量是工业发展的一个“窗口”。根据衢州市1986—1996年工业总产值与工业用电量资料计算两者相关系数r=0.99999,这说明在行业结构及产品单耗等因素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工业用电量与工业总产值之间存在着高度正相关关系。因此,用工业用电量来评估和核实工业产值不失为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工业用电量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工业产值评估与核实的质量,而工业用电量在行业用电分类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因此,做好行业用电分类,保…  相似文献   

5.
文章使用数据包络分析与Tobit回归模型的二阶段研究方法,以2008年我国科技投入产出省际数据为样本,对其投入产出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表明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产业结构)等五个因素都是影响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陈晶  张真 《统计研究》2015,32(5):70-75
近年来我国家庭生活领域碳排放增长迅速,其中电力消费增长是导致家庭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本文利用在上海地区开展的居民生活碳消费调查中的居住用电数据,分析了上海市常住居民家庭用电的特征和影响机理。样本中,上海户均年用电量为2184.6kWh,标准差为1398.5kWh,用电基尼系数为0.32,此外生活用电量呈现冬夏高、春秋低,且冬夏两季用电量的离散程度高于春秋两季的现象。回归模型显示上海居民生活用电受到人口规模、收入水平、居住面积、低碳态度和用能习惯的显著影响,且不同用电量家庭的用电影响因素种类和作用效果都存在变化:低用电家庭的生活用电受到人口规模、低碳态度和用能行为的影响,中等用电家庭的生活用电显著影响因素为人口规模、收入水平、低碳态度和用能行为,高用电家庭的生活用电受到人口规模、用能习惯和居住面积的影响;并且随着用电分布从低向高移动,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或增高或降低,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通过研究不同用电量家庭用电影响因素的变化,有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群体生活用电影响因素和完善生活领域电力消费的约束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应用多因素多阶影响分析技术,基于2007年、2012年和2017年不变价投入产出表,在局部闭模型下,对投入系数和最终使用各因素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数量分析。结果表明:投资规模总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具有绝对重要作用;投入系数矩阵和政府消费总量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很显著,而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却比较特殊,第一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表现为负值,第二阶段贡献率虽较小,但对GDP增长却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SFA模型测度出中国14家上市银行2004-2013年的X利润效率,并同时分析微观、行业及宏观因素的作用,研究发现:非国有上市银行平均X利润效率高于国有上市银行,但差距自2008年后在逐渐缩小;资本缓冲比例、净息差、GDP增长率及房地产景气指数与X利润效率成正比,不良贷款率、赫芬达尔指数、直接融资比例及通货膨胀率与X利润效率成反比,而市场份额和产权性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产业经济贡献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婧 《统计与决策》2008,(3):111-114
通过对比中国、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四国的文化产业经济贡献,表明分析我国文化产业经济贡献主要影响因素的必要。并基于对文化产业经济贡献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建立了经济基础、基础设施和政府扶持对文化产业经济贡献影响的回归模型。计量结果表明:人均文化娱乐消费和文化基础设施是影响各地文化产业经济贡献的正向显著因素。然而,文化产业的当地财政扶持对增强文化产业经济贡献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张杰 《统计研究》2016,33(3):72-79
本文利用改进的APG模型框架对中国各省份地区制造业部门生产效率增长进行分解和测算,并针对导致中国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动因进行深入分析。主要的发现是:技术效率和企业净进入是推动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增长的主要来源,而要素配置效率对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增长的贡献非常有限,由此验证要素市场的发展滞后是造成中国经济增长乏力的重要内在因素。进一步的检验发现是,地方政府对要素市场的干预是造成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主要动因,这种干预效应总体上呈现倒U型关系。更为细致的分解结果表明,政府干预对于资本要素配置效率的作用效应呈倒U型关系,而对劳动要素配置效率呈U型关系。这些检验结果均证明,全面推进要素市场的市场化导向改革,减少政府干预对微观经济部门的扭曲性影响,是维持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采用行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近20年来中国电力消费需求的变化,结果发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消费量也呈同步增长态势;就四大行业的电力消耗来看,1986-2005年,第一产业的耗电量变化不大,城乡居民和第三产业耗电量都有所增长,第二产业是中国耗电量最大的行业,且年增长率较大;通过对中国31个省区人均电力消费量的分析,将其划分为6个等级,结果表明人均电力消费量与人均GDP呈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人口和人均GDP为变量,建立了中国电力发展的地域需求模型,发现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是中国各省区电力需求的关键增长因素,而人口的弹性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单位GDP用电量的变化是导致电力消费偏离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把国民经济细分为43个行业,运用对数平均指数法分解出2006-2009年电耗强度变化的结构效应与强度效应。结果表明:(1)总体上看,在电耗强度的变化中结构效应的比重不到30%,强度效应起主导作用,占70%以上。(2)各年间结构效应的绝对值都是负的,即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单位GDP用电量的下降具有积极的作用。(3)细分到具体行业,电力、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和建材等高耗能产业的电耗强度和产值比重的变化对单位GDP用电量的变化起着主导作用。精确的分解分析不仅解释了中国电力消费之谜,对于节能减排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短期内能耗强度下降的主导因素在于细分行业自身能耗强度下降,当前节能减排的重点和主要潜力在于提高细分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协整分析:基于宏观数据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比较分析关于中国GDP和能源消费的各种宏观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选定以Maddison估算的以1987年不变价格衡量的GDP和以IEA估算的能源消费为分析的基础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等分析技术发现:中国GDP和能源消费数据是一阶单整的,存在协整关系,并表现为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而进一步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将提高0.811个百分点;相反,能源消费增加一个百分点,GDP将提高0.194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能源消费并不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外生变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能源需求的经济计量分析   总被引:105,自引:1,他引:10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伯强 《统计研究》2001,18(10):34-37
一、引言世纪之交 ,中国已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从新世纪开始 ,中国将努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2 0 10年的GDP比 2 0 0 0年翻一番。但实践表明 :能源短缺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基于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政府对诸如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始终予以高度重视。在学术研究方面 ,文献 [1]总结了经济学家给出的 2 0 0 0年中国能源需求预测的 7种结果 :最小的是13 9亿吨标准煤 ,最大的是 2 4亿吨标准煤。这些研究主要使用两类方法 :密度分析和回归分析。但几种使用密度法的预测结果都高估了 80年代初期的能源需求水…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能耗产业的地区间相对有效性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非参数计量经济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对我国几个高能耗工业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能源使用的地区间相对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其对我国能耗的总体影响(也即高能耗产业相对效率缺乏的省市提高其相对效率对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影响程度)。主要结论有:高能耗产业大部分地区的生产存在能源的浪费;高能耗工业产业能源使用的相对有效性对我国总体能耗强度有显著影响;效率缺乏程度高,或者效率缺乏程度不高但是生产规模大的省区的影响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和人均GDP关系的LSTR模型,分别以经济增长速度和能源强度为转换变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和人均GDP的关系在不同经济环境下有所不同。为实现碳减排和经济增长之双赢,必须在降低能源强度上下功夫。由能源强度的结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SVECM)的脉冲响应分析得知,短期内,能源价格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成为"迅速"降低能源强度的关键;长期而言,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彻底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十一五”各省区节能潜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历史序列的分析,提出了区域经济-能源消耗的“学习曲线”,运用30个省区1990-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万元产值能耗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增加而逐步下降的能源学习曲线,并分析并计算了“十一五”期间不同省区万元产值的节能潜力和在全国总节能目标中的分担率。结果显示:(1)山西、甘肃以及贵州等省区的万元产值的节能潜力较大,而福建、浙江、广东、江苏、北京等省区较小;(2)结合各省区经济总量和能源消耗,山东、山西、河北、辽宁等能耗大省和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经济强省节能贡献大分担率高,而海南等省区,由于经济规模小而节能贡献相对较小,从而给出我国“十一五”期间万元产值节能潜力和节能贡献分担率的地区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8.
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应纳入GDP核算,但各国对自有住房服务虚拟租金的估算方法存在差异,当前主要的核算方法为市场租金法和使用成本法。采用使用成本法对中国居民自有住房虚拟租金重新估算,发现2004—2012年间居民自有住房虚拟租金年均达3.2万亿元,最近三年年均达到4万亿。中国统计部门基于建筑成本估算的虚拟租金大大低估了居民居住支出,2004—2012年间年均低估达2.3万亿元,近三年年均低估达3万亿元。调整后的居住消费占GDP比重达到11%~14%,高于官方6%的统计数据,仅自有住房虚拟租金的重新调整就提高了4%~5%的居民消费率,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居住消费支出还将增长。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