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督鄂期间的张之洞极为关注湖北农业的发展。围绕着改变湖北近代农业结构及落后面貌的思考与实践,张之洞的多种经济作物种植观逐渐形成。他明确了种植作物的种类和方法,提倡引进和采用西方近代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他的多种经济作物种植观及实践推动了湖北农业近代化进程,其思想与实践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之洞是洋务运动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从出任疆圻起,农政就是他施政的重要着眼点之一。他任湖广总督期间,曾施行过一系列有影响的农政措施,他农业经济思想在这期间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然,这种变异正是他用理性眼光打量时代潮流之后,用新的价值观念审视农业的结果。这是张之洞经济思想与经济实践一个不容忽视的侧面,也是其他洋务大吏所不及的。可惜往往被论者所忽略,迄无专论。笔者将学习心得爰录于下,以求教正。  相似文献   

3.
学习西方技术,推进农业发展是近代思想家的共识,清末张之洞提出系统农业近代化的思想,他在农业生产方式,农作物产品结构,农业科技等方面都提出具有近代特色的见解,并倡导进行近代农业实践活动,对推进晚清农业近代化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之洞的思想对民国初期的孙中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一,在政治上,张之洞提倡“将海南建省”,这促使孙中山主张“将海南建省”;张之洞提倡为官执政需直言进谏和有风骨,孙中山继承和发展了张之洞的此思想,他鼓励革命者和国家工作人员要有勇气,要为国民尽忠竭力。其二,在经济上,张之洞主张自行设厂以“固国本”,孙中山继承和发展了张之洞的此思想,他认为在维护国家利益尤其是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落后中国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包括借外债和允许外国来华投资)以振兴中国实业。其三,在军事上,张之洞极为重视军工制造,兴办了湖北枪炮厂,孙中山继承了张之洞的此思想,主张将此厂恢复和扩大。其四,在文化教育上,张之洞重视新式学堂,在湖北兴建多所新式学堂以“教育人材”,最终“造成楚材,颠覆满祚”,这促使孙中山主张要多兴建新式学堂以培育更多近代人才从而有利于治国经邦。总之,张之洞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国初期的孙中山,而且这些影响在当时基本上是积极和具有进步意义的。不过,孙中山在受张之洞的思想影响时亦存在一些不足,但这是次要的,瑕不掩瑜。研究张之洞的思想对孙中山的影响,既反映了张之洞的思想影响深远,又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孙中山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既是晚清政坛上一位颇具影响的官僚,同时又是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活动家.在他的一生中,兴学育才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对晚清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中国近代教育奠定了基础.文章从张之洞的身世和经历、近代中国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张之洞对教育的深刻认识以及他的务实精神等方面分析了张之洞兴学育才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育思想是张之洞教育思想的有机构成.他对幼儿教育的宗旨、内容、形式及其师资来源等有独到的见解,制订了相关章程加以规范,并在实践中积极推行.张之洞的幼儿教育思想特色鲜明,对当今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之洞作为近代教育界一位不容忽视的代表,他的教育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实现书院教育和谐发展、人才培养和谐发展、学堂教育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三个方面。张之洞的和谐教育思想为当今构建和谐大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8.
刍议张之洞的农业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中国近代农业的现状和地位的正确分析,以及对农业教育、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的关系的正确认识,张之洞的农业教育观得以形成和发展。文章从创建农务学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张之洞的农业教育观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分析,以期发掘出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有某些启示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张之洞关于教育管理的思想颇具特色、较为系统,学生管理思想是其中的有机构成。他不仅对学生的思想和日常行为管理都予以重视,而且在实施管理的过程采取提倡与禁止并存、引导与干预同在等方法,赋予其学生管理思想鲜明的特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加强道德建设与教育的今天,重温张之洞的学生管理思想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末新政时期张之洞的教育改革及其历史评价伍春明以前人们对张之洞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他在二十世纪之前的洋务活动.而对他进入二十世纪初年的研究相当薄弱。本文旨在对张之洞在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的举措、思想、特点进行研究剖析.并试图作出恰当的评价,以期得出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