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风物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版)第十六页载:“浙江另一历史名城是绍兴。它在春秋末期曾是越国的都城。秦时置山阴县;三国时为孙吴属地;西晋、南北朝期间均称永兴县,属会稽郡;隋开皇九年并永兴入会稽县,属越州;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复置永兴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萧山。到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以‘绍祚中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时期,巴国的城市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从文献可知者有江州、垫江、平都、阆中、枳5座都城.巴国城市分布于河流沿岸,选建在临近河流的平坝地带;巴国城市未建有土质城垣;巴国城市的政治军事功能突出,商贸功能也有一定的发展.巴国城市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的形成,既与巴人历史时期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更与巴族民族文化的尚武精神和建筑传统具有充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期越都城的建立有其历史原因:一是越地社会本身发展的需要;二是北方各族各国发展的经验;三是兴越争霸的基本要求.绍兴城区以其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成为越都城址的不二选择.越都城有大小两城,各有需求,又密切结合.它是按照大国的要求和争霸的目标来建造的,是越国争霸的前奏曲,为称霸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古代城市管理制度的演变和建制城市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积淀了在社会历史发展从初级到较高阶段人类创造的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包括城市选址、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管理制度逐渐演变,形成城市专门行政管理机构,这就是宋代都城的都厢、辽金元都城的警巡院及地方城市的录事司、司候司与明清北京的五城等建制城市。建制城市拥有明确的行政界线和专门行政管理机构,并实行独立行政管理,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同时形成拥有不同职能地位、不同等级规模、名称不同的古代建制城市体系,与州县行政建制平行隶属于上一级行政建制,与今天建制城市有某种相似性,值得学界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燕国在八百年的历史中,曾建有五座都城,研究这五座都城的建立和几次迁都的过程,对认识燕国历史和燕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历史社会学是历史社会学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其理论主要来源于城市科学、历史学和社会学,其中历史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和城市历史学是其形成的理论基础;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城市规划学和综合性的城市学构成了其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基础.城市历史社会学的方法论侧重于城市功能、城市历史和城市社会三方面,具有较强的历史透视作用,已经成为寻求历史学与其它学科融合、历史资源与当前发展互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名称。地名往往带有强烈的延续性和稳定性。随着历史的变迁 ,各地的文化类型有可能发生分化与融合 ,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可能会慢慢失去其独特性 ,但地名却大都世代相因 ,变化极小。通过对地名的探讨 ,往往可以发现许多与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有关的珍贵资料。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城市地名由来的探讨 ,揭示了四川省城市地名由来所遵循的主要依据原则及命名时所反映的一定文化内涵 ,对了解四川省城市地名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于越是百越中最古老的一支。早在公元前十六世纪前后,便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浙江绍兴一带建立了古越国,号曰于越。到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叶,越王勾践,曾拓土吞吴,成为东南一大国而活跃在江淮以东,在我国历史上曾留下深刻的痕迹。史籍对其世系记载佚缺甚多,加上史实不详,所流传古迹亦多附会,致使于越史事难于考定。尤其是对于越国究竟建于何时,更值得进一步探究。浙江是越族的故乡,绍兴是于越立国定都之地。越的古迹流传甚多.其中最早的有会稽山的大禹遗迹。根据传说,夏禹临终之际,“命群臣曰,‘吾百世之后,葬我会稽之山’”。故禹冢在绍兴会稽山上。由于这一古迹的流传,便衍出了后来守禹冢建越国的传说。自《史  相似文献   

9.
回鹘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游牧民族,也是活跃在古丝绸之路沿线的少数民族之一。研究回鹘的城市历史,有助于对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深入了解。文章根据目前国内学术界的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对回鹘城市史主要是漠北回鹘汗国、甘州回鹘、高昌回鹘和喀喇汗王朝这几个政权的城市、都城,进行一番简述。在此基础上,对回鹘城市史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见解,以期对回鹘城市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合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三国时期即为著名的商业中心城市。如果从历史时段来看,从秦汉开始至1949年,合肥城市功能和地位发生了较大的变更,由"市"向"城"转变,即由商业中心城市向政治城市转变,由经济功能为主导向政治军事功能为主导转变。这在中国城建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作文》2007,(2):49-50
西施是越国人。 绵绵会稽山,南北数百里,一条浦阳江流经会稽平原,两岸山水相依,会稽平原横亘在萧山、绍兴、诸暨之中。这里就是西施的故乡,苎萝山、浣纱河、浣纱石、红粉岩以及祭奠西施的庙宇、亭台等至今依然踪迹可寻。绍兴是西施时代的越国都城。西施出生在萧山,还是出生在诸暨,两地人从晋代开始,相争1000多年。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越国绍兴都城建立2500年之际,孟文镛著《越国史稿》于2010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越国史专著,填补了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本书充分运用文献记载和新  相似文献   

13.
江南滨水城市的亲水空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南滨水城市的亲水空间是指江南水城中线性水体空间与城市实体之间的过渡空间.作为水乡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当地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滨水城市多样化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地域文化的延续性载体,具有渗透性、连续性、可感知性、可达性特征.亲水空间构成元素的处理与布置应因地制宜,符合其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历史发展的文脉。城市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在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相互交融的变革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博物馆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并凝聚了城市发展的历程,记忆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保护着历史的延续性,传承着民族的优秀文化,从更高视界和更宽层面来认识博物馆文化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乌云高娃 《中华魂》2012,(18):46-48
2012年6月29日18时23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我国申报的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我国第42处世界遗产。对于内蒙古来说,则实现了世界遗产的"零突破"。这一曾经在7个世纪前作为蒙元帝国时期闻名于世的草原都城元上都,再度获得全世界的关注。元上都作为中国历史上空前大一统王朝元朝的第一座都城,与大都(今北京)并称中国元朝的两大首都。元上都是蒙古民族在中国元朝的历史中,所创造的一座非常宏伟的都城建筑,是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欧亚文明结合的典范,是蒙古民族在13、14世纪时期,建在今内蒙古草原上规模最大的都城,也是元代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历史最久、格局完整、保存最好的都城遗址。蒙古语中称元上都遗址为佛教寓意的"兆奈曼苏默",意为"108座寺庙"。  相似文献   

16.
浙江远在五万年前文身断发、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就有“建德人”的开辟草莱之功。在七千年前又有河姆渡人披荆斩棘,创造了新石器文化。但浙江有文献可考的历史较晚,在春秋时期,越族人在会稽建立了越国,“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灭掉了吴国,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真正兴起,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商代奴隶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都城建筑的演进,对城市建筑的整体规划人们已有所考虑。西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封邦建国的发展,当时都以周公营建雒邑王城的建筑布局为范例修建各诸侯国的都城。在这里周公营雒邑王城最早提出城的建筑“面朝后市”的整体规划,就把政治统治与经济内容结合起来,以城市统治乡村,从而形成鲜明的城乡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开封市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六大古都之一,北宋王朝在此建都一百六十七年.本文拟从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结构出发,考察探讨此古都的结构特点,以期初步阐明其在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苏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自春秋时代吴国建都于此,至今已达二千五百年。在漫长的岁月中,这座文化古城虽历经沧桑变迁,但它始终是江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巍然屹立在碧波荡漾的太湖之滨。苏州作为吴国都城的历史,前后不到一个世纪,但它却为苏州城市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代营建苏州城,无论是城市的规模和布局,还是城市的设施和交通,都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造和发展而已。春秋时代吴国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即逝,但它却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苏州的山山水水,几乎  相似文献   

20.
会稽山是一座开创了中国王朝历史的名山;秦始皇南巡会稽山有十分明确的目的性;秦《会稽刻石》有其重要作用和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