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历史-逻辑"的角度阐释了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为理论基础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论的提出及其内涵,人地关系的历史分析及其学说的考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类型,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共生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人地关系演化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关系演化到高级阶段的发展模式。并针对当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人在数千年内实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历程,融合了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生产技术所维系着的和谐人地关系。土地所有权与开垦者的分离,是建立新的人地关系的思考点。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国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各自的优缺点,并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经常用到的数学方法及研究步骤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最后对未来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前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着人地关系压力增大、资源承载力堪忧、区域发展不公平、人地矛盾引发社会不稳定等一些根本性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地理学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因为地理学研究追求解决现实问题的中心目标是促进人地和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结构组织变化是基于人类发展需求并以之作为动力的系统变化,人类需求结构、活动结构以及地理环境、区际关系等是其影响因素,人类需求结构是其牵引力,人类活动结构是其主动因,为此需要在构建人地和谐关系的同时塑造相应人性内涵及其模因等,即将人与地、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起来。从地理学角度来看,构建和谐社会与全球环境变化及其人类的适应性、可持续性科学的发展、社会生态和环境伦理的树立等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只有解决了人地地域和谐才能真正构建和谐。  相似文献   

6.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其中有一条主线就是生产力。根据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也可相应的划分不同的阶段:人类崇拜自然的原始发展阶段、人类改造自然的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征服自然的工业化阶段和谋求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阶段。综合分析可知,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具有地域性、复杂性、相关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文脉视角下的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脉是区域旅游产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质量因子,是区域文化的精髓,旅游地的灵魂.文脉对于旅游主题的确定、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市场的定位、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的制定和旅游地开发时序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准确把握区域文脉,打造旅游地及其产品,并以文脉展示为核心制定和实施旅游产业经营战略,是旅游经济活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要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走区域化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从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出发,阐述了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现实基础和可行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是研究有关人类及其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地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空间场所,人能够对地理环境进行认识、利用、改变和保护,使之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且随着社会发展,人地关系也在不断变化。本文通过对比中国人地关系和交通运输发展演进历史发现,中国的交通运输是伴随人地关系变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传统农业生产时期,交通运输是基于解决城市(区域)发展水平提高后,自身生产不能满足消费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在机器大工业生产时期,人地关系发生了变化,矿产、土地等资源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的主要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空间分异及消费空间聚集,使得资源供需在空间上形成矛盾,现代交通运输正是在缓解和解决此矛盾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战争形势重视地理纵深的“三线布局”,经过计划经济时期强调地理毗邻关系的拉郎配“经济协作区”,演变为改革开放之初面向海洋开放的“两个大局”部署,再到注重区域均衡的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如今演变为侧重发挥地理集群优势的城市群/都市圈发展布局,而且进一步关注到国内外的地理联系,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塑造国际地理格局。至此,综合形成了当今“4-3-2-1”区域发展战略体系,这一演变是顺应人地关系规律要求、追求国土空间优化的表现,不仅增大了中国经济回旋的余地,而且增强了发展的韧性。意味着在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旨是:充分发挥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禀赋的主体功能,着意于探索切合实地的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区域可持续发展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重视区域可持续发展创新研究。观念创新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科技创新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制度创新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机制。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可持续发展指数和相对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方法,根据统计资料和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河北省近20年来的可持续发展及其轨迹进行了定量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要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三者的关系,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当前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生产过程的不可逆性成为导致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根源,因此,根据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进行适度的经济活动,才能实现区域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技术路线的研究,是联系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现实的纽带。目前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度量方法和评价模型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选取系统学研究角度,探讨综合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并结合研究结论对中国三大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进行了示例研究。  相似文献   

15.
旅游产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制约作用可构成协调发展的系统。以江西省为样本,选取20个反映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对2014年江西11个设区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间协调有序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可知:江西各设区市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处于初级协调经济滞后型,其中南昌、九江、上饶协调性较好。国内旅游人次、A级景区数量、财政收入等指标是影响江西初级协调滞后的主要原因,为此应该巩固国内旅游市场、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加大地区财政投入、做好公共服务体系尤其是智慧旅游系统建设,以促进江西旅游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16.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对人口系统的支撑之上的,关键是要保持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并维持资源、环境对人口发展的持续支撑。基于此,该文采用全国各省的横截面数据,建立包括人口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资源环境子系统和科技制度子系统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并选取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人口安全对策:人口安全的公平建设;人口安全的文化建设;人口安全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情况差别较大,为使各地区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通过动态对比和空间对比的方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能够对各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做总的判断,为实施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永州市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永州市的特点,较全面地阐述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