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生问题的解决,关系着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中国人民的民生状态相结合,解决了当时关乎广大群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民生问题,凝练和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思想。主要表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核心逻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实践方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文化基因;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等重要思想。在新时代条件下,深入研究和思考毛泽东民生思想,对我们更好地认识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历史地位、贯彻习近平关于民生问题的重要思想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熊焱生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5-99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弘扬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不动摇,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不懈怠,坚持党的领导方式创新无止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群众路线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苑晓杰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90-93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对中国行政改革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尤其是对党政分开、中央向地方放权、精简机构、人事制度等问题提出了初步改革思路,对于当前深化中国行政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学习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在党的建设、中国革命与建设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亦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概述了毛泽东学习生涯及其学习思想的形成;系统阐述了毛泽东学习思想的内容,明确揭示了毛泽东学习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工人阶级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毛泽东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实现革命与建设目标的历史探索中,形成了集“阶级意识启蒙与斗争实践”“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工人与农民联盟”“国家利益与工人权益”为一体的工运思维范式,呈现出“思想与行动”“集中与民主”“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整体与局部”相统一的理论特征,其蕴含着深邃的唯物辩证法,为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蓬勃发展带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6.
魏国英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6)
毛泽东新闻思想作为历史的产物虽属于过去,但它的当代价值却有着巨大生命力。坚持新闻工作与党在一定时期的目标一致,强调新闻工作要为反映和指导经济建设服务,倡导群众喜闻乐见是新闻文风,这些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精髓,对新时期新闻工作改革仍有着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陆相欣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31-33
中国传统文化为毛泽东民本思想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民族根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则为他的民本思想提供了直接来源.探究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把握其特色,对于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提高我党的拒腐反腐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教育问题一直十分重视,教材作为承载教育、传播知识的工具同样倍受其关注。毛泽东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关于教材观点的理论来源,对教材建设不断进行探索,提出教材要注重政治教化功能,强化启发引导功能,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和编辑队伍建设等重要观点,对当前加强教材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何芸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7-20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生理论系统地、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思想。毛泽东民生思想高度重视民生,尊重人民群众是民生主体的历史地位,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重视改善民生的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对于处理和谐社会中人的发展和各项建设的关系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兴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5):38-42,49
公平正义是毛泽东一生的追求,其集中体现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经济建设理论、文化教育理论及其外交理论等治国思想中,当今我国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源于对毛泽东治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提出是对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高度概括和具体化;“避免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理念是对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进一步升华;“教育大众化”理念是对毛泽东教育公平思想的进一步落实;“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建构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进一步延伸。因此,重新审视毛泽东治国理念的公正诉求,对于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于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极为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凤翱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2):7-10
如何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陈云同志对党的建设的重大贡献之一。陈云关于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二是对毛泽东的评价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三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2.
易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71-175
毛泽东尊严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内容主要包括尊严的主体、核心特质、价值取向和实现路径以及重要地位等。毛泽东尊严理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尊严理论的基础和基本架构。本文在分析毛泽东尊严理论形成的基础上,阐明其理论体系内容、历史局限和重要意义及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王继辉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11-13
毛泽东在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商品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科学性观点,对今天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但这些基本观点没有在后来的实践中坚持贯彻下来,在深层次上分析,主要归因于毛泽东经济建设和改革思想上的历史局限性:实事求是思维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对社会主义阶段性质认识的历史局限性、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周普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4):40-42
对外开放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于我们今天加快改革开放,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 192 3年党的“三大”至 192 7年 7月大革命失败 ,瞿秋白等党内一批杰出的领导人运用马克思主义阐述中国革命所面临的一切重大问题 ,为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以空间思维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发现,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时期就有利用白色政权矛盾建立红色根据地,获取生存空间,燃起革命燎原之火的空间之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分别用“以空间换时间”和“时空转换”等战略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并取得了重大胜利;解放后,毛泽东用空间思维创造性地提出了如何解决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和进行现代化的工业布局,从而以发展生产,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的思想。可见,毛泽东思想中是包含丰富的空间维度的,它是我们重要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18.
毛泽东思想是一有特定含义的政治性和实践性极强的科学理论。本文从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概念、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证明科学区分毛泽东个人的错误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远见卓识三个方面说明了毛泽东思想不包括毛泽东个人的错误思想。只有科学区分二者 ,才能不断地从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中汲取智慧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王朴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5):26-30
施拉姆认为,毛泽东早期思想主要包括民族主义、尚武精神、崇尚意志、反传统和“天然的列宁主义”五项内容。从多元的视角、历史背景与客观现实的二重维度以及“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双向线索三个方面概括施拉姆毛泽东早期思想研究的基本特征,并尝试对其中国视角、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和文本工作进行总体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张颖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2):8-11
分析指出,毛泽东的社会公正思想,实质上主要表现为对公平正义、民主与自由等的独到理解,毛泽东社会正义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围绕着政治公正、经济公正、文化公正等方面开展,认为毛泽东在其一生追求公平正义、民主与自由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伦理思想,为我们现代社会公正秩序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