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扩大内需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历史而客观地反思了我国出口导向战略,指出扩大内需并非当前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权宜之计,而是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作者从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角度还重点讨论了三个问题:1、扩需的重点是刺激投资还是刺激消费;2、财政政策是继续增发国债还是加大减税;3、货币政策是主要防通胀还是防通缩.  相似文献   

2.
自实行“治理、整顿”的紧缩政策以来,我国经济在相对平稳的过程中又渡过了一年。在这次经济政策调整之初,讨论、争议得相当激烈。如果说,当初的各种意见还是基于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和“紧”之间要作出痛苦的选择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则面临着的不是选择的痛苦问题,而是选择的评价、选择的理论和选择的现实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3.
IS- L M模型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依据 ,我国市场制度的不完善和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有的现象导致中国的 IS- LM模型与理论上的 IS- LM模型有较大区别。中国的 IS- LM模型表明 :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力是与市场的完善程度联系在一起的。目前 ,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应放在财政政策上 ,货币政策的重点不在于扩张本身 ,而在于为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中国也不例外.为了应对这场金融危机,许多国家不得不从宏观经济政策上进行选择性调整,以便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是以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带来的冲击和我国经济发展本身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为背景,适时选择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要目标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同时,慎重选择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并重的投资政策、多元贸易结构的外贸政策、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价格政策、内需为主的消费政策、政府鼓励创业的就业政策等,以便更好地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重中之重 ,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产业的选择。就西部地区而言 ,应着重突出两个方面 :一是要大力发展西部各省区的主导产业 ;二是要积极培育发展新兴和特色产业 ,并以此为先导 ,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加快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改革处在全面起步的重要历史时期。如何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保持宏观经济的平衡,是深入推进改革的重要条件,也是理论界讨论的焦点。目前主要倾向性的观点认为,解决我国现阶段由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引起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必须从控制总需求入手,宏观总量管理主要是总需求管理。主张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过“双紧”政策煞住总需求,实现总需求与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别论述了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与微观经济规制政策的内容、有效性及存在理由.从实施依据、目标、主客体、手段、调节对象、调节特征等方面比较了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与微观经济规制政策的差异,并且指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认为两者之间具有互补性,有互动关系,互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范爱军  韩青 《东岳论丛》2007,28(4):58-63
我国已经进入对外贸易持续顺差的发展阶段,顺差产生的根源在于高储蓄与加工贸易,并且顺差已经成为外汇储备的最重要来源。不断积累的贸易顺差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一种两难选择的困境:顺差从各个方面显著地干扰了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而试图抑制顺差的经济政策却又难以带来好的效果。因此,对待顺差应采取"疏导"而非"打压"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使“共同富裕”早日实现 ,扶贫政策不仅仅限于扶贫救济 ,而应成为决定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 ,成为控制贫富悬殊这样一个事关全局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1990年l—7月,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为2.3%,8月份为4.6%,9月份为7.5%,总的态势在向好的方向转变。但从增长总量的构成上看,却暴露出许多问题。1—7月全民所有制工业增长停滞,8月份只增长1.2%,经济增长率主要靠集体所有制工业、特别是乡办工业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的较高增长来支撑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增长率下降,意味着全民所有制7000多亿元固定资产净值的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隐形失业严重,劳动生产率下降,经济效益下降,这必然引起社会财富总量增长下降,国家财政收入下降。如何改变宏观经济现状,启动经济,涉及到对近期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对此,理论界和实际部门有多种不同看法,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相似文献   

11.
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任务,需要系统整合政府支出、转移支付和税收政策,使之相互配合并共同为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具体地,应扩大政府财政支出规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促进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采取恰当的转移支付政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衡化,通过专项转移支付政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采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生产、消费和资源损耗与环境污染等环节的税收优惠、增设新税种、实施差别税率等政策措施,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府对国民经济所进行的三次较大的宏观调控,均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目前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扩张政策之应对当经济增长波动和有效需求不足,故这一政策措施不可能持续过长。“十五”期间,财政货币政策取向和调控方针应紧紧围绕同期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3.
广西应重点培育新能源和节能服务两大新兴产业,通过产业升级、低碳技术开发、倡导低碳消费等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为此,广西应制定系统的地方财税支持政策.而针对当前财税政策覆盖面有限、措施单一等不足,可采取增加财政投资、扩大税收优惠、建立碳基金和对居民低碳消费进行补贴等措施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以来的经济金融形势和宏观调控面对严峻的内外压力;银监分立的体制改革,农村金融服务的制度供给正在出现难以预料的变化;扩大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政策导向与资本市场功能萎缩、价格低速的不协调,以及银行信贷市场的制度性风险在上海“首富”的“井喷”等等,反映了改革和发展再次进入一个关键的转折期,值得高度重视。只有预见才能立于主动,不然可能盲目被动导致严重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5.
越是搞活经济,越是需要加强宏观控制,需要各方面、各渠道、多种手段协调发挥作用。以财政平衡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控制是宏观经济控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国民经济宏观控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要保持社会总生产与社会总需求在价值量上的平衡,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商品的生产量和供应量。但在生产发展水平有限的情况下,要实现供需总量的平衡,关键在于控制社会的总需求量。社会的总需求量,是由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构成的,是在一定的货币周转速度条件下,由货币量的多少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保持正常的货币流通量是保证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所谓保持正常的货币流通,就是要求社会上流通的货币量与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相一致,必须符合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即马克思指出的,在一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不论货币是作为流通手段或作为支付手段,——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流通总量决定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加上)同一时期中到期的支付总额,减去彼此抵销的支付。马克思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何种货币政策推动经济发展,是经济学界争论已久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外经济发展中的货币政策理论的阐述,对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格局的剖析,提出我国相应的货币政策,以及为获有效的货币政策所需的金融深化环境。  相似文献   

17.
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当前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经济理论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然而,企业改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工程,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本文将主要从政策角度就企业改革中的产权界定、利益分配、流动资金短缺以及冗员剥离等问题作一些理论分析,并据此提出某些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和理论界与实际工作部门关心或研究以上问题的同志讨论。  相似文献   

18.
论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选择王东京1995年是中国的“企业改革年”,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经济理论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然而,企业改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工程,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本文将主要从政策角度就企业改革中的...  相似文献   

19.
论政策缝隙及其现实选择童中贤在我国政策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政策缝隙和在缝隙中滋生的政策活动,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正视、认真对待的客观的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事实。政策科学应当深入研究这种非常态的政策形式产生的条件、性质、运行规律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低碳经济的概念自从被提出以来,就受到国内外众多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和学者的高度关注,然而,大多数文献只停留于从宏观上大致介绍低碳经济的概念,并未进行深入地探讨。对于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建立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技术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促进能源技术进步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