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试析十六、十七世纪天主教风行日本的原因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赵德宇1467年开始的应仁之乱将日本推人了长达一世纪的战国混乱之中,造成了社会、文化机制的失控。在“下剜上”的时代风潮中,传统遭到否定,濒于崩溃,而新的文化又无从产生,从而使日本陷人文化虚脱状...  相似文献   

2.
程铭 《学术交流》2012,(6):190-194
日本对地缘政治学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二战期间成为服务时局的工具。这一时期,日本对地缘政治学的研究主要有两大流派:构建"皇道地缘政治学"的京都学派和演绎了德国地缘政治学的日本地缘政治协会。他们的研究以"皇道主义"思想为依托构建话语体系,突出强调日本的主体性,以东亚地缘政治为研究中心,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其实质是宿命论和地理决定论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宪政思想在明治维新前后传入日本,历经20余年的犹豫徘徊之后,产生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及由其所规定的日本式立宪。战后《日本国宪法》将主权天皇制改变为象征天皇制,但战前政治的操作手法仍旧沿袭至今。立宪政体中常见的多数争夺,在日本政治中被改变成为由某一势力集团专属的多数控制。少数服从多数的宪政原则,由此而失却表决的最终结果未形成之前的不确定魅力,控制多数即意味着表决程序不过是完成了在形式上赋予事前决定以合法性。控制多数的政治势力必成为国家的行政主体,国策的制定及执行完全被纳入其意志范畴之内。多数主义向工具主义坠落的巨大惯性,可能将日本送往摆脱战后体制束缚的目的地。  相似文献   

4.
经过两次石油危机和日元升值的影响,使日本的失业率上升,有效求人倍率(有效求人数÷有效求职者数)下降。1987年3月,日本完全失业人数高达194万人,有效求人倍率不足0.6,完全失业率达到3.2%,突破197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①然而一年以后的1988年6月,形势急转直下,有效求人倍率突然超过1,随后一股强烈的人手不足冲击波向日本列岛袭来,而且,从中长期来看,这种冲击将越来越猛。据劳动省预测,1995年日本劳动力将缺乏52万人,2020年大均缺乏910万人,即便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老龄和妇女劳动力,也至少还有200万人的缺口。②目前人手不足已给日本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成为影响9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5.
日本政府无视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和严正警告,对钓鱼岛采取“国有化”行为及措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日本“国有化”钓鱼岛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补正国内法缺陷,体现日本政府对其的“管辖”,也是日本海洋扩张战略的“必然要求和产物”.为此,我国应进一步反制日本“国有化”钓鱼岛,完善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的法律制度,提出维护钓鱼岛主权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软模式的转换——再论日本市场经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主要是从政府、市场、企业的关系的角度论述了日本市场经济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及其形态。1本文则主要是从日本经济的战略和政策选择的角度,论述日本市场经济的战略指向和运行模式及其转换。政府、市场、企业之间关系所体现的经济管理模式,同战略、政策选择所体现的经济运行模式是统一的。但相对而言,后者即经济的战略指向和政策选择比前者更具“软”性,可归结为“软模式”。所谓“软模式”,意味着经济战略指向和政策选择更要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动而转换。一笔者在上述拙文中曾指出,当今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7.
90年代以来,日本出现了持续经济萧条、金融动荡、政治混迷、社会不安等一系列症状,使人们对战后以来使日本实现高速增长奇迹的日本发展模式投以怀疑的目光。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促使人们对日本发展模式进行重新反思和探讨。可以说,对日本发展模式的重新...  相似文献   

8.
对零售商业来说,高效益的商品营销主要表现在以适销对路商品结构和品种齐全的商品以及适应价格水平长期稳定发展营销活动,这也是零售商业实现最佳经营的客观要求。60年代后,日本各零售商业运用的商业圈战略就是实现这种最佳经营的主要手段之一。商业圈,就是各零售商店以某一区域内的消费者为对象,从空间区域来规划商店的  相似文献   

9.
周晓虹 《社会》2023,(4):72-96
在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上,他人或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会使其行为发生怎样的改变,一直是一个引人关注又成果丰硕的领域。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犹太人的疯狂屠戮,以及执行者在屠戮过程中通过“恪尽职守”表现出的机械、冷酷与无情,在引发阿伦特有关“平庸之恶”讨论的同时,也在社会心理学领域酿就了以米尔格拉姆的“服从行为”研究为主导的实验。这一实验在学理上可以追溯到勒温、谢里夫和阿希在该领域中的一系列先行研究,而在现实中则源自犹太世界长期以来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肉体和心灵的双重创伤。正是犹太人长期以来遭受的苦难,使得从众和服从的话题成为犹太裔社会心理学家挥之不去的梦魇及绵长的另类叙事。  相似文献   

10.
1993年6月4日至5日,第二届全国日本研究期刊编辑工作会议在河北省保定市召开。来自全国各主要日本研究杂志社的近20位负责同志和有关人士聚集一堂,共同探讨提高日本研究期刊质量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张义素 《日本学刊》2001,(3):138-145
当前 ,日本正处于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变革之中。近些年来 ,日本的社会思潮发生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 ,这将对日本的内政和外交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 1世纪日本的走向如何 ?这是中日两国研究人员必须关注和认真思考的问题。为了深入研究和解答这一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于 2 0 0 0年 1 2月 1 8— 1 9日共同举办了“当代日本社会思潮”国际学术讨论会。中日两国青年学者围绕日本的国民意识、历史观、新民族主义、社会思潮等诸多问题 ,进行了深入、坦诚的交流 ,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一、关于当代社会思潮近年来 ,…  相似文献   

12.
1992年,日本京都市民对该市市长和记者俱乐部提起诉讼,指出该市与市政记者俱乐部举行的恳谈会支出费用乃动用公款,属违法行为,并要求归还该项支出。经过长达4年的审理,1996年秋虽以原告的败诉而告终,但此事件却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注目。1993年,日本新闻协会宣布“原则上同意外国媒体驻日记者以正式会员的资格加入记者俱乐部”。1994年,日本新闻劳动组合联合会(新闻劳联)发表“记者俱乐部改革的建议”。1996年,日本镰仓市取消设在市政府内的记者俱乐部,成立面向所有新闻机构的“镰仓市信息媒介中心”。19…  相似文献   

13.
14.
正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在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外交等领域经历了一系列难题。梳理并探讨日本在解决这些难题并促进国家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或对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启示意义。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杂志社与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拟联合主办"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的国家转型:经验与教训"学术研讨会,诚邀国内外学者惠赐优秀稿件。  相似文献   

15.
试析战后日本外交中的实用主义——以ODA政策的演变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日本外交就其性质而言是“被动反应性”的还是“积极主动性”的,这在学术界是一个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既有助于对战后日本外交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把握今后日本外交的走向,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战后日本外交的一个重要领域——政府开发援助(ODA)政策的分阶段考察,运用史论结合与个案分析的方法,来论证这样一个命题:战后日本外交的最显著特点并不在于它是“被动”还是“主动”,而在于它的实用主义性质。以合理主义、行动主义、机会主义、非意识形态化和商业主义为内涵的实用主义外交为战后…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责任意识结构与水平研究——基于行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波 《社科纵横》2012,27(12):151-152
大学生责任意识由任务责任意识、自我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规则责任意识等五个维度构成.大学生总体责任意识良好,其中自我责任意识最强,规则责任意识次强,家庭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依次居后,任务责任意识较弱.女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党员和积极要求入党的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特别是主要学生干部的学生责任意识显著较强,各类大学生在各责任维度呈现出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17.
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方盟国同法西斯德国战略决战的主战场之一。1944年8月下旬,诺曼底战役以反法西斯盟军的胜利而告结束之后,盟军最高统帅部就未来的盟军战略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从塞纳河开始,一直持续到莱因河,甚至延续到易北河,几乎同第二战场相始终。本文准备在概述这场争论的基础上予以简要分析,并对实际推行的“宽大正面”战略作一评价。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说:战后日本实行的是出口导向战略(外向型)。在我国,则把这种认识当作公认的常识写入了经济辞典。 近些年来,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对进口替代战略(内向型)提出了疑义,似乎觉得在现代经济史上找不出一个实行进口替代而取得成功的例子。  相似文献   

19.
日本当代文学研究的新收获——读《日本当代文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李均洋出席学术会议或在大学授课,同行之间常有这么一种说法,日本文学研究是“中间多,两头少”,即研究近世特别是研究近代的多,研究古代和当代的少。没有具体统计论文和专著,但这似乎是一...  相似文献   

20.
当代家族企业的制度变迁是一个收益的非帕累托改进过程 ,不同的行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制度变迁的成本和收益是不同的 ,有时严重的利益冲突会使某一类家族企业无法达成一致性同意 ,从而使诱致性制度变迁成为不可能 ;同时 ,由于政府强制力缺乏合法而有效的途径介入 ,强制性制度变迁也无法实施。在谈判仍达不成一致同意的情况下 ,业主会凭借个人权威 ,通过强制手段继续推动制度变迁进程 ,从而使这类制度变迁呈现出一系列既不同于诱致性制度变迁 ,也不同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征。现实中的制度变迁表现为一个连续分布的光谱 ,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只是这个连续光谱的两端 ,这个光谱的中间还存在其他形态的制度变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