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铁军 《日本研究》2007,7(2):53-59
本文以太政官时期的官僚的任用、《文官试验试补及见习规则》以及《文官任用令》为线索,探讨和研究了近代日本文官制度的确立与明治初中期政局中藩阀、政党以及日本内阁建立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近代日本文官集团,从一开始就与日本的政局-藩阀政治、政党制度以及议会和内阁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的观点;近代日本文官不仅仅包含有经过文官考试而成为职业文官的集团,也包括着随政局变动而更迭的文官官僚。  相似文献   

2.
张东 《日本研究》2015,(1):67-74
明治宪法标榜天皇主权与职能性分权,同时以议会代表"国家公义",这从根本上为"超然主义"提供了可能。"超然主义"实为近代日本政治之底流,它并未随藩阀政治的结束而消失。在藩阀政治受挫后,伊藤博文、桂太郎等通过政党实现的只能是相对"超然主义",而且,他们的期待最终被政党所"出卖"。经过大正民主运动,"超然主义"作为政治潜流持续存在,并与政党一样获得发展,当"宪政常道"下的政党政治被民众质疑和抛弃时,新官僚力倡普选,以民众广泛参政强化天皇权威,同时否定政党组阁的正当性,"超然主义"卷土重来,并显得比明治时代更为"成熟",成功"逆袭"政党政治,它看似基于民意,实则相反,政府超然于民众与议会之外,这也为法西斯独裁专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100年前的1889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明治宪法,翌年依照这个宪法及有关法律举行了大选,建立了国会,这标志着日本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即近代天皇制的形成,明治维新的社会变革的历史使命至此大致完成。明治维新因而成为日本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时期之  相似文献   

4.
明治宪法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放  范晓阳 《日本研究》2004,7(1):75-78
明治宪法是日本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也是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明治宪法的诞生,才使古老的亚洲有了宪、议会、选举等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法典。明治宪法对于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日本,在集中权力、财力、人力以维护民族独立、统一和建立近代工业、文化教育方面,曾经起过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因此,它曾为当时亚洲其他落后国家的进步人士所向往和效法。  但是,明治宪法所规定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国家,本质上是利用“天皇大权”之名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的形式,行维护少数军阀、官僚、贵族、财阀利益之实的寡头专制政体…  相似文献   

5.
自明治维新起,日本近代社会就不停顿地滑向军国主义,整个民族都卷入了对外侵略战争的狂潮,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方结束了几近疯狂的历史。因此,探讨日本军国主义产生的原因,以及日本近代社会结构与军部法西斯体制的内在联系,对进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在通向法西斯的道路上,不是通过组建法西斯政党来攫取政权的,而是以军部为主导,逐步干预政治,控制现有政权,最后建立军部法西斯独裁体制的。日本的法西斯化过程,为何具有如此特点,只要我们认清日本近代社会调节机制与军部的关系,这一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学者有关日本近代史、明治维新史的新作不断出版。各种著作或以其观点的独创,或以其史料的发掘而各有特色。但在维新的论述体系或日论述框架方面,却大都从幕藩体制的内外危机谈起,再说到开国倒幕运动的兴起、明治政权的建立与全面改革的展开,以及日本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军国主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日本政军财关系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玉民 《日本学刊》2002,3(4):126-142
20世纪 3 0年代是战前日本政治体制发展的新的转型时期 ,当时活跃在日本政治舞台上的各个政治利益集团 ,为获得政治主导权进行了激烈的角逐。政党和军部的斗争是这一角逐的中心 ,与各政治利益集团保持不同程度关系的财阀的政治取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最终军部获得了胜利 ,法西斯体制取代了政治体制。当日本政党在争斗中败退之时 ,财阀逐渐疏远政党 ,倒向了表明“容纳财阀”、掌握政治主导权的军部 ,两者形成了以军部为中心的“军财抱合”关系。  相似文献   

9.
论战前日本资产阶级政党及其在体制运行中的调节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武寅战前日本资产阶级政党在明治宪法体制的运行中,扮演着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即从宏观和微观政策的角度,对体制的运行加以调节。这种调节机能的产生,来源于这些政党本身所固有的特...  相似文献   

10.
日本近代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军部在政治中拥有极大的发言权。统帅权独立为军部干政提供了法律依据 ,而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又为军部干政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特别是随着军部法西斯体制的确立 ,军部几乎完全掌握了政策决定的主导权。当然 ,在政策决定中陆军和海军存在着意见分歧 ,甚至在陆海军内部 ,也存在着不同的派系 ,坚持不同的主张。而且这种分歧常被日本的一些学者所渲染 ,强调历史的可选择性。其实这种分歧只不过是追求对外政策目标手段和方法的分歧 ,其扩张日本权益 ,侵略周边国家的实质始终是不变的。一  所谓的统帅权是指对军队…  相似文献   

11.
1867年12月9日(旧历)的王政复古政变,在日本明治维新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它总结了自开国以来政治斗争的最高成果,另一方面又开启了根本推翻幕藩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认识明治维新性质、划分明治维新阶段的一个关键所在。日本史学界大都认为它仅仅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宫廷政变,并将其作为明治维新的主要标志和内容;在我国,基本上似呈被拔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大久保利通的经济近代化思想南京大学历史系姚传德明治维新从1868年明治政权建立开始,至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结束,前后不过20余年的时间,就成功地使落后的日本,基本实现了近代化。这是世界史上的奇迹。明治维新大体上可分成3个阶段。从1868年...  相似文献   

13.
林敏 《日本研究》2000,(3):67-72
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打破了江户时代以来二百余年的“锁国”局面 ,逐渐走向国际政治舞台。纵观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整个近代历史 ,其外交政策可以概括为一个主题 ,即“称霸亚洲”,把本国近代化的成功建筑在了牺牲亚洲邻国利益的基础上。  本文主要分析伊藤博文的中国观和对中国的政策。伊藤博文是日本近代头号政治家 ,四任首相 ,参与了明治时期所有对中国的政策制定 ,是明治政府称霸亚洲政策的直接策划者和实践者。通过对他的分析 ,可以明确日本在对中国政策上所实行的长期的、一贯的、有计划的侵略立场 ,这一立场还决定了近代中日关系非…  相似文献   

14.
郑毅 《日本研究》2020,(3):78-87
王振锁教授所著《日本现代政治史论》一书,以中国学者视角去审视最重要邻国日本当代政治这一宏大课题,综合运用历史学与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来考察现代日本政治的运行轨迹,基本上完整清晰地解读了1945年以来日本继明治维新之后第二次开国,至再次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历史过程,从日本现代政治运行的机制、体制等方面,阐释了日本从战前军国主义体制国家如何实现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的国家发展史。该书具有三大研究特色,一是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二是以章节架构形式的专题性叙史风格,三是聚焦主要政党和关注历史的细节。同时对国内学界在日本政治史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该书对某些问题的阐述和分析也尚有值得商榷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论明治宪法体制下日本议会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武寅帝国议会是明治宪法体制运行的主要环节之一。按照明治宪法的规定,它是"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的机构,其具体职能可以概括为3个部分:一是审议预算,二是立法,三是监督。但是明治宪法体制运行的实际过...  相似文献   

16.
井上毅教育思想述评河北大学朱文富一、生平和教育活动井上毅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制度的缔造者。1844年,他生于肥后熊本藩的一个下级武士家庭,原名饭田多久马,23岁时,过继给同藩藩士井上茂三郎做养子,改称现名,并取号悟...  相似文献   

17.
试论日本明治政权“征韩论”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从明治维新开始走向军国主义道路的,具体地说就是在“征韩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日本明治政权“征韩论”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思想历史根源,同时与明治初期的社会政治状况和当时的国际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近代日本有名的政治家原敬的“减少汉字论”为切入口,梳理和廓清了明治时期各种日语文字改革言论和明治政府的国语政策,探讨了当时日本政治意识形态影响下汉字的命运,深刻剖析了日语文字改革言论何以在明治时期盛行的历史原因,凸现了东西方文明在近代日本撞击的印记。  相似文献   

19.
自明治维新以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的日中关系,一言以蔽之,.淤臼是日本单方面对中国侵略的历史也并非言过其辞。尤其是自1931年9月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的前后十五年间,是日中关系在近代史上最为不幸的时期。"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开始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确实是以军部为核心制定战争计划并推行的。但是,当时的日本国民却支持了军部的侵略政策。今天,我主要谈日本国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又如何被迫协助战争、为战争效力的真实历史。  相似文献   

20.
一 日本近代文化是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大变革过程中逐步萌生,并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确立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日本近代文化,由明治维新后建立的日本近代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所规定、制约,并为其服务。众所周知,作为资产阶级改革运动的明治维新及其后建立的日本资本主义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