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人口较少民族政治参与是我国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人口较少民族政治参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加强人口较少民族政治参与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人口较少民族政治参与提供了重要保障.人口较少民族已初步形成了符合自身发展实际和特点的政治参与体制.根据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实际和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加强人口较少民族的政治参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万以下的较小民族有22个,人口较少民族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然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从法人类学的视角,探讨了人口较少民族的法人类学地位及人口较少民族的政治参与、经济生活、教育发展、宗教信仰、族群发展等现实状况,从各民族地位平等、构建和谐社会、国际人权保护的角度研究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3.
人口较少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脆弱性、国际性等特征.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随着我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实施和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一方面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民族文化复兴愿望日趋强烈;另一方面,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困难重重.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护...  相似文献   

4.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万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有22个,它们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随着2004年底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重要批示,2005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的实施和国务院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和社会以及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经济迎来发展黄金时期。国家和社会扶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口较少民族的社会稳定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论述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稳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稳定的意义,进而提出了在当前维持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稳定的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实践程度评价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新世纪以来中央和地方实施了专门扶持发展的政策,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呈现出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防巩固、睦邻友好的大好局面,成为我国民族工作战略性安排的一大亮点。本文在对10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对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实践程度进行了总体评价。文章指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还面临许多亟待完善的问题,并对发展和完善人口较少民族扶持政策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省民委坚持把加快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作为工作重点。 一方面,把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运作;另一方面,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给予特殊的政策倾斜。把人口较少民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相对聚居的16个行政村为调研对象,系统介绍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状况,全面总结全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和实施<规划>的主要经验,剖析影响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更好更快发展的制约因素,探索性地提出构建民族文化生态区等促进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初,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拥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学作家,其中33个民族撰写出版了本民族的文学史。少数民族作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在此我们将要关注的是这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书面文学的发展历程。我国人口在1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有22个,由于这些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一般称其为人口较少民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东北内蒙古地区为重点,探寻教育公平与人口较少民族和谐发展问题;提出"教育振兴是人口较少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国内外成功的教育模式证明"教育的追赶一定要优先经济的追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关键在教育.现阶段"应尽快对人口较少民族学生实施全额免费教育".  相似文献   

11.
论民族素质与民族地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民族地区人口素质的实际情况,阐释了民族素质对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及提高民族素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赫哲族聚居区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口比较少的赫哲族 ,自古就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居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代的更替 ,赫哲人的聚居地也发生着变化。从努尔哈赤整合赫哲地区开始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止 ,赫哲人终于完成了从离散、奔波、迁徙到安宁、祥和地在某地居住的过程 ,形成了今天的三乡一村的赫哲族聚居区  相似文献   

13.
新疆各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地理学中的罗伦斯曲线及定量方法,对新疆不同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集中与分散程度以及各个民族在空间上积聚状况的变动等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分析,显示了不同民族空间分布的基本格局、集中化程度以及变动趋势,指出新疆大多数民族人口自90年代以来的空间分布呈现分散分布的趋势,这对于新疆和西部的开发、民族的团结、边疆的稳定等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抢救与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动议及其"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世界记忆工程名录"实施的理念、目的意义结合我国现状作出简要评述;并对抢救、保护仅有母语而无文字、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必要性,作出呼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青海省海东地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人口状况、民族人口分布情况,从这两个方面反映当代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少数民族人口增幅长期高于汉族人口的情况下,1990-2000年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地域分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聚居地少数民族人口持续增长、欠发达民族地区人口外流、发达地区少数民族高增长等众多趋势.造成这些变化的诱因,显然是与经济、交通、区位这三大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各项事业的协同发展。人、自然、社会,无论哪一个方面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如较低的人口素质,或动荡的社会环境,抑或是恶劣的自然环境,都会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为之提出了几点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壮族与客家杂居地区,壮族与客家的互动极为普遍,这种互动往往是双向的.由于不同地区人口的相对规模以及族群结构的不同,因此互动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人口较少的族群往往容易受到人口较多的族群的影响,更多地接受对方的文化.在贺州这个壮族人口相对较少、客家人口相对较多的地区,壮族虽然仍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以及风俗习惯,但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客家习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民族教育的均衡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在对教育公平及教育均衡发展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从民族教育的基础、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经济发展等几个维度对民族教育非均衡发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契机,加大民族教育投入力度;推行"民族教育优先发展区",促进民族教育跨越发展;完善教师培养、流动机制,为民族教育提供师资保障等几项措施,促进民族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满族是黑龙江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与黑龙江省朝鲜族、蒙古族、回族、达斡尔族、锡伯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世居少数民族的关系是比较和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