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三审稿将劳动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三种,但草案没有对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具体适用条件和限制做出相应规定,难于有效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国家实践证明能够稳定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一种合同期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广泛适用已成为世界劳动立法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劳动合同立法也应该采纳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引发了社会各界激烈的争论。从应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避行为中发现,我国《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价值取向脱离转型期的国情,法律规范设计不尽科学和法律制度不尽完善等不足,致使其难以有效规制和应对其规避行为。为克服这一缺陷,减少规避行为发生,我国《劳动合同法》应适度放松解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限制,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规范体系和健全规避行为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规定对劳资关系的影响具有复合、多元的特点。整体上说,当事人为适应新法进行调整所产生的效果是其显性影响,当事人不依法行事今后埋下的隐患是其潜在影响。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就业压力比较大的现阶段,无论是经济效益层面还是社会效益层面,《劳动合同法》中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规定对劳资关系都具有消极影响,有必要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均规定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引起了社会上的较大争议。本文就无固定期限劳动的解除和终止进行论述,以正确认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认为劳动合同法及实施细则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的法律规定仍有几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5.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功能定位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强制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承载着保护劳动者、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的功能。由于实践中用人单位采取各种措施规避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致使其立法初衷不能实现。在劳动合同立法中,应当确立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原则,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例外,同时放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辅之以完善失业保险等制度,以实现劳动荚系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6.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我国未来劳动合同的主导,<劳动法>确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但实践中并未能发挥其效用.为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劳动合同法>对其进行重大修改和完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又有一些细化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从订立到解除都有了相应的具体规定,但仍有一些不明确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引发了人们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热议,因为劳动合同法提出"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  相似文献   

8.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平、公正、效率的原则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款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建议加强民主立法,遵循市场规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并通过制定《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严格限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款的适用,以提升《劳动合同法》实施对社会影响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9.
职业安定是劳动者的基本利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作为保障职业安定的基本制度不可动摇。稳定不等于僵化,灵活用工不等于短期用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与灵活用工不存在本质上的矛盾。应妥当平衡劳动者职业安定与企业灵活用工的利益冲突。《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基本合理,但解除条件则略显严格。未来应适当放宽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的限制,并更多的采用经济性手段限制解雇。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法》为了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实现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作了规定。本研究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概念和价值出发,论述消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两个误解,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非不能解除的“终身制”合同、劳动者工作满10年并非必须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从法律风险防范方面给企业和劳动者双方提出建议,倡导用人单位和企业诚信交易,企业应依据法定程序制定完善员工考评制度,劳动者要学会运用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权利,企业应增强证据意识。  相似文献   

11.
有关涉外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中国法律规定比较简单,已有的规定之间存在冲突。涉外劳动争议,主要适用劳动者工作地的法律。在中国境内履行的涉外劳动合同,一般适用中国劳动法律规范。中国劳动法律规范中的所有强制性规定是否都必须适用于在境内履行的涉外劳动合同存在争议。在中国境外履行的涉外劳动合同,一般适用外国劳动法律规范。当外国法所规定的劳动基准低于中国劳动法律规范中所规定的最低标准时,则可以直接适用中国劳动法律规范中的强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关系到我国能否建成和谐社会的法律,因为大部分公民都与用人单位存在着劳动关系。随着《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实施的不断深入,其中的关于劳动合同期限、服务期、经济性裁员、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的解除等几个方面的相关规定对企业利益的保护也颇具争议。这些规定过度地限制了企业的权利,这不仅有违《劳动合同法》确立的"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这一立法目的,而且最终也会影响到劳动者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私经济行政理论是契约行政的理论基础。私经济行政,又称为国库行政,是指国家立于私人的地位,适用私法规定所为的行为。私经济行政行为一般可分为下列三种:以私法方式辅助行政的行为;行政营利行为;以私法方式达到行政任务的行为。从私经济行政理论可以看出,"行政契约"的判断标准并不成立,"行政契约"是一个伪命题,产生这样的误区,可以说是由于把行政法理解为管理法而缺乏对其"公共服务法"特征认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商合伙兼具有组织体色彩与个人契约性。协议效力优先原则决定商合伙更倾向于个人契约性,它能够为商主体更充分提供私法自治的空间。商合伙的本质及其主体地位的认识不应停留在传统民法理论上,把其作为自然人或法人的特殊表现形式,应将其明确为"第三类主体"。商合伙制度蓬勃发展必须克服现行法律缺陷,其关键在于确保商合伙财产与责任组合上形式的极大灵活性,并确立灵活的双重责任承担规则。  相似文献   

15.
平等就业权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等就业权渊源于我国宪法,是劳动权和平等权共同派生的一个权利,平等就业权综合了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本人权特征,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的重要权利。由于对平等就业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国实体法和程序法中规定得都不够明确,对侵犯平等就业权的行为缺乏专门的机构来监管,所以平等就业权目前仅处于应然状态,没有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很好的维护。要切实保护平等就业权,必须尽快制定并颁布《促进就业法》,设立“平等就业权利保障委员会”,完善平等就业权的司法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动产分期付款买卖的普及和分期付款合同的特殊性,对普通买卖合同动产分期付款买卖的法律适用规定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应引入分期付款所有权保留制度作为法律没有特殊规定和当事人没有约定的补充。保留所有权条款给人一种字面上的误解,实际上它是一种对所有权的再次取回,把其称为取回所有权条款比较合适。最后论述如何理解我国《合同法》第167条第2款的"使用费"和使用费数额的计算方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交易习惯“法律适用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法"对于"交易习惯"的确立,一方面丰富了合同法的内容,突破了只有合同明确约定的事项才能成为合同内容的旧观念;另一方面,交易习惯的适用也有利于解决合同纠纷,对于消除合同各方的意见分歧,分清责任,提高合同效率,促进交易,对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在2011年新版修订完成,对照我国《合同法》,不难发现《合同法》中存在着大量的滞后与不足的规定,在寻找二者的异同之处,探寻差异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中,深感我国《合同法》存在漏洞,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基于此,为了顺应“一带一路”的积极发展,《合同法》应依据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标准为立法精神,承认《通则》作为准据法的事实,借鉴、移植《通则》中可以为我国《合同法》适用的规则,细化司法解释。同时,需要将重构的《合同法》作为基础,进一步来满足“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法律全球化要求,增强我国司法实践的国际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劳动合同是确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劳动合同、劳务合同、雇佣合同三者关系密切。将劳动合同、雇佣合同一并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畴,对保障农民工的权益意义重大。集体合同制度是全世界劳动法中普遍认同的制度,在我国,集体合同尤其是专项集体合同应当是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之首选。《劳动合同法(草案)》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